鱼得了赤皮病怎么办

在我国,鱼类是广大人民群众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而赤皮病则是鱼类常见的疾病之一,症状严重时会使鱼体表皮出现红色斑点,影响鱼的生长和养殖效益。那么,鱼得了赤皮病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赤皮病?

赤皮病是一种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是渔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症状表现为鱼体表皮上出现类似红色丘疹的斑点,这些斑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变成溃烂、破损,并最终导致鱼体死亡。

鱼得了赤皮病会怎么样?

如果鱼得了赤皮病,首先应该及时将其隔离,避免病情传染。而且赤皮病通常是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发生的疾病,因此在高温天气下养殖鱼类时需要特别注意防范赤皮病的发生。同时,当鱼类出现了赤皮病的症状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以免导致养殖效益受损。

如何防治鱼得了赤皮病?

防治鱼得赤皮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清洗和消毒鱼池水

在养殖鱼类时,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鱼池水,以减少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避免它们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2. 做好饲养管理

要想让鱼类保持健康,就需要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比如,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保证饲料质量,掌握摄入量、分食率等养殖指标,为鱼类提供充足的营养。

3. 使用药物防治

在防治赤皮病的过程中,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也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药物可以用于防治鱼类疾病,但是药物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疾病和药物剂量等因素进行斟酌。

4. 加强环境卫生

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对于鱼类健康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应该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排放废水。此外,还可以使用土壤改良剂和植物活性制剂等措施来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结语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发现鱼得了赤皮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免影响到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合理使用药物等方法,可以降低赤皮病的发生率,保证养殖鱼类的健康与品质。



淡水鱼赤皮病 出血病 败血病怎么防治

赤皮病又称擦皮瘟。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鱼体两侧皮肤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的疾病。

(一)病原

荧光假单胞菌。短杆状,两端圆形,单个或两个相连,有动力,极端1-3根鞭毛;无芽孢,革兰氏阴性。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灰门色,半透明,24小时左右开始产生绿色或黄绿色的色素,弥漫培养基;肉汤培养生长丰盛,均匀浑浊,微有絮状沉淀,表面有光滑柔软的层状菌膜,一摇即散,24小时后,培养基表层产生色素;明胶穿刺24小时后杯状液化,72小时后层面形液化,液化部分现色素;马铃薯培养中等生长、微凸、光滑、湿润,菌落呈绿色,培养基2天呈绿色。兔血琼脂β型溶血。

(二)流行情况

传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工具及带菌鱼。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当鱼因捕捞、运输、放养。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才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均可患此病。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及北方在越冬后,最易暴发流行。

(三)症状

病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的梢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软组织也常被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称为“蛀鳍”;在体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感染。有时鱼的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四)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分离、鉴定病原菌。

(五)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

(2)选择优质健壮鱼种,鱼种下塘前用每立方米水体放15-20克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严防鱼体受伤;在北方越冬池应加深水深,以防鱼体冻伤;投喂优质颗粒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

(4)发现鱼体表有寄生虫寄生,要及时将寄生虫杀灭。

(5)发现鱼体受伤后,应立即全池遍洒1-2次消毒药。

(六)治疗方法

疾病早期,全池外泼消毒药1-3次,即可治愈;疾病严重时,则需同时内服药饲。

鱼得了赤皮病怎么办

1.外用药 任选下列一种,外泼1-3次。

(1)漂白粉(含有效氯30%) 每立方米水体放l-1.2克。先将漂白粉溶于水,滤去残渣后再全池均匀遍洒。

(2)漂粉精(含有效氯60%) 每立方米水体放0.5-0.6克。

(3)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 每立方米水体放0.5-0.6克。

(4)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 每立方米水体放 0.4-0.5克。

(5)五倍子 每立方米水体放2-4克。先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

(6)乌桕叶 每立方米水体放3.7克干的乌桕叶(新鲜乌桕叶4千克折合1千克干乌桕叶)。先将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过夜,再煮沸10分钟,进行提效,然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

(7)大黄 每立方米水体放2.5-3.7克。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进行全池均匀遍洒。

2.内服药

(1)每千克饲料中加复方新诺明2-3克搅拌均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3-5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2)每千克饲料中加鱼用肠炎灵(上海市三维制药公司三维兽药厂生产)3-4克拌饲,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3-6天,每天投喂2次。

(3)每千克饲料中加磺胺—6—甲氧嘧啶2-3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4-6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每天投喂1次。

当繁殖用亲鱼患赤皮病严重时,已停止摄食,应进行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千克鱼每次注射20毫克或治鳖灵Ⅱ号3毫升(江苏省江都市兽药厂生产),一般注射1次即可治愈;如在3天内尚未治愈,可以再注射1次。

草鱼成烂鲶和赤皮病后用什么药治?

我的天啊,你的鱼真是被你玩死了,首先你要换水,必须是晾晒过的水,你说你直接用水龙头滴水?请问你家是自来水吧?自来水都有漂白剂的,这样鱼会中毒的亲。。。 一到中毒抵抗力就下降所以情况会越来越糟糕!还有你的鱼都病成这个样子了 你还喂它东西吃呀?赶紧停食了吧。

你目前要做的,就是停食,然后别换水了,要换水 你换原来鱼缸里的水,或者你可以找盛一盆水先去晾晒,要至少两天,而且每次换水 三分之一就行了 千万不要全部换!切记! 有条件缓慢加温到32度 ,一定要慢! 下千分之七的粗盐,最好还是去水族馆买对应的药水,你这鱼明显是病菌性感染,庆大霉素效果还不错,注意用法用量,看说明使用。这样如果你的鱼还是就不活那实在木有办法了

孔雀鱼赤皮病多久能好

含氯石灰(漂白粉),或20%二氯异氰脲酸钠,或30%三氯异氰脲酸粉,或8%二氧化氯,一次量,每1吨水体,1-1.5g、或0.3-0.6g、或0.2-0.5g,或0.1-0.3g,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

2.8%溴氯海因,一次量,每1吨水体,0.2-0.3g,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

3.10%聚维酮碘溶液,一次量,每1吨水体,0.5-1ml,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

赤皮病 (17张)

4.五倍子,一次量,每1吨水体,4g,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

5. 大黄,一次量,每1吨水体,2.5-3.7g,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具体可以看看兴旺鱼药。

一般鱼儿得病后都会传染的,不想其它健康的鱼儿也得病的话就得分养,等病鱼的病好了后才放在一起养。医疗时准备两个缸,小缸就行,,一个缸是放普通水,另一个缸放药水,用食盐、粗盐都可以给鱼当药,最好是粗盐了,在盐水中静养四个小时后就放入准备好的普通水缸里静养,大概两小时后又放入药水缸里静养四小时。每天重复一两便,几天后你的孔雀鱼就会好起来了。因为不管什么鱼都好,都不能长期逗留在药液的刺激下,这样对鱼儿们不利的。希望你的孔雀鱼能快快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