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苗晚上怎么处理
- 养殖问答
- 2023-05-22 14:39:12
- 754阅读
在中国农村中,养鹅是一项广泛的养殖业。而对于刚刚开始养鹅的人来说,鹅苗晚上的处理可能是一个难题。不少养殖业者不知道应该如何妥善地处理鹅苗的生活,这不仅影响了鹅苗的健康和生长,还会影响鹅苗的产蛋量和出栏时间。
鹅苗作为一种天性比较独立的动物,晚上的睡眠环境需要非常重视,否则很可能对鹅苗的生活、健康及产蛋量都造成不良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处理鹅苗晚上的问题。
1. 提供适宜的睡眠环境
鹅苗的睡眠环境需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且不受噪音和干扰。可以搭建环保简易房,保证每只鹅苗有1-1.5平方米的空间。如果鹅苗数量较多,则需要根据每只鹅苗的体重、空间和气候等进行科学分配,确保每只鹅苗都能有足够的空间,不会彼此挤压。
2. 确保产蛋鹅晚上能够产蛋
如果你的鹅苗是为了产蛋而养殖的,那么就需要专门为产蛋鹅准备它们需要的睡眠环境。产蛋鹅的晚间休息环境比较特殊。鹅苗需要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进入深度睡眠,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产蛋。在睡眠中,产蛋鹅的体内会释放出一种产蛋激素,从而增加产蛋概率。如果仅是为了等待鹅苗自行入睡,那么产蛋量就会明显降低。
3. 防止饮水不慎溺水
鹅苗在晚上饮水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直接将水盆放置在鹅苗的睡眠环境内。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饮水不慎溺水的情况。这不仅会令鹅苗感到恐怖和不安,还会导致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受到严重损害,进而影响生长和产蛋。
4. 注意保暖
鹅苗在晚间需要低温环境,但要注意适当的保暖。夜间气温较低时,应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保温灯或者墙壁壁炉,以确保鹅苗不会过度受冷。在冬天,对于已经成年的鹅苗,需要使用适宜的防寒衣服。
5. 定期更换睡觉场所
鹅苗在同一处睡眠环境中时间过长时,很容易产生一些不适感,从而影响生长和产蛋。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每段时间对睡觉场所进行调整,以获得适宜的睡眠感受。
总之,在养殖鹅苗时,保证它们晚上的睡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提供适宜的睡眠环境、保证产蛋鹅能够正常产蛋、防止饮水不慎溺水、注意保暖和定期更换睡觉场所等措施,我们可以最大化地保护鹅苗的生长和产蛋,使养鹅生意更加繁荣。
鹅晚上老扎堆怎么办
要纠正你说的问题,必须做到:一是合适的温度。第一周28℃~27℃;第二周26℃~24℃;第三周23℃~20℃,以后可常温饲养。近几年一些养殖户失败的原因多为育雏温度不够,鹅雏着凉,拉稀死亡较多,因此说温度是决定育雏成败的关键。 二是适宜的湿度。鹅虽然属于水禽,但却怕圈舍潮湿,尤其是30日龄以内的雏鹅。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影响很大,因此育雏室要具有通风条件和透光条件,室内相对湿度的具体要求是:0日龄~10日龄时相对湿度为60%~65%;11日龄~21日龄时相对湿度为65%~70%为宜。三是加强对鹅雏的昼夜看护,防止夜间人工给温不足,舍温降低,鹅雏出现“扎堆”压死现象。要在前两周昼夜看好炉子,保证育雏的合理温度,防止扎堆压死,提高育雏成活率。 四是防止应激。育雏室的内外环境应保持安静,粗暴操作,大声喧哗易引起惊群扎堆;光线不宜亮,只要鹅雏能看见饮水吃料就行,灯泡以暗色较好,可防止雏鹅啄毛癖的发生,而且对鹅眼睛的刺激较为温和。
鹅晚上为什么叫不停
早春的天气温度变化十分不稳定,白天很热温度很高,但是一到晚上温度就降的很低,这样的天气变化会很容易让鹅苗生病,因为鹅苗刚从壳内出来,鹅苗的绒毛稀少,身体机能还没完全正常运转,鹅苗对外界的变化几乎为零。在早春的时候应该怎样养殖才能提高鹅苗的成活率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学习一下吧。
(选好鹅苗):成长的情况下我们要选择:绒毛浓密,鹅苗身体整洁,检查鹅苗脐带是否完全收缩好。脐带出是否有水肿(没有水肿的是好鹅苗),看鹅苗的活动是不是正常,如果出现有跑动缓慢或是走路有障碍(这样的不是好鹅苗),要选择反应灵敏,叫声比较大的鹅苗。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抓起鹅苗,把它翻转过来看鹅苗能否很快的自己翻身站起,来选择翻身快的为健康鹅苗,在选择鹅苗的时候方法有很多。就是要用简单的办法快速的挑出体质好健康程度好的鹅苗。
(注意消毒):在鹅苗进入鹅舍的时候,一定要提前3天把鹅舍做好消毒工作,成长都是按照每平方米用15毫克的福尔马林加上75毫克的高锰酸钾,使用熏蒸的方法,把鹅舍彻底消毒一次,消毒时间要在24小时,熏蒸时候要把鹅舍的门窗都封闭好,熏蒸结束够要打开门窗放4小时,消毒以后在把鹅苗放入鹅舍。
(注意保温):鹅苗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要保证鹅舍在28-30度,养殖过程中每7天减低2度,等温度降到18-20度的时候,就可以把鹅苗放入自然环境中啦,鹅苗对温度高低的不同表现:在温度合适的时候,鹅苗活泼,绒毛光亮整洁,在鹅舍撒布比较平均,但是温度过低的时候,鹅苗会聚堆,都挤在一起来取暖。温度过热的时候,你会发现鹅苗精神不振,不断的叫,还总是跑出喝水,这样就是温度过高的表现。所以要保证好鹅舍的温度,这是鹅苗成长快慢的关键。
(注意湿度):湿度很多人都不会太在意,不过湿度对鹅苗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湿度过高的时候鹅苗会出现感冒,拉稀,食欲下降,等很多问题,所以控制好湿度,这样才能让鹅苗更好的生长。
(注意通风):鹅苗的粪便里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粪便在鹅舍内会很快的蒸发变成有害气体,所以好要保证好通风,保证鹅舍内的空气清新。要根绝鹅舍的大小合理的跟配鹅苗的数量。这样能更好的保证鹅苗的成长。
(注意驱赶):鹅苗是很喜欢扎堆抱团的,尤其是在阴天里,扎堆会让鹅苗出现踩踏挤压等等,所以鹅舍温度正常的时候,鹅苗出现扎堆的现象时,要及时的驱赶,让鹅苗分开。
(保证睡眠):睡眠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鹅苗的健康状况,睡眠不足会让鹅苗出现:不爱出食,消化不良,生长缓慢,所以鹅舍的周围一定要安静,不要有很大的噪音。
(注意水槽和食槽):鹅苗在出生后1天就要喝水,吃食,所以水槽和食槽的卫生一定要做好清理工作,鹅苗在1-3天的时候,每天要吃4-5次饲料,所以每次喂食的时候都要认真检查。
鹅晚上喜欢叫什么原因怎么办

因为太冷了,如果雏鹅爱聚堆,都聚在温度高的地方,老是大叫,这说明温度过低了;如果小鹅躲着热的地方,老喝水,老是吵闹,这个时候温度应该是过高了。可以准备火坑,煤炉放在鹅舍里面,能够更好的调节温度。鸭鹅的活动量减少,自身产生的热量少。鸭鹅对外界的温度更敏感,在这种情况下,白天晚上同样的温度下,晚上更容易感冒。
扩展资料
养殖户对当地的天气都比较了解,会在晚上关闭通风口,降低通风量,来保证鸭鹅舍温度。但是忙了一天人比较累,很容易出现睡着,导致鸭鹅受凉。有的时候,天气突然变化,养殖户没有及时的降低通风量,也会出现冷应激,导致鸭鹅感冒。
对于小鹅的成长来说,温度还有湿度是有很大影响的。温度低,但是湿度高的话快,小鹅很容易生病,更容易死掉;如果温度太高,小鹅身体里的热量撒发不出去,容易引发细菌,小鹅很容易得病。湿度也不能太高,当给小鹅喂水的时候,经常会有水撒到外面,所以呢,小编建议要经常打扫卫生,保持鹅舍干燥,使育雏室内的湿度不要太高。
鹅苗怎样养殖
你好,鹅晚上喜欢叫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所以它会比较烦躁,你平时要给它准备个水盆,让它喝点水,还要注意给它通风换气,不然太闷的话也容易生病,平时也要多注意它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要是精神不好或者食欲不佳的话要及时带它去看医生,要是没什么大问题就好照顾就行了,不用太担心的,鹅一般不会生病的,它们抵抗力很强的,平时也要多注意观察它有没有生病,要是有异常就要及时带它去看医生了,平时要多给它喂点水,还要给它吃点青草或者是饲料之类的,要是有青菜的话也可以给它吃点,平时也要注意它的生活环境卫生,要经常打扫一下,保持干净卫生就行了,要多注意观察,要是有异常就要及时带它去看医生了,不要太大意了,平时也要多注意它的身体状况,要是有异常就及时带它去看医生了,不要太大意了。
1、饲养环境,在准备养殖鹅苗的时候需要将饲养的环境进行打理,要将准备用来做鹅舍的房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刚粉刷好或者是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的房间,尽量多进行两次消毒,以免细菌感染,因为鹅苗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很容易受感染。
2、注射疫苗,买回来的鹅苗及时注射疫苗:注射小鹅瘟血清(卵黄抗体)、小鹅瘟副粘病毒、禽流感疫苗,以防止传染病发生,出现大批死亡,未开食前饮5%多维葡萄糖水后开食。
3、温度适宜,保证温度适宜,可防止齐堆压死,防止感冒,保障鹅雏健康发育。光线不足,鹅雏看不见吃食饮水,影响发育,光照过强,易发生啄羽、产生应激反应。
4、多给青料,精料满足有利于鹅雏健康生长,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满足增重所需的蛋白质和能量即可,蛋白质要达到21%左右,多给青、粗饲料,锻炼消化系统充分利用粗饲料的能力,降低成本,防止啄癖发生。
5、消毒防病,每天都要将垫料彻底更新,及时扫除粪便、脏物。7天前最好每天上下午各清扫一次,同时早晚各消毒一次,消毒用百毒杀即可。7天以后每隔2-3天消毒一次。
扩展资料:
养鹅注意事项:
1、鹅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2-26度,超过26度生长会变得缓慢,所以夏季鹅舍的温度必须控制在26度以下。
2、环境卫生:鹅舍要经常清扫,铺垫沙土,定期清毒,禁止仔鹅接触成鹅的排泄物。
3、选留的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和长毛换羽的重要时期,必须要加强饲养管理,不宜过早粗饲,应根据鹅群的具体膘情进行适当补料。种鹅达到100日龄后,羽毛完全长齐后再转入粗饲。在喂养的过程中,要随时根据鹅的成长阶段,及时调整饲料配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鹅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