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散怎么服用

鹧鸪散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具有祛风散寒、活络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鹧鸪散主要由鸟骨、地龙、乳香、没药、干姜、细辛等多种中草药组成,是中医颇为推崇的一种方剂。以下是关于鹧鸪散怎么服用的详细介绍。

一、适宜人群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鹧鸪散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其服用的适宜人群主要包括:

  • 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
  • 痛风、类风湿等疾病患者
  • 血瘀引起的疼痛不适
  • 经常受寒、受风引起的身体不适者

如果您不在以上适宜人群中,建议在使用鹧鸪散前咨询医生意见。

二、服用方法

鹧鸪散一般为粉末状,可以口服或者外用。具体服用方法如下:

1. 口服

将鹧鸪散用温水送服,一次以3-9克为宜,一日2-3次,为方便使用可以将鹧鸪散放入葡萄糖水或蜜糖中拌匀后服用。依照个人体质和药性,每次服用的鹧鸪散量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可以逐渐增加剂量,但一天的总量不应超过27克。

平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少吃冷饮寒食,避免过度运动。同时,配合一定的中草药止痛方法,如金锁固精丸、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可以加速疼痛的缓解。

2. 红酒外敷

鹧鸪散还可以通过外敷来发挥一定作用,特别是对于体质寒凉、手脚冰冷的人。具体方法如下:

材料:鹧鸪散10-15克、红酒适量、棉布或纱布。

步骤:

  1. 将鹧鸪散放入红酒中浸泡15-20分钟,让其充分溶解。
  2. 将棉布或纱布浸泡于红酒中,捏去余酒。
  3. 将涂布在疼痛部位上,保持20-30分钟。
  4. 每天使用2-3次。

注意事项:

  • 外敷前要将疼痛部位清洗干净,避免感染
  • 外敷后要用温水清洗干净,以免残留
  • 外敷期间避免受寒,以免影响药效

三、注意事项

在服用鹧鸪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宜长期服用,避免药物依赖
  • 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慎用
  • 药物过敏者慎用
  • 遵医嘱,谨慎使用

总之,鹧鸪散是一种具有一定效果的中药方剂,但是使用前需要充分了解自身情况和药性,遵循医生建议并谨慎使用。选择合适的服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杜仲树皮怎么吃

问题一:杜仲皮怎么用? 杜仲又名丝连皮、扯丝皮、丝棉皮、玉丝皮、思仲等,属落叶乔木。杜仲是我国特有树种,经济价值很高,资源稀少,被我国有关部门定为国家二级珍贵保护树种。

杜仲叶茶以杜仲植物杜仲(Eumia ulmoides Oliv.)的叶为原料。

杜仲叶面呈椭圆形或卵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成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搓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味,味微苦。

杜仲叶在它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将开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以做杜仲茶。

杜仲茶是采摘杜仲树的嫩叶,经传统的茶叶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健康饮品,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常饮有益健康,睡前喝一杯特好,无任何副作用,保健价值极高,饮用方便。

问题二:新鲜杜仲树皮和叶子怎么食用?谢了。 杜仲的食用方法

1、杜仲35克切碎加入500毫升白酒内,3日后过滤取药酒,每次5毫升,一日3次水冲服,可治高血压。

2、杜仲、白术、当归、阿胶、党参各10克,水煎飞,一日分3次服完,可治胎动不安,预防流产。

3、炒杜仲35克,切碎,浸于500毫升黄酒内,一星期后,每日3次,每次2―3匙,可治劳累、久坐所致腰背酸痛。

4、炒杜仲15克、川木香5克、八角茴香15克,加水200毫升、酒半盅煎服(渣可再煎),可治腰痛。

5、炒杜仲200克,炒小茴香100克,炒车前子25克,炒山茱萸肉150克,研为末,炼密丸,每天早晨取25可,白开水送服,可治小便余沥,阴囊湿痒。

杜仲药膳

1、杜仲煨猪腰:杜仲10g,猪肾1个。猪肾剖开,去筋膜,洗净,用花椒、盐淹过杜仲研末,纳入猪肾,用荷叶包裹,煨熟食。源于《本草权度》。本方主要以杜仲补肝肾、强腰止痛。用于肾虚腰痛,或肝肾不足,耳鸣眩晕,腰膝酸软。

2、杜仲爆羊肾:杜仲15g,五味子6g,羊肾2个。杜仲、五味子加水煎取浓汁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切成小块腰花放碗中,加入前汁、芡粉调匀,用油爆炒至嫩熟,以盐、姜、葱等调味食。源于《箧中方》。本方以杜仲补肾强腰,五味子补肾固精。用于肾虚腰痛,遗精尿频。

3、杜仲寄生茶:杜仲、桑寄生各等分。共研为粗末。每次10g,沸水浸泡饮。本方用二药补肝肾,降血压。用于高血压而有肝肾虚弱,耳鸣眩晕,腰膝酸软者。

杜仲治病偏方

1、 肾虚腰痛,酸软无力 杜仲为末,每天早晚以温酒送服9克。或用杜仲20克,威灵仙15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每日2~3次,以淡盐汤送下。亦可用杜仲、牛膝各12克,补骨 脂、红花各9克,鸡血藤12克,水煎服。还有用杜仲、补骨脂、大蒜各120克,核桃仁90克,青盐30克,将药研末,大蒜煮熟与核桃仁、青盐捣成膏,合药 未,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

2、闪腰岔气,扭伤 杜仲、当归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高血压病 炒杜仲30克,水煎取汁,加白糖饮服。民间有用杜仲、花生壳各20克,或用杜仲20克,天麻10克,水煎服,以治肾虚高血压。

4、高血压眩晕 杜仲15克,棕榈叶30克,夏枯草15克。煎汤代茶饮。并能预防中风。

5、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杜仲30克,猪腰1对。

用时将猪腰剖开,除去白色的筋膜,加冷水800毫升,以猪腰煮熟为度,除去杜仲,乘温服食猪腰及药汁,连服 7~10剂。

6、肾虚阳痿 杜仲、补骨脂各300克,鹿茸60克,没药30克,核桃仁30个。研为细末,制成丸剂。

每服9克,每日3次。

7、肾虚遗精 杜仲末6克,猪腰子1个。将猪腰剖开,除去白色的筋膜,杜仲未装人猪腰内,用湿纸包4~5层,放火上偎熟内服,每日2次。

8、肾虚不孕 杜仲12克,香附20克。研为细末,调拌凡土林,敷贴双足心涌泉穴和腰眼穴。

9、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 杜仲10克,续断15克,山药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炒杜仲、芒麻根各15克,水煎取汁,再加鲜山药50克,糯米适量一起煮粥,每日1~2次,连服半月或1月。

10、肾炎 用猪腰1个,杜仲30克,研末,装人除去白色的筋膜的猪腰内炖熟,食肉服汤,每日1剂,治急性肾炎。亦可用杜仲、海金沙、仙茅、双肾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慢性肾炎。...&gt&gt

问题三:杜仲皮杜仲皮怎么吃 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每杜仲100斤,用食盐3斤)杜仲经炒制后,则杜仲胶被破坏,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杜仲,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炙之。凡修事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和令一处用。

②《本草述钩元》:杜仲,用酒炒断丝。

(出自百度百科)

问题四:新鲜的杜仲叶或皮可以直接食用吗怎么吃 新鲜的杜仲叶不能直接用来食用,可以泡茶或炖煎食用。

温肾阳菜谱

杜仲炖猪腰

材料:

杜仲三钱,猪腰一个,胡椒数粒

制作过程:

1.杜仲、胡椒分别用清水洗净。

2.猪腰剖开,切去白色肾孟,用清水洗净尿燥味,放入沸水中飞水,捞出洗净切片。

3.将杜仲、猪腰及胡椒一同放入炖盅内,注入适量清水,盖上盅盖,炖三小时,以少许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党参杜仲糯米鸡粥

材料:党参,杜仲,鸡肉,糯米1/2杯。

调料:盐1小匙。

制作过程:

(1)鸡肉切块,放入沸水汆烫,捞起冲净;

(2)糯米淘净,盛入锅中加入鸡肉,党参,杜仲,加5碗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续煮到米粒熟烂,起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枸杞杜鹧鸪汤

材料:鹧鸪1,枸杞子,杜仲,马蹄8只,木耳,姜2片,瘦肉。调料:盐、胡椒粉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鹧鸪剖洗干净,瘦肉切成大块,一起放入滚水中煮2分钟,取出洗净待用。

(2)荸荠去皮,木耳用温水浸开,杜仲洗净。

(3)在煲内注入适量清水,再把所有材料放入煲内煲滚,改用慢火煲3小时,放入调料即成

杜仲炒腰花

主料:猪腰子。

辅料:杜仲

调料: 黄酒,淀粉(蚕豆),盐,白砂糖,花椒,大葱,姜,大蒜,味精,猪油(炼制)。

制作工艺:将猪肾剖开,挖去白色筋膜和臊腺,清洗干净,切成腰花。杜仲洗净,放在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熬成浓汁30毫升,并与适量料酒、豆粉、精盐调匀,拌入腰花内,再加适量白糖,混和均匀。将猪油倒入铁锅内,用武火烧热,投入腰花、花椒、葱(切末)、姜(切末)和蒜(切末),不断翻炒,待腰花炒熟后,酌加少量味精。

杜仲的功效: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问题五:杜仲如何服用? 杜仲药用价值高,配方较宽,除有持续高效降压作用外,还能安胎、补肝肾、强筋骨所制丸、散有思仙散、杜仲丸等。服用杜仲或以杜仲配制的丸、散药剂,可治腰脊酸痛、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坠等病症。经临床诊断鉴定证明,该药尤以治疗早期高血压及小儿麻痹后遗症最有效。 杜仲茶 医学证明,杜仲茶能够减少体内脂肪,有减肥的功效。另外,它还有抑制高血压,提升低血压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被视为茶中名品。 杜仲也是中药的药材之一,具有公认的药效,除了可以调整肾脏与肝脏的功能,提高肠子的蠕动与排泄能力,并可以改善虚弱的体质。 根据中国古书记载,「杜仲」的名称由来,是一位名为杜仲的人,发现喝了某种树的树皮煎出来的汤汁之后,身体变得十分轻盈,而且病痛消除,体力也恢复了。所以就将这种树称为杜仲树。 中药用的是杜仲树的树皮部分,而杜仲茶则是用它的树叶所泡出来的汁。树叶除了与树皮具有相同的作用之外,还兼其使骨骼与肌肉恢复力量的功用。有人食用过后还同时治好了湿疹,恢复肌肤的滑嫩。所以杜仲茶比一般的茶更具有健康的号召力。 减肥虽然很重要,但是健康与美丽也不可忽视。有这种认知的人,最适合饮用杜仲茶了

问题六:杜仲树皮能吃吗 只有内火旺的人慎用杜仲皮,其他老少皆宜能吃杜仲皮。杜仲皮确实强筋补肝补肾。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鹧鸪散怎么服用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问题七:野生杜仲怎么吃 杜仲降压片¥26.30 野生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杜仲由于药用价值高,并且用途广,所以杜仲又被人们誉为“植物黄金”。杜仲的特征是表皮草质,内有韧性较强的状白丝相连,剥皮后又生。只要保护好母树,便可以经常剥皮,一年一次。那么,? 野生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气和润降。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尿频,小便余沥,阳亢眩晕,风湿痹痛,阴下湿痒,胎动不安,漏胎小产。 野生杜仲可以用来泡茶,泡酒,或在烹饪时作为辅料添加于菜品中。 凡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或足膝痿软无力者,可与补骨脂、胡桃仁等配伍本品常用于冲任不固所致的胎动不安或习惯性随胎。可单用煮枣肉为丸服或配伍续断、桑寄生、熟地黄等,以增强补肾固胎作用对于妊娠下血者,则可与人参、阿胶、当归等合用。 康爱多药店本着信誉立业、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真诚服务的经营宗旨为广大市民服务,是全国用户网上购正品药的首选。

问题八:杜仲树皮有什么作用 杜仲树皮有降压作用,一般炒杜仲的降压作用较生杜仲要好一些。

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之功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的知识。欢迎阅读。

药名:沙参

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白参

性味:甘、凉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

主治:燥热伤津、咽干口渴、慢性喉炎、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热咳嗽、小儿夏季热、乳汁不足、白带等症、肺痿痨嗽、痰中带血、喉痹咽痛、津伤口渴。

南沙参:补肺脾之气,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脉弱者

北沙参:善养肺胃之阴,适用于热病后期或久病阴虚内热,干咳,痰少,低热,口干,舌红,苔少,脉细弱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至15克(鲜品15至30克)或入丸、散。

药材基源: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

功效作用:

1、沙参治肺热较盛者,沙参可加清肺之桑白皮、地骨皮。

2、沙参治小儿口疮:南沙参6克,王竹6克,天花粉6克,扁豆6克,大青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2--5剂,溃疡面愈合,疗效显著。

3、南沙参润肺止咳:用于肺阴虚之久咳干咳常配贝母麦冬。

4、沙参治胃阴不足,胃部隐痛: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佛手5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每日1剂。现代可用于慢性胃炎和胃神经症。

5、沙参治产后无乳:南沙参(杏叶沙参)12克与猪肉适量同煎。饮汤吃肉。

6、北沙参养胃生津:用于胃阴虚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常配麦冬石斛、花粉。

7、沙参治食道炎、胸骨刺痛、吞咽困难:可用南沙参、麦冬、甘草、桔梗、金银花、连翘各100克,胖大海50克,共为蜜丸。每次1--2丸,日服3--5次,于两餐之间或空腹含化,缓咽。有明显疗效,而且复发率低。

8、沙参治久咳声哑者,沙参配伍养阴敛肺之玄参、诃子。

9、沙参治肺热咳嗽者,沙参可单味水煎服。

10、沙参治虚火牙痛:大量南沙参(杏叶沙参)与鸡蛋同煮。食蛋。

11、沙参治百日咳:南沙参9克,百部9克,麦冬10克。每日l剂,水煎服。有缓解痉挛性咳嗽作用。

12、沙参治热病伤阴:用于胃阴不足的舌红少津,咽干口燥,食少纳呆者,北沙参可与石斛、天花粉、准山药、生谷芽等同用。

13、沙参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南沙参9克,麦冬10克,杏仁9克,川贝母9克,批把叶9克。每日1剂,水煎服。

14、沙参治肺结核,干咳无痰:南沙参9克,麦冬6克,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服。有强壮止咳作用。

15、沙参治津伤较重,舌绛少津者,是可用鲜沙参与鲜生地、鲜石斛等配伍,以增养阴生津之效。

16、沙参治肺热阴虚:用于燥热咳嗽,干咳少痰或咯血者,南沙参可与桑叶、知母、麦冬等相伍。

17、沙参治久嗽不已者,沙参可配止咳化痰之款冬花、炙百部。

食用方法

沙参茶

材料:沙参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养阴清肺,祛痰止咳强心,抗真菌,降血压。

主治: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干喉痛。

沙参心肺汤

材料:猪心肺1具、沙参15克、玉竹15克、盐3克、味精1克、葱25克。

制作:将沙参、玉竹择净后用清水漂洗,再用纱布包好备用。心肺用清水冲洗干净,挤尽血水,同沙参、玉竹一起下入砂锅,葱洗净入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移炆火炖1个半小时。待心肺熟透,加味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具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之功效。

1、沙参、玉竹皆有养胃阴、润肺燥之功,与猪心肺炖汤,更富有润养作用。

2、对肺胃阴虚的燥咳、咽干少津、大便燥结等症,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沙参银耳粥

材料:沙参50克、银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

做法:沙参洗净,放入陶器罐内,放入清井水,先煮30--40分钟,去沙参,放入银耳,栗米(均洗净),再煮1小时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沙参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主治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肺痿痨嗽,痰中带血,喉痹咽痛,津伤口渴。

沙参淮山汤

材料:北沙参15克、淮山药15克、炒扁豆12克、莲子10克、白糖。

制法:将沙参、山药、扁豆、莲子同放砂锅内,加适量水,水煮沸1小时后滤汤入碗内,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功效:北沙参滋阴养胃,淮山药、炒扁豆、莲子健补脾胃,四物组成此汤具有补气阴。养脾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阴虚、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乏力等病症。沙参、山药、扁豆都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常人食之,树身体正气,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延年益寿。

沙参养胃汤

组成:辽沙参20克、麦冬15克、石觯15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知母12克、鸡内金10克、花粉12克、丹皮10克、乌梅肉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3克。

功效: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主治:适用于各种慢性胃炎病。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参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叶4、5克、麦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日服二次。

功效: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沙参玉竹炖鳕鱼

材料:鳕鱼200克、沙参、玉竹各15克、生姜2片。

做法:

1、鳕鱼洗净,斩件沙参、玉竹、生姜洗净。

2、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隔开水文火炖2-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滋养肺胃肾,降糖疗消渴

主治:糖尿病、高血压病属阴虚者。症见咽于口渴,多食多饮,干咳痰少,或有低热,面色潮红,或大便于结,舌红少苔脉细

按语:本汤滋养阴液为主。汤中水鱼又叫甲鱼、团鱼、鳖。功能滋阴补肾,其背甲称之为鳖甲,常用于治阴虚症,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水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及亚油酸等成分。可缓和或减少胆固醇的沉积,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沙参性味甘微寒,功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玉竹性味甘平,功能养阴润燥,健脾止渴,药理研究证明,本品有降血糖、降血压、强心等作用。本品与沙参同用滋养肺胃,是消渴病(糖尿病)患者生津止渴之佳品。生姜和胃除腥。合而为汤,滋阴养液力大,降脂降糖降压。

提示:沙参有南沙参、北沙参之分,做汤品宜用北沙参。

沙参玉竹鹧鸪汤

材料:鹧鸪1只、瘦猪肉50克、玉竹8克、沙参6克、百合6克、生姜2片、绍酒2茶匙。

做法:

1、鹧鸪宰杀干净,去其头、爪、内脏,斩成4件瘦猪肉洗净,切成中块。

2、玉竹、沙参用温水浸透,沙参斜向切成厚片。将所用用料置于炖盅,加人1碗半沸水,炖盅加盖,隔水炖之。先用大火炖30分钟,再用中火炖50分钟,后用小火炖90分钟即可。

3、炖好后,隔除药渣,用油、盐、味精调味,喝汤吃肉。

功效:玉竹为养阴类的中药材,性平味甘,入肺、胃经,功能补阴润燥、生津止渴,善治肺胃阴虚燥热之症沙参亦为养阴类的中药材。鹧鸪则有补虚健胃之功。合而为汤能养阴、益胃、除烦,还有辅助降低血糖之用,同时亦为夏末秋初时养生之品。胃阴虚的患者胃内嘈杂,食用玉竹沙参鹧鸪汤可有效减轻胃有虚热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