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了怎么喂养
- 养殖问答
- 2023-05-29 08:36:30
- 737阅读
作为鱼类的主人,我们不仅要对它们负责任地进行给养,同时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鱼病知识。在鱼儿患病的时候,它们的饮食是十分重要的。这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如果在鱼病的情况下喂养我们的鱼儿。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鱼儿患病的时候,它们往往会丧失食欲。这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和疾病进一步加重。所以,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来让鱼儿继续进食,同时又能够满足它们的需要。
1. 营养丰富的食物
首先,我们需要为鱼儿提供经过科学配方的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帮助它们增强免疫力和快速康复。有一些特殊的鱼食可以清晰地标明病鱼可以使用的类型,它们往往包含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帮助鱼儿更好地进行消化和吸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特定的鱼食产品之前,必须确保该鱼食适合您的鱼种,否则可能会引起不适或相关问题。
2. 饲喂频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饲喂的频率。在鱼儿感到不适时,它们可能会减缓自己的代谢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饲喂频率应降低,同时鱼儿需要消耗更少的能量来代谢食物。通常来说,每天饲喂一次或每两天饲喂一次是比较合适的。每次只需要给予鱼儿一定量的饵料,以避免某些饲料过多而引起的浪费或污染水质等不好的后果。
3. 保持水质干净
此外,为了帮助鱼儿尽快恢复健康,我们还需要保持水质干净。水质对鱼儿健康的影响极大。因此,必须定期更换水源,并严格限制饲料,以避免食物残渣在水中堆积,导致水质污染。通常,每周更换一次水源和在合适的时间内检查和维护过滤器是必须做的事情,并且不能怠慢。此外,在维持水质干净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水的温度和硬度,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引起鱼儿压力的不必要因素。
4. 观察鱼儿的行为
最后,我们还需要根据鱼儿的行为进行调整。当鱼儿不吃食物时,可能根据症状四处转圈游泳,或者躺在底部不动,这时我们应该认真地观察它们的行为,并及时调整喂食的饵料和方法。这虽然需要较高的经验和技巧,但确实可以帮助鱼儿更好地适应饲料并且更快地恢复健康。
总之,在鱼儿患病的时候,喂养至关重要,但是要注意不能因频繁喂养而引起更多的问题。最好选择些已经为治疗病鱼而配制的食物,并且要掌握调整喂养频率,保持水质干净以及根据鱼儿的行为进行调整的方法。如果鱼儿病情不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良症状时,必须及时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虎鱼怎么养才好 虎鱼得了病如何治疗
虎鱼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因其容易养活且观赏性极高,是很多养鱼之士的首选。那么虎鱼怎么养才好?虎鱼得了病如何治疗?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虎鱼怎么养 1、器材
虎鱼属于大型鱼种,体型可达5、6十公分,能吃能拉,所以鱼缸最好选择1.5*0.6*0.6及以上的大型鱼缸,过滤系统要强大,必要时配充氧泵。
2、环境
虎鱼胆子其实很小,饲养环境不要太嘈杂,紧张环境下虎鱼体色会变暗。鱼缸背景色最好白色或灰色,蓝色,黑色背景会导致虎鱼体色跟背景一样黑。
3、喂食
虎鱼吃食凶猛,食量大,喜欢鲜活食物,如小鱼小虾,泥鳅等。但是活体饲料含有寄生虫,长期大量喂食会感染寄生虫。因此,为了虎鱼健康,我们可以用冷冻过鱼虾或泥鳅段喂食,不吃的话就得训食,就是饿它,饿急眼了就会吃的!
4、水质
水质保持非常重要,水质恶化会导致虎鱼体色变暗,大大降低观赏价值,增高生病的风险,甚至暴毙!养成规律换水的习惯非常重要,换完水可以适量加点盐。
虎鱼得了病如何治疗
水质,ph中性即可,虎鱼喜欢新水,可以勤换水。
水温,平时保持28到30度即可。
习性,泰虎性格比较稳,印尼虎比较怕灯光,关灯后比较活跃。
食物,建议虾肉和鱼肉即可。
空间,鱼缸越大,水位越深,对于发育身型状态都比较好,建议1.5米缸起码。
得病得看情况处理,如果勤换水把水质控制好,还有喂食方面注意,温度保持好,基本没啥问题。遇到情况,请先分析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或者问题,再来对症处理即可。平时多观察,出问题越快发现处理起来越快越简单。
虎鱼和哪些鱼可以一起混养
龙鱼与虎鱼混养当然就是首选。在虎鱼与龙鱼混养中,龙鱼的大小和虎鱼混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曾有鱼友建议,“虎龙配”最好的标准就是虎鱼的体长是龙鱼的五分之一,当然也有鱼友为了更保险、安全,会选择四分之一的比例来混养龙鱼和虎鱼。而且,虎鱼天生胆子小,是一种非常害羞的鱼类,越小就越害羞,所以同样也不建议把那些非常小的虎鱼拿来试养或混养。
我的鱼病了 我该怎么办 详细看 请进来
给你这个你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也是天天在网上搜关于锦鲤的问题,我刚有条鱼就烂嘴了,心疼啊!
锦鲤常见病及治疗
1、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①小瓜虫病(白点病)
症状:初期症状是锦鲤胸鳍和身上出现小白点,且迅速向全身蔓延。后期身体表面尤如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体色暗淡,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常群集于角落或礁石处不断磨蹭,试图摆脱寄生虫。如果寄生虫在锦鲤鳃内,则致使其无法吸收氧气,即使是大型鱼有时也会死亡。
病源及感染原因: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小瓜虫的绒毛虫,小瓜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当水温降到10℃以下或升到28℃时,虫体发育停止。
治疗:
发病初期将水温提高2~4℃,突然升温使小瓜虫死亡,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如果水温初期在27℃以上,锦鲤仍患上了白点病,除采用升温的办法外,还可以用浓度为0.0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或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对鱼体进行药浴,连续数天,直至病情好转。
②锚头蚤病
症状: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雌虫头部钻入宿主肌肉中,造成肌肉组织的损伤、发炎、形成溃疡。当锦鲤口腔内有大量虫体寄生时,将使口腔有能关闭,因无法摄食而死。
病源:锚头蚤。锚头蚤个体较大,用肉眼可看到,易寄生在锦鲤腹部或鳍的根部,锚头蚤寄生部位的鱼鳞,会坚立起来或发红,所以很容易判别。水温低时,锚头蚤会潜入鱼鳞下过冬,当水温达到大约15℃时,就开始孳生。因此,春季和秋季是锚头蚤的繁殖期。
治疗方法:可用镊子直接将虫体拔出,寄生部位用红药水涂抹伤口,然后放入另一干净的鱼盆内,用0.2ppm的敌百虫溶液或3%的食盐浸泡30分钟左右。
③鱼虱病:
症状:感染鱼虱的锦鲤焦躁不安,奋力挣扎,急游或擦底,想摆脱虫体,身体会分泌大量粘液,食欲减退,被咬伤的部位和鱼自身的擦伤会引起感染和水霉。
病源:鱼虱。鱼虱个体较大,可达4~5毫米,肉眼即可看到,喜寄生于大型鱼身上,是锦鲤最容易得的一种寄生虫病。
治疗:
将锦鲤身上的寄生虫用镊子逐一拔除后,放入另一干净的鱼盆内,用0.2ppm的敌百虫溶液浸泡30分钟左右。
④车轮虫病
症状:病鱼做出擦底和缩起鱼鳍的动作。锦鲤鳃部被病原体侵袭后喜欢在水表面或池边游动,身体瘦弱,体色较深。
病源及感染原因:车轮虫引起。主要破坏鳃组织,影响鱼呼吸,使鱼致死。有时也会利用它的环形齿钩,从由其他原因感染而引起的皮肤增厚处,深深钻到鱼皮的粘膜层裹。
治疗:
将锦鲤放入另一容器内,用2%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每天一次。
将锦鲤放入另一容器内,用0.2ppm的敌百虫溶液药浴病鱼1小时左右,第一每天一次。
2、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①赤皮病(出血病)
症状:表皮大面积充血。鱼体表面没有大面积溃疡、浓肿,只有鳍基、鼻孔等明显发红,显出血丝。后期伴有腹水和烂鳃。
病源及感染原因: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易传染。水质不洁、外伤、饵料变质等都会引起此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
治疗:
在原缸(池)内用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泡病鱼,连续浸泡数天,直至病情好转。
②肠炎
症状:厌食,粪便异常,一般呈白色拖于身后,病情恶化后,出现腹胀,肛门及鳍根出血等症状。

病源及感染原因:有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引起。一般是由于锦鲤吃了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饵料造成的。
治疗:
原缸(池)内用4ppm的痢特灵(呋喃唑酮)溶液浸泡病鱼,或喂食含有大蒜粉的饲料。
③细菌性烂鳃病
症状:锦鲤的烂鳃病多发生于幼鱼期。病鱼鳃部常充满粘液,鳃丝和鳃盖表皮均有充血现象,鳃丝由红变白,逐渐腐烂并带有污物,最后发展到全鳃,病鱼表现出呼吸困难,鳃急速开合、浮头,不久会因失去呼吸能力而死亡。
病源及感染原因:由柱状纤维黏细菌引起。一般发生在水质不洁的情况下。
治疗:
将锦鲤放入另一容器内,用2ppm呋喃西林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20~3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数天,直至病情好转。
用硫酸铜泼洒全池,使水体硫酸铜浓度达到0.7ppm,每天泼洒一次,连续数天。
④烂尾、烂鳍病
症状:第一种由鳍边开始腐烂,再向内延伸;第二种由鳍中央部分开始腐烂,向四面八方蔓延。如果病情恶化,鱼全身皮肤充血,如果再感染其他病菌,会导致死亡。
病源及感染途径:由柱状黏球菌和霉菌共同作用的结果。感染有两种途径,一是因为养殖密度过大,过滤功能不理想,鱼的代谢废物积累,引起致病菌孽生,使鱼感染。二是因引进新鱼或换水时,水质差异或紧张造成鱼体不适,使表面粘膜分泌异常,鱼鳍边缘因为薄弱而感染。
治疗:
清冼过滤器并往(池)缸内添加少许食盐,同时停止喂食数天。
原缸(池)内用0.2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连续数天,直至病情好转。
⑤打印病
症状:病症开始表现为象赤色的外伤,继而表皮出现圆形或椭圆开的破损,周围充血红肿,形状象一个印记,伤口进一步恶化时肌肉会发炎腐烂,甚至露出骨头和内脏,致使鱼体十分瘦弱,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病源及感染原因: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的。水质不洁、鱼的抵抗力弱都会引起该病的发生。
治疗:
用孔雀石绿溶液全池泼洒,使水体孔雀石绿溶液浓度达到1ppm,每天泼洒一次。
在原缸(池)内用2ppm的呋
希望对你有帮助!
鱼生病了怎么治,治疗步骤有哪些
应该是被打伤的,现在还感染发炎了,试试下面的帖子,看是否有帮助.
特种水产烂尾病防治技术
河鲀、黄鳝、鳗鲡、鲶鱼等特种水产动物,由于缺少鳞片的保护,在捕捞、运输、网箱养殖和高密度养殖过程中常受伤患烂尾病。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治愈后易复发,给养殖者造成损失,生产中应采取以卜措施积极防治。
一、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在池边或网箱四周慢游,尾鳍外缘有**粘状物,尾柄处枯液及部分表皮脱落。中期病鱼食欲减退、有的浮于水面,有的静靠池边,尾部有点状或斑状充血,周围组织发炎坏死,尾鳍条溃烂,尾柄处表皮呈灰白色,有的背鳍缺损,晚期尾鳍蛀蚀严重,尾柄处肌肉烂去,骨骼外露,最后尾柄烂掉,肠内无食,有的肝脏肿大,伴点状充血,该病常与真菌及其它疾病并发。
二、预防措施
1、捕捞,运输过程中谨慎操作,掌握合理的运输密度。
2、苗种下塘时用3%-5%食盐水和5-10ppm呋喃唑酮合剂浸洗5-10分钟,或1%的紫药水浸洗20分钟。
3、投喂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齐全的适口饵料,增强鱼的体质,坚持“四定”投喂,及时清除残饵,保持食台清洁。
4、常换新水。保持清新水质。定期消毒池水,每15-20天泼洒生石灰或二氧化氯一次,浓度分别为20ppm、0.3-1ppm。
5、在饲料中添加2%的土霉素,或每公斤鱼日喂2g氯霉素,连用3天。
6、网箱养殖河鲀,生长旺季每隔10-15天用2%-3%食盐,2-5ppm呋喃唑酮、20ppm高锰酸钾合剂浸洗鱼体一次每次20分钟。
7、大小分养
三、治疗
(一)并发真菌病
1、全池泼洒0.1-0.2ppm,孔雀石绿,和25ppm福尔马林,隔日一次。
2、全池泼洒1.5-2ppm亚甲基蓝和0.6-1ppm呋喃唑酮和0.5%食盐,连用2天。
3、强氯精0.5ppm,和二氧化氯O.3-0.4ppm,连用3-4天。
(二)并发寄生虫
1、河鲀烂尾病与锚头瘙、指环虫并发。单养塘并发指环虫可泼洒1ppm甲基眯唑或o.3ppm晶体敌百虫;锚头瘙及混养鳜鱼、加州鲈等特种水产品的池塘可先泼洒中草药为主的杀虫剂,如富阳动物保健品f-的特效灭虫灵250克/亩·米;并发小瓜虫的则先泼洒0.1-0.12ppm的硝酸亚汞,伴有鲀异钩虫的拨洒1ppm甲苯眯唑,然后泼洒0.6-1ppm呋喃唑酮,或15ppm呋喃西林,或1.5ppm红霉素,隔日一次,同时内服土雷素,氯霉素等药饵,连喂3-5天。
2、黄缮棘头虫、毛细线虫等其它体内寄生虫,先内服肠虫清,每百公斤鱼用药2克,连喂2天,再泼洒2-5ppm呋喃唑酮,隔日-次,病情严重的用250IU/L金霉素浸洗。
(三)并发其它细菌性疾病
1、呋喃西林1.5ppm或呋喃唑酮0.6-2ppm,和1.5ppm红雷素混合全池泼洒,隔日一次。
2、呋喃唑酮0.6-2ppm和福尔马林25-30ppm混合泼洒,每日一次,连续2-3天。
3、呋喃唑酮O.6-2ppm,隔日--次,同时内服土霉素或氯霉素药饵,连喂3-5天。
4、强氯精0.5ppm或二氧化氯0.3-0.4ppm,连续3-4天,同时内服呋喃唑酮原粉,每百公斤鱼每天喂10-12克,连续3-4大。
5、病情严重且容易起捕的,全池泼洒呋喃唑酮0.6-2ppm,隔日一次,同时用250IU/L金霉素浸洗。
6、个体较大的鱼,用20ppm高锰酸钾浸洗15-20分钟,并在伤口涂抹紫药水后再涂硫磺软膏,每天一次,直至病愈。
7、体质弱的鱼,在泼洒和内服上述药物的同时,还要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每公斤鱼每天添加2克,连续3-4天。
根据养殖品种、养殖方式、水体大小,灵活选择防治方法,药物使用浓度和时间受鱼类体质、病情、PH值、水温、水质的影响,交替使用药物,防止产生抗药性。在-个养殖周期内,若采用同样方式防治疾病,药物浓度应逐步加大,当某种防治方法效果欠佳时,立即改用另一种方法。用药后注意观察鱼的活动。生产中发现,土池养鲇仅在苗种下塘后2-3天内开始发病,治愈后不再复发,而其它许多养殖品种在生长期内常患烂尾病,只要条件适宜,有可能全身患病,必须倍加防范。
通常鱼儿生病后,首先要换一换水,大部分疾病都是细菌真菌引起的,通过换水可以减少它们的数量,从而遏制病情发展。其次可以适当升温,温度升高有助于鱼儿的抵抗力增加,而且还能加速新陈代谢,将有害物质排出。之后可以适当下盐,避免细菌侵害。情况没有好转的话,则需要进行药浴。
一、换水发现鱼儿生病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它换水。平时换水通常一周换一次,但病期换水却要更频繁一些,隔一天就要换一次,这样才能快速改善水质,降低水体中细菌真菌的含量,从容有效遏制病情的发展。
二、升温除了换水外,还要做的就是提高水温,和平时相比要高2℃左右。升温对鱼儿的作用很明显,可以加速它的新陈代谢,从而将有害物质排出,同时还能提高其抵抗力,让它可以在病情不严重的时候自愈。
三、下盐升温之后要做的就是下盐,盐对淡水鱼来说并不是必要的,盐度高反而不利,所以一般要控制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左右。这样的盐度起不到杀菌的效果,但可以提高渗透压,减少进入鱼体的水分,自然也就避免了细菌的侵害。
四、药浴上述的换水、升温和下盐俗称老三样,是针对病情初期使用的手段,几天后不见成效的话,就要考虑药物治疗了。最常用的药物就是黄粉,也叫呋喃西林,将其兑成溶液后,把鱼儿泡在里面,就可以起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