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怎么样养才能让它多下蛋

关于如何养鸭子让它多下蛋,这是很多养殖者关注的问题。下面就来介绍几个方法。

1. 合理的饮食营养

饮食是鸭子生产蛋的重要因素,因此养殖者要给小鸭提供合理的饮食。一般来说,小鸭在刚刚孵化出来的第一个月,需要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随着鸭子的生长,需要增加淀粉类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同时,在饮食中增加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增强鸭子的免疫系统,使其更有力地抵御疾病。

2. 定期消毒和清洁

卫生是养殖鸭子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们所处的环境应该是清洁、卫生和安全的。这是因为环境干净的鸭子更健康,也更有可能产生蛋。养殖者应该定期消毒鸭舍和鸭场,保持水源干净,给鸭子提供新鲜水。

3. 养殖鸭的数量适中

养殖鸭的数量需要适当。如果养殖数量太小,就难以达到经济利润。如果数量太多,鸭子之间的空间就会受到限制,这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生产能力。养殖者应该选择适当数量的鸭子来促进鸭子的生殖产能力。

4. 为鸭子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在养鸭环境中,光线和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鸭子需要受到良好的光照,因为这有助于它们的生长和生产能力。养殖者应该确保夜晚有足够的光照,而且白天要有自然光照。同时,养殖者要提供适当的温度,保持舒适的生长环境,因为太高或太低的温度会对鸭子的生命造成威胁。

5. 加强鸭子身体的运动

为了促进鸭子的生产能力,需要加强它们身体的运动。应该让鸭子在养殖场自由活动,这对增加它们的免疫力和生产能力非常有帮助。同时,应该让鸭子尽可能地在光照充足的日间活动,这有助于它们的生长。

养殖鸭子是一项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任务,但如果正确地养殖它们,就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以上提到的这些要素,是养殖者在饲养鸭子时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养殖者需要掌握这些技能,并根据需要互相融合,以实现养鸭获得更多产量和利润的目的。



白番鸭如何养才能下多蛋?

1、喝蜂蜜:蜂蜜掺进鸭饲料当中,可以很好的预防瘟疫的产生,大概的一个量就是50kg的鸭饲料加1kg的蜂蜜。也不用每天都喂蜂蜜,大概头一次喂养个三到五天,然后暂停半个月,第二次再喂养三到五天,这样产出来的鸭蛋又大又好看。

2、多留公鸭:多留公鸭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公鸭能够对母鸭产生性刺激。多在鸭群里面留公鸭,也是提高母鸭的一个生产几率。

3、多喂养“动物性”饲料:相信很多人家里养鸭子的时候,经常会把鸭子赶到附近的田地里面去。鸭子自己会在田地中找一些小鱼小虾、蝌蚪之类还有昆虫这些小动物食用,因为它们都含有一些丰富的维生素,所以我们在喂养鸭子的时候,咱们也可以自行在饲料中添加这些东西。

4、喂养条件的卫生:鸭子住的地方也可以影响到它的一个产量,鸭舍如果经常不干净的话,还会促成一个鸭瘟的发生,到时候母鸭都得病了还怎么去产鸭蛋。

提高鸭子的产量的办法最重要的还是最后一点,鸭舍是鸭子最重要的地方,只有每天清理好,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喂养。其实饲养什么都是一样的,不要光从饮食上面去找问题,而不去找根本的原因,这样也只能治标不治本。既然决定要去喂养家畜,那就要多多去了解这样一方面的知识。

蛋鸭的养殖方法 如何养殖蛋鸭

(1)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卫生。

(2)噪鸭运动。就是轻轻驱赶鸭群,在舍内做圆圈运动,防止鸭子过肥,增强御寒能力,促进其多产蛋。

(3)适时放水。晴天宜在10时和14时左右下水,每次下水时间10分钟左右。多云、大风天气,上午下水1次,下午不下水。雨雪天不下水。要扫清行路积雪,防止雪块凝在鸭毛上。

(4)增加光照。鸭子每天需光照时间16小时左右,以促进卵子成熟,增加产蛋量。

(6)添喂夜食,可增加鸭子的营养,有利于鸭子御寒,提高产蛋量。

蛋鸭养殖技术

1、饲喂管理,蛋鸭一般养殖半年后即可产蛋,要想蛋鸭多产蛋,就要根据周边环境的情况,合理的饲喂,饲喂的次数和时间对蛋鸭的产蛋率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突然的减少饲喂次数或者改变饲喂时间,都可能会导致产蛋量夏季,所以在产蛋期期间,除了要保证蛋鸭吃饱之外,补充稳定的饲喂方式也极为重要。

2、补钙,蛋鸭的产蛋时离不开的钙的,尤其是在产蛋高峰期,如果蛋鸭缺钙,会造成产蛋率下降,极易产出软壳蛋和薄壳蛋,影响商品价值。所为为了保证蛋鸭的产蛋率,产蛋期要提高饲料中钙物质的含量,提高产蛋率。

3、避免应激,鸭群从一个地方突然转运到另一个陌生环境时,它的产蛋量就会下,还会诱发疾病,这就是应激。所以在养殖时最好不要更换养殖环境,一个环境一直饲养至出栏,同时在饲养过程中,尽量保持鸭舍的安静,不宜大吵大闹,或者有陌生人或动物骚扰它们,这些都会造成应激,从而影响到产蛋量。

4、及时淘汰,有一些养殖户在饲养时,没有及时的将老龄蛋鸭淘汰掉,使得蛋鸭的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一般蛋鸭养殖500-600日龄就要及时的更换,或者当鸭群老龄化时,会严重影响到产蛋量,导致养殖户经济收益严重下降。

5、光照强度,在蛋鸭产蛋期时,光照强度尤为注意,有些人为了增加产蛋量,盲目的提高光照强度或光照时长,反而会起到反作用,降低产蛋率。一般严格来说,每次的光照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也不能忽停忽亮,忽早忽晚,要逐渐的延长光照时长,最高不宜超过16小时。

提高蛋鸭产蛋率,有什么方法吗?

1 蛋鸭品种选择

选择生产性能好、性情温驯、体型较小、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耗料少、产蛋多、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品种。成母鸭2年内留优去劣,第3年全部更新。

2 饲料配制及配方

按谷物类占50%~60%、饼粕类占10%~20%、鱼粉或豆粉10%~15%、贝壳粉1%、食盐0.5%、多种维生素0.2%~0.5%的比例来配制饲料。产蛋期参考配方:玉米45%、米糠20%、麸皮6%、豆饼10%、鱼粉10%、菜籽饼6%、贝壳粉1%、骨粉1%、食盐0.5%、禽用多种维生素0.5%,有条件的亦可用商品蛋鸭料。

3 饲喂方法

饲料粉碎配制后加水拌匀、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度,一般每昼夜饲喂4次,即早晨5时、上午10时、下午3时、晚上9~10时各投喂1次,最后1次应增加喂料,让鸭吃饱。每只鸭日喂量125~150克。休产期的鸭群日喂2次即可。

4 适时开产

鸭怎么样养才能让它多下蛋

蛋鸭开产时间为150日龄前后,如产蛋过早容易早衰,如过迟则会影响经济收入。具体做法是:控制青饲料,以防撑大肠胃,120日龄后逐渐增加喂食数量,提高饲料质量。

5 放水

每天饲喂后将鸭赶下水洗浴,夏天每日4~5次,也可自由放水,夜间鸭群吵闹不安时仍需放水1次,每次20分钟,冬天每天上午10时,下午2~3时各放水1次,每次5分钟。放水后,冬季让鸭晒太阳、夏季让鸭在阴凉处休息,切忌暴晒。

6 公母搭配

鸭的性欲越强,产蛋愈多。因此,产蛋鸭群中要配备足够的公鸭。小群饲养每100只母鸭配一只公鸭,大群饲养每200只母鸭配养1只公鸭,可提高产蛋率5%~8%。蛋用种鸭每20~30只母鸭配养1只公鸭。商品鸭在产蛋期、休产期、换羽期将公鸭隔离,以免骚扰。

7 老鸭补料

产蛋1年后的老鸭要补喂鱼肝油,每月补喂7天,可使老鸭多产蛋,并可延长高产年限。

8 强制换羽

夏末秋初蛋鸭停产换羽,此时应采取人工强制换羽,方法是:头两天停食停水,第3~5天给水停食,第6天起喂正常料量的一半且供水,第7天恢复正常,以促使换羽快而整齐,使蛋鸭统一开产。

9 垫料

舍内地面用稻草、麦秸、谷壳或木屑等作垫料,隔天加垫料1次,在产蛋处垫高一些。结合鸭舍的通风透光,防暑降温使鸭舍保持清洁、干燥。夏季也可铺垫一层泥沙或石沙。

10 补充光照

秋冬季节由于自然光照缩短,使鸭的脑垂体和内分泌腺体减少,影响产蛋,故必须采取人工补充光照。一般要求每天的连续光照时间应达到16小时,可在鸭舍内每隔30米安装一个60瓦灯泡,灯泡悬挂离鸭背2米高,并装配灯罩。每天早晚2次开灯,即凌晨4时开灯,上午8时关灯,下午5时开灯,晚上8时关灯。开关灯的时间要严格固定,同时还要在每间鸭舍内安装2只3~5瓦弱光灯泡照明,以免关灯后引发惊群。如遇大雪、浓雾、连日阴雨等阴暗少光天气,晚上要适当提前开灯,早上则可延长关灯的时间,必要时可全日照明。实践表明,补光的蛋鸭比不补光的蛋鸭其产蛋率提高20%~25%。

11 增喂夜食

一般夜间补料比不补料的蛋鸭可提高产蛋量1%左右。因此在秋冬季要给蛋鸭增喂夜食。夜间补料时应注意两点:其一要供足饮水,其二是夜间所补料的蛋白质不可过多。

12 减少应激

蛋鸭代谢旺盛,对污染的空气特别敏感,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每当鸭群戏水时要将鸭舍所有的窗子打开。平时在鸭舍内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能手拿竹竿追赶,恐吓鸭群。冬要保暖夏要降温,尽量减少冷热应激对蛋鸭的不良影响,使蛋鸭生活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

13 防异常

当蛋鸭出现蛋的个体变小,蛋壳变薄,产蛋时间延长,喂水、上岸羽毛潮湿即往鸭舍里钻等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提高饲料质量,特别要增加蛋白质饲料;(2)经常赶动鸭群,增加运动量;(3)增加光照;(4)鸭舍保温,最好加喂液体鱼肝油,每天每只用1毫升拌料,饲喂3~4天。

14 搞好卫生

鸭舍的室内外运动场要经常打扫干净,食槽、水槽要经常洗刷消毒,饲料一定要新鲜,切忌饲喂霉变饲料,饮水要清洁。鸭舍要加强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清新,防止氨气对鸭的刺激。垫草要勤换,确保干净、干燥。鸭爱好清洁,羽毛弄脏后,就立即将鸭赶入水中清洗,否则鸭会因羽毛污损而感染发病,甚至停止产蛋。

15 定期消毒

每周可用20%的生石灰乳或用2%的氢氧化钠或3%的复合酚(消毒灵)等对圈舍运动场进行消毒,饲槽及用具可用百毒杀等消毒。对饲喂的青饲料和饮水可采用0.0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处理。

16 定期防疫

切实做好防疫工作。预防鸭瘟,可用鸭瘟弱毒疫苗,雏鸭20日龄后接种,每只腿肌注射0.5毫升,成鸭每次每只胸肌注射1毫升,成鸭每隔6个月注射1次。预防鸭霍乱,可用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雏鸭20日龄后每只腿肌注射1毫升,3月龄时胸肌注射2毫升,免疫期为75天。也可用土霉素,按100只鸭用25万单位的土霉素5粒的剂量研末混入饲料或溶于水中,2~3周喂1次。

怎样让鸭子多下蛋

鸭子虽然喜水,但并不耐湿。保温的最好的做法是鸭舍干燥干净;闭风朝阳;防雨防雪性能好;等等。冬季的夜晚,是比较寒冷的。可在鸭舍内适当加温(如在鸭舍安装100W至150W的白炽灯一盏或者数盏冬季是一年之中气温最低、日照最少的季节,在冬季,鸭为了维持体温,必须消耗大量营养,产蛋量明显下降,是一年中最低产蛋率的时期,为提高产蛋量和蛋重,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最好每天喂些切碎的青菜和小鱼小虾或螺蚌或蚯蚓,则更能多产蛋。圈养鸭运动场上无砂粒的,必须投喂豆粒大小的砂粒,可同钙粉一起盛于盆内,置于运动场上任鸭自由吃食。冬季风大,因此,一定要做好鸭舍的修缮工作。如果鸭舍墙壁上有洞穴,一定要堵上;如果鸭舍的门窗不完整,也一定要修好。

蛋鸭冬季多产蛋,要做到鸭舍的干燥通风,及时清理鸭舍的卫生,再有晚上鸭舍的防寒保暖一定要做好,可以在鸭棚装个加热器,随时观察调温,这样鸭子也不遭罪,产蛋的质量也有保障较好在窗口钉塑料薄膜,在门口悬挂草帘子;勤垫干草,干草要细软,适当切短,底部的垫草不用清除,这样能增加蛋鸭趴卧的舒适度,还可使底部垫草发酵产生一定热量;舍内采用人工取暖的方法补充热量

注意防寒保湿由于鸭的物质代谢性能较强,消耗的热量比其它家禽较多,因此,首先要注意对鸭的防寒保温,为它产蛋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条件。如果温度过低时,那就会使鸭减少产蛋率,甚至完全停止产蛋此外,鸭舍还应注意通风换气,每次放水时鸭子一出舍,即应把门窗打开,入舍后再关闭。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 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 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