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怎么获得

黄粉虫,又称草地蝗。是蝗虫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蝗虫,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黄粉虫危害极大,被称为“自然灾害中的灾难性生物”。

        那么,黄粉虫是怎么获得的呢?

1. 环境因素

        黄粉虫危害主要集中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原因,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如大量开荒、水土流失、森林砍伐等,导致了植被破坏和土壤固结。这些都为黄粉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此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和干旱现象加剧,也为黄粉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2. 饲料植物数量变化

        黄粉虫是以植物为食物的昆虫,特别是以农作物和草地为主要食源。如果农田和草地的植物数量和种类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黄粉虫的食物来源,从而影响其繁殖和数量的增减。

        此外,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地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为黄粉虫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3. 其他因素

        人类活动、天敌数量和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也可能引起黄粉虫的大量繁殖。例如,人类为了防治其他害虫,使用农药过量,导致天敌数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黄粉虫的繁殖数量激增。

        总之,黄粉虫获得的条件非常复杂,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从根本上加强环境保护和科学防控,才能有效地控制黄粉虫灾害,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黄粉虫养殖怎样?

1、黄粉虫是一种什么虫?好养吗 ? 黄粉虫又名大黄粉虫、面包虫,通称黄粉甲,俗称面条虫。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的粮食害虫。其食性杂,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生命力强,人工饲养方法简单,设备条件要求不高,省人工,成本低,易管理。2、饲养黄粉虫的设备是什么 ?塑料盆、木盒、纸盒、砖池、筛网等。其中木盒的一般规格是:88厘米(长)× 48厘米(宽)×IO厘米(高),木盒内侧要刨平,贴上胶带纸,以防止虫子外逃。养虫盒叠放与架养示意图见彩图l1。筛子的规格是:40目、30目、10目。作铁窗纱或塑料窗纱均可。主要用于筛除不同龄期的虫粪和分离虫子。一般是1-3龄的幼虫用40目筛子除粪,3龄以上幼虫用30目筛网除粪。10目的筛网可用来分离幼虫及蛹。3、木盒养虫有何优点?(l) 吸潮。因黄粉虫惧怕明水,用塑料盆养虫时,饲料水分稍大一些,分底就会出现明水,对虫子有害,与塑料盆相比,木盒有一定吸潮作用,即使饲料湿度大一此,对黄粉虫也不会造成危害。(2)木盒较为轻巧,搬动方便,可一层层叠放,能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4、黄粉虫有何用途?黄粉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糖类、微量元素、维生素、几丁质、锌、铁、铜等,可作为药用动物如蝎子、蜈蚣、蛤蚧、蛇、蛙及鱼、畜禽、珍禽的优良饲料。这些动物以黄粉虫作为饲料后,生长快,易蜕皮,成活率高,抗病力强。因黄粉虫具有软体多汁及生理蜕皮特点,是蝎子的优良饲料,能促进蝎子快速生长,增强蝎子的繁殖与抗病能力,还有助于蝎子的顺利蜕皮,提高幼蝎的成活率。另外,黄粉虫经特别加工后,也可作为人类的食品原料及保健品、药品的原料。近来,一些饭店已把油炸黄粉虫作为一种特别食品端上了餐桌。其颜色金黄,香脆可口,令许多人胃口大开,吃过之后久久难忘。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黄粉虫营养价值在认识上的不断提高,养殖前景可以说十分广阔,饲养者也必定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5、如何用黄粉虫喂养蝎子?应根据蝎子的大小选择适宜的黄粉虫。一般幼蝎投喂1-1.5厘米长的黄粉虫幼虫较为合适。2龄幼蝎离开母体时需要取食大量的虫子,此时为幼蝎第 1个取食高峰期,投喂虫子量应大一些。若幼蝎无足量的虫子供采食,就会因争食而自相残杀。此时投喂1厘米长的黄粉虫较为适宜。幼蝎第2次蜕皮后逐渐恢复活动能力。又开始新的取食高峰期。以此类推,每次蜕皮后都出现1个取食高峰期。在每个高峰期都要多投虫子,避免因缺食而出现残杀现象。在投喂虫子时应注意:(1)因活动的黄粉虫易被蝎子发现和捕捉,要多投鲜活的虫子。(2)在取食高峰期,投喂的原则是"宁多勿缺"。(3)蝎子一般在夜间捕食,要保证夜间有足够量的虫了供蝎子采食,防止蝎群互相残杀。(4)死亡变质的虫子应及时检出,以免蝎子食后生病。6、麸皮、虫、蝎子养殖的料肉比例是多少?据观察,麸皮养虫、虫养蝎子的料肉比一般为3:3:1。即3千克麸皮养1千克黄粉虫,3千克黄粉虫养l千克蝎子。成本计算为:麸皮目前市场价格0.8元/千克,因此养1千克的黄粉虫仅需2.4元的麸皮,养1千克蝎子需7.2元的麸皮。现在黄粉虫市场售价为16~25元/千克,蝎子售价为600元/千克。因此可以说用麸皮养虫及用虫养蝎子都是本小利大。7、l千克黄粉虫有多少条?l千克虫种能繁殖多少虫?1个人能养多少商品虫?l~2龄的黄粉虫每千克有50多万条,3龄的黄粉虫约15万条,4龄虫约6万条,5龄虫约3万条,6龄虫约1万条,7龄虫约8000条,8龄虫约5000条。在技术掌握、管理周到、饲料充足的情况下,1千克虫种可繁殖鲜虫扣50~100千克。l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可立体饲养15平方米商品虫,按每条成虫繁殖2000~3000条幼虫计算,l年至少能繁殖 4代,3个月完成一个世代,年终能产400千克黄粉虫幼虫,价值在5000-10000元之间。8、何为优良虫种?优良虫种的标志是(良种示意图见彩图12)。(1)个体大。每千克3500~4000只。(2) 生活力强。不挑食,爬行快,喜黑暗。不停地活动,把虫子放在手心时,会迅速爬动。(3)形体健壮。色泽金黄,体表发亮,充实饱满,腹面白色明显,体长在3厘米以上,生长较快。(4) 雌雄比例1:1较为合适。9、黄粉虫有互相残食现象吗?黄粉虫群体有互相残食现象。各虫态均有被同类咬伤或吃掉的危险。成虫羽化初期,体白嫩,行动迟缓,易受伤害。从老熟幼虫中新化的蛹也因不能活动易受损伤。正在蜕皮的幼虫和卵等,都是同类取食的对象。因此,如何防止黄粉虫自相残食,是人工养虫的一个重要问题。10、黄粉虫生长分几个虫态期?何为羽化?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朗,完成1个世代约需3个月。羽化是昆虫由蛹变为成虫的过程。11、如何管理虫卵?虫卵长1-1.5毫米,直径约0.5毫米,肉眼一般看不清。当卵群集时,成团状散于饲料中。卵期管理主要是集卵,让成虫产下的卵通过筛网落于下垫的报纸上,报纸上放一层薄薄的麸皮。卵期长短与温度及湿度有很大关系。在温度为18~30℃、湿度为60%~75%、麸皮湿度15%时,7~15天能孵化出幼虫。温度低于15℃时卵很少孵化。12、幼虫也像蝎子一样蜕皮吗?如可管理?刚孵出的黄粉虫幼虫长约3毫米,乳白色。1天后,体色变黄。体13节,呈圆柱形,头部位于体节的前端。口器扁平,咀嚼式,能啃食较硬食物。第2~4节为胸部,长有3对足,第5~12节为腹部,第13节下部有肛门,尖部有两锥形短尾。幼虫同幼蝎一样,有蜕皮特性。其生长发育是经蜕皮进行的,约1个星期蜕1次皮。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幼虫蜕皮顺利,很少有死亡现象。刚孵出的幼虫为l龄虫,蜕第1次皮后变为2龄幼虫。刚蜕皮的幼虫全身为乳白色,随后逐渐变黄。经60天7次蜕皮后,变为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长2.5-3厘米,接着就开始变蛹。其生长期为 85~130天,平均120天。此期要加强管理,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管理方法是:(1)当肉眼能看清幼虫体形时,要进行加温、增湿,促使其生长发育。升温可采取加大密度方法。增湿是定时(每天6~8次)向饲养盒洒水。但量要小,不能出现明水。在饲料中加大水分也能增温。(2)给幼虫投喂营养丰富的一、三、五号饲料(见165问),并给予大量青饲料。(3)大小幼虫最好分开饲养,以免出现残食现象。(4) 此期适宜温度为25~32℃,湿度60%~75%,麸皮湿度10%-15%。13、蛹会被幼虫咬伤吗?蛹长约1.2厘米,头大尾尖。头部与成虫相似,乳白色,体柔软,有正常呼吸,无防御能力,是黄粉虫生命力最弱的时期,常在饲料的表面,不吃不动,极易被幼虫残食。因此,当幼虫化蛹时,要及时轻轻挑出放入蛹盒中。若是蛹较多时,则利用黄粉虫怕光特性,在饲养盒上用灯光照射,小幼虫会很快钻进虫粪或饲料中,表面则留下已化蛹的或将要化蛹的老熟幼虫,此时能方便地将蛹收集到一起。在蛹盒里先撒上麸皮,再放蛹,并覆盖适量菜叶,以待羽化。此期应注意温度不要超过30℃,否则容易致死。密度也不能过大,最好单层摊放。此期所需温度25~30℃,湿度为65%~75%,麸皮要干燥。约7天后蛹羽化为成虫。14、一只成虫能产多少卵?如何管理?蛹羽化为成虫。成虫俗称甲虫(黄粉甲),初期乳白色,头部浅**,活动能力弱,不进食。2天后变为浅红色,7天左右变为黑褐色,长椭圆形,体长12~20毫米,有短翅,不会飞,喜阴暗,爱群集,活动主要靠爬行,并已开始觅食。雄虫个体细长;雌虫个体胖大,尾部尖细,产卵器下垂,能伸出甲壳外。此时在生理上已经成熟,进入繁殖期。成虫寿命160多天,产卵期约5个月。每天能产卵20-50粒,一生产卵2000-3000粒。在饲养时要注意:(1)成虫和幼虫因对饲料要求不一致,不要混养。(2)营养要全面,最好给予二号饲料配方(见165问)。(3)饲料投喂量少勤投,每天喂2-3次。(4)及时清除死亡雄虫,防止变质传染疾病。(5)定时更换接卵纸,一般每4天换1次。(6)所需温度为25-33℃,湿度60%-75%,麸皮湿度10%-15%。15、如何分离成虫和蛹?在同一批蛹中,因羽化时间先后不一致,先羽化的成虫会咬食未羽化的蛹,要尽快进行蛹虫分离。分离方法有:(1)手工挑捡。缺点是费时费工,易致虫、蛹受伤。(2)菜叶诱集。利用虫动蛹不动的特点,在养虫盒中放一些较大片的菜叶,成虫便会迅速爬到菜叶上取食,此时把菜叶取出即可分离。(3)黑布集虫。用一块浸湿的黑市盖在成虫与蛹上面,待几个小时后成虫大部分爬到黑布上,取出黑布即可分离。(4)虫粪分离。利用黄粉虫怕光及虫动蛹不动特性,把虫子与蛹同时放人摊有较厚虫粪的木盒内,虫了会迅速钻人虫粪中。此法亦可用于死虫及活虫的分离。16、黄粉虫不能见阳光吗?黄粉虫为负趋光性昆虫,性喜黑暗,生活在粮堆表面的阴暗角落。在暗处比在光亮处生长要快。要尽量避免强光照射。17、黄粉虫吃什么饲料长得快?混合饲料的配方是什么?黄粉虫属杂食性昆虫,能吃各种粮食、麸皮、油料及各种蔬菜。幼虫还吃榆叶、桑叶、桐叶、豆类植物叶片等。根据进食情况,一般每天早晚喂食l-2次即可,每次投喂量要适当,以在第2次投喂时基本无剩余为宜。在喂养中,使用混合饲料生长较快,喂单一饲料时生长较慢,还会导致品种退化。混合饲料配方是:一号配方:麸皮出80%,玉米粉20%、芝麻饼9%,鱼骨粉1%。加开水拌匀成团,压成小饼状,晾晒后使用。饲喂成虫及幼虫均可。二号配方:麸皮70%,玉米粉25%,芝麻饼 9%,鱼骨粉1%。加开水拌成团。主要用于饲喂成虫,可增加产卵量。三号配方:麸皮70%,玉米粉25%,大豆4.5%,复合维生素0.5%。主要用于饲喂幼虫。四号配方:劣质麦粉95%,食糖2%,蜂王浆O.2%,复合维生素0.4%,饲用混合盐2.4%。主要用于饲喂作种用的成虫。五号配方:麸皮40%,玉米粉40%,豆饼18%,复合维生素0.5%,混合盐1.5%。主要用于饲喂成虫及幼虫。17、怎样测定饲料湿度?养虫饲料湿度10%-15%为宜。简易测定方法是掺水拌匀后用手能握成团,松开后自然散开。在夏季若是有充足的青饲料及瓜果皮等,只用于饲料也可。18、如何筛除虫粪?黄粉虫的粪便像细砂粒,较干燥,不能沾水。沾水后会很快腐烂变质,造成污染。在喂菜叶及瓜果皮之前应先筛出虫粪,以免虫粪沾在菜叶及含水饲料上。筛除虫粪方法是:(1)待饲养盒中的饲料基本上吃完后再筛虫粪。一般5-7天筛1次,筛完后马上投喂新饲料。(2)筛网的型号要适于虫子个体的大小。1-3龄的幼虫用40目筛网,3-9龄的幼虫用30目筛网,l0龄以上老熟幼虫用普通铁窗纱即可。19、黄粉虫的虫粪有何用途?(1)夏季运输黄粉虫时,接入虫粪有减少虫体间摩擦降温作用。(2)1千克虫粪的营养成分相当于10千克家畜配合饲料。可用虫粪喂猪、鱼、鸡、鸭等。比例是在禽畜饲料中加入15%的虫粪。猪、鱼等吃后生长较快。(3)可用作圈肥来增长土地肥力。20、黄粉虫的适宜生长温度是多少?对于成虫和幼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低于6℃进人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30-33℃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最于37℃生长速度减慢,39℃是其致死温度。对于蛹来说,最怕高温,30℃以上就可能使其窒息死亡。因此,在夏季尤其要注意通风降温,减小密度,防止太阳暴晒。21、黄粉虫适宜生长湿度是多少?饲料含水量15%,大气湿度70%左右。若饲料含水量超过18%或空气湿度大于85%,黄粉虫发育减慢并容易患病。171、黄粉虫的适宜生长密度是多少?(1)成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5000-8000只。(2)幼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万只左右(约5千克)。(3)蛹身体娇嫩,以单层平摊无重叠挤压为宜。(4)种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000-3000条为宜。(5)夏季高温饲养密度要小一些,冬季密度可稍大一些。22、黄粉虫的饲养环境要求是什么?温暖、通风、干燥、避光、清洁、无化学污染。23、黄粉虫易患什么病虫害?如何防治?(1)腐烂病:病因是湿度过大、粪便及饲料受到污染。症状为排黑便,虫体变软、变黑。病虫排的黑便还会污染其他虫子,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整盒子全部死亡。在阴雨季节易患此病。(2)干枯病。原因是空气干燥温度偏高,饲料含水量过低,使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再发展到整体干枯。高温干燥时易发此病。(3)受螨虫或其他昆虫侵害。主要虫害有肉食性螨、粉螨、麦蛾等,会取食黄粉虫卵、咬伤幼虫、污染饲料等。防治方法:(1)在选虫种时,应选活性强、不带病的个体。(2)饲料应无杂虫、无霉变、、湿度不宜过大,并及时处理虫类及杂物。(3)加工饲料应经日晒或膨化、消毒、灭火菌处理。(4)饲养场地及设备要定期喷洒杀菌剂及杀螨剂;(5)在高温干燥时要注意降温、增湿,加强空气流通,饲料含水量可大些,并投喂一些青饲料,减低饲养密度。(6)防止老鼠、家禽、蚂蚁、蛇、蛙进人饲养室。24、黄粉虫在夏季为何容易死亡?在理论上来说,黄粉虫生长最快的温度是35℃。但此温度是否适宜也是相对的。在夏季,若是喂养密度过高,即使温度不超过35℃,由于虫子在活动时彼此之间摩擦生热,往往会升到很高的温度。当超过38℃时,就会发生死亡现象。因此,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养殖密度不要太高。要经常用手或温度计插人养虫盒中进行测试,一旦有烫手感觉,马上要采取减低密度、通风换气的方法进行降温。25、夏、冬季如何运输黄粉虫?在夏季,可用袋装、桶装或箱装,每袋约装3千克,每箱(桶)装10千克比较安全。在运输时为避免互相挤压出现高温死亡,可用下述方法进行防暑降温:(1)在箱袋内掺入一部分虫粪,与虫子搅拌均匀。虫粪有减少虫体间接触及吸收热量的作用。(2)可买数只冰袋放人虫袋(箱)中,有直接降温作用。实践证明,用此法运输较为安全,很少发生死亡现象。(3)在夜间或阴雨天气运输较安全。(4)在冬季,为防止温度低黄粉虫被冻死,大量运输时可放人有空调的小轿车进行保温;少量运输可用布袋多装一些,并经常翻动布袋,利用虫子活动摩擦产热进行升温。

黄粉虫的饲养方法?

1.生物学特性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大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虫科、粉甲虫属,原产于美洲,现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是一种重要的仓库昆虫。由于黄粉虫是变温动物,因而其生长活动、生命周期与外界温度、湿度密切相关。

1) 形态特征

① 成虫 长椭圆形,头密布刻点,刚羽化的成虫第一对翅柔软,为白色,第二天微**,第三天深黄褐,第四天变黑色,坚硬成为鞘翅,体长约7-19毫米,宽3-6毫米,身体重0.1-0.2克。

② 卵 极小,长径约0.7-1.2毫米,短径约0.3-0.8毫米,长椭圆形,乳白色,卵外表为卵壳,卵壳较脆软,易破裂,外被有黏液,被杂物覆盖、起到保护作用。

③ 幼虫 体壁较硬,无大毛,有光泽;体细长,唇基明显,即上唇与额间有明显缝隙。老熟幼虫长22-32毫米,最宽处3-3.5毫米,重0.13-0.26克,刚孵出幼虫白色,体长约2毫米,以后蜕皮9-12次,每龄增长一些,颜色渐变黄褐色。

④ 蛹 刚由老熟幼虫变成的蛹乳白色,体表柔软,之后体色变灰色,体表变硬些,为典型的裸蛹,无毛,有光泽,鞘翅伸达第三腹节,腹部向腹面弯曲明显。蛹长15-20毫米,宽约3毫米,重约0.12-0.24克。

2.生活史

黄粉虫为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生活史及各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与环境温度、湿度、饲料、饲养管理密切相关,成虫性成熟后,自由交配,在交配后1-2月内为产卵盛期,以后则产卵甚少。黄粉虫雌性虫体一般大于雄性虫体,但外表基本一样,雌性成虫尾部很尖,产卵器下垂,伸出甲壳外面,所以它隔着网筛将卵产到接卵纸上。

在温度20-32℃,空气相对湿度65%条件下,刚孵化时间为5-12天,其中20-24℃下为10天左右,25-29℃下为6-7天,30-32℃下5-6天,最适孵化温度为21-26℃,在33℃以上时,成虫寿命缩短,产卵很少或不能产卵。当气温达到38℃以上时,成虫的寿命只有5天,

卵刚孵出的幼虫有13-16个龄期,在15-32℃室温下蜕皮9-12次。多数17-19次,经历75-200天变为蛹,羽化率可达93%-100%,此时,成虫性别比1:1,羽化后约经4天交尾产卵,夜间产卵在饲料表面,常数十粒粘在一起,表面沾有食物碎屑,雌虫寿命1-4个月不等,产卵1.5月后,产卵量下降,可以淘汰。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适宜的情况下,尤其在北方低温、低湿的情况下,羽化时间延长,羽化率变低,往往出现黑色死蛹和干僵蛹,羽化期一般为12-14天。成虫经历2-4个月的繁殖期,在此期间,影响生殖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营养、受精,在空气相对湿度20%状况下,雌虫每天仅产卵4粒,而在65%情况下可产卵102粒,若湿度达100%时,幼虫生长到2-3龄时即大部分死亡。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及营养状况下,尤其是在增加蛋白质供应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可以成倍增加,且可延长成虫寿命及繁殖时间。

幼虫食性与成虫一样,但不同的饲料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饲料配方,较好的营养,可加快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成本。在一定温度、湿度情况下,饲料的营养成分是幼虫生长的关键。若以合理的复合饲料喂养,不仅成本低,而且生长速度快,提高繁殖率。在幼虫长到3-8龄期时停止喂饲料,幼虫耐饥可达6个月以上。

3.生活习惯

黄粉虫成虫虽然有翅,但绝大多数不飞跃,即使个别的飞跃,也飞不远。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交配活动不分白天黑夜,但夜里多于白天。一次交配需几个小时,一生中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6-15粒,每只雌成虫一生可产卵30-350粒,多数为150-200粒。卵粘于容器底部或饲料上。成虫的寿命3-4个月。黄粉虫原为世界分布性粮仓害虫,在自然条件下,北方一般1年1代,南方1年2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每年5月底至6月初化蛹,6月中旬羽化,7月中旬开始产卵,10月初老熟幼虫又进入越冬期,人工驯养条件好的,1年3代,生活史同期缩短,但仍保持许多野生习惯。

① 群集性 该虫不论幼虫及成虫均集群生活,而且在集群生活下生长发育与繁殖得更好。这就为高密度工厂养殖奠定了基础。

② 负趋光性 黄粉虫的幼虫及成虫均壁强光,在弱光及黑暗中活动性强。

③ 假死性 幼虫及成虫遇强刺激成天敌时即装死不动,这是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性。

④ 杂食性 黄粉虫原以粮食为食,人工饲养下以粮食加工后的糠麸类、叶菜、根茎、瓜果等为食,也自食死蛹、死成虫及其他动物尸体,成为杂食性。

⑤ 雌、雄比例及交配 黄粉虫的自然雌、雄比例可达3.5-5:1。如果生存环境不好,缺少饲料,雄性黄粉虫数量会超过雌性,雌、雄比例1:4,而且成活率低。人工养殖黄粉虫在投放种虫时的雌、雄比例要求为1:1。

⑥ 其它习性 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25-32℃,空气相对湿度是65%-70%。0-8℃休眠,0℃以下冷冻致死。38℃以上则高温致死。35-37℃烦躁不安,可能发生逃走,黄粉虫在水中因气孔受阻很快窒息而死。黄粉虫对干旱的耐性较高,尤其是幼虫可以粮食及其副产品为食,在不供叶芽类的情况下生活半年以上。黄粉虫在0-8℃时抗逆性较差,幼虫在半年内成活率可达60%-80%,蛹则下降为30%,而成虫在1个月内全部死亡。

2.养殖场所及设备

① 养殖场地的选择

黄粉虫的养虫厂应有电源、交通方便,以利于运输饲料、虫粪及黄粉虫,养虫场最好附近设有饲料种植场地。养虫室宜坐北朝南,有痛风、控温、控湿及遮光设施,虫室可分成种虫室及幼虫室,室内地面一般水泥地为好。

② 饲养室

种虫室饲养成虫产卵,并定期将收集的卵进行孵化,幼虫室饲养1-2个月龄后的幼虫,种虫养于种虫盒内。饲养室要避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备。饲养室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梅20m2的一间房能养300-500盒。

饲养房内部温度要求冬夏季都要保持在15-25℃,低于10℃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0℃虫体发热会烧死。温度要保持60-70%,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夏季要通风,室内备有温度计、湿度计。

③ 饲养盒

饲养盒的规格、大小可视其养殖规模和使用空间而确定,可大可小,但要求盒内壁光滑,不能让幼虫爬出和成虫逃跑。种虫盒尺寸一般为长60cm。宽40cm,高6cm,其下底为18目铁丝网,网眼大小能使成虫可伸出腹端产卵器至铁丝网下麸皮中产卵为宜,但不能使虫整个身体钻出网外,在边框内侧贴透明胶带,防成虫爬出盒外。

每个种虫盒网下均垫一块面积大于网底的胶合板,胶合板上垫一张同等大小的旧报纸,铁丝网与旧报纸间,均匀撒满麸皮,铁丝网上放些颗粒饵料和叶菜。每个种虫盒内养成虫0.1-1千克,每个种虫盒连同垫板纸以一定的角度层垒1.5m左右高。

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30目中孔德可以筛虫粪;60目的小孔筛网,可筛1-2龄幼虫。

孵化盒与幼虫盒的尺寸一样。长60cm,宽40cm,高8cm,塑料盒木质均可,木质虫盒四壁及底面间不得有缝隙,侧壁上缘也应贴胶带,以防幼虫外逃,1-2月龄以上的幼虫应养于木质盒内,以增加空气的通透性,防止水蒸气凝集,孵化盒金额幼虫盒底面不用铁丝网,而是塑料或木质底板,各盒间均以一定角度相互叠至1.5m高,盒堆间留人行道或20cm以上的间隔,以便于管理或通风透气。

3.饲养管理

① 种成虫的饲养管理

控制室温在25-32℃,空气相对湿度65%-70%,室内为黑暗或弱光。羽化后1-3天成虫外翅由白变黄、变黑,活动性由弱变强,此期间可不投喂饲料,羽化后4天成虫开始交配产卵,进入繁殖高峰期,每天早晨应投放适量全价颗粒饲料,如麸皮45%、面粉20%、玉米面6%、鱼粉5%、豆饼24%或麦麸40%、玉米粉40%、豆饼18%饲用维生素0.5%、混合盐1.5%,本配方主要用于饲喂成虫和幼虫;或麦麸75%、鱼粉4%、玉米粉15%、食糖4%、饲用复合维生素0.8%、混合盐1.2%主要用于喂养产卵期的成虫。另加适量的复含水分的叶菜类,每隔2天换一次产卵纸及其上的麸皮。注意的是,精料使用前要消毒晒干备用,新鲜的麦麸也可直接使用,不要把过多的水分带进饲养盒,以防饲料发霉,发霉的饲料最好不要投喂。

成虫繁殖期内,有部分成虫繁殖后死亡,对这种自然死亡的成虫,不必挑出,不久即被活成虫啃食而剩下鞘翅及头部,这样可以弥补或成虫的营养。饲养种成虫时要经常检查种虫盒,及时堵塞种虫盒孔及缝隙,保持胶带的完整与光滑,防止室温过高及天敌的侵入。种成虫产卵2个月后,为提高种虫盒及空间的利用率,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最好将全盒种虫淘汰,以新成虫取代。淘汰的种虫可作为饵料投喂林蛙。为控制种虫室的适宜的温、湿度,在夏季应做好通风降温、降湿工作,还要设置门帘、纱窗,防止苍蝇进入。在成虫室内不能使用化学农药灭蚊、蝇,否则会杀死黄粉虫成虫和幼虫。同样接触过杀虫农药的叶菜类也不能投喂成虫。冬季种成虫应做好保温、增湿工作。

种成虫盒及孵化盒的层叠角度及层叠的高度、数量要根据温、湿度和通风需要而定。

② 孵化期的管理

黄粉虫孵化盒就在成虫室内孵化,管理要点:

1) 放置好孵化盒,充分利用空间,方便管理,利于通风、控温、控湿。

2) 提供最适孵化温度21-27℃及相对湿度65%。

3) 防鼠害、防虫害。

4) 孵化后及时将孵化盒运至幼虫室内,并及时运进新卵盒进行孵化。

③ 幼虫的饲养管理饲养黄粉虫的目的就是获得其幼虫作为林蛙日常的动物性饵料。因此,幼虫的饲养至关重要,在温度20-35℃,空气相对湿度50-70%,投喂麸皮与叶菜的情况下,幼虫期大约120天,为方便于饲养管理起见,将0-1月龄幼虫称为小幼虫;1-2月龄幼虫称为中幼虫,2-4月龄幼虫称为大幼虫,变蛹前的幼虫称为老熟幼虫。

1) 小幼虫的饲养管理

黄粉虫的卵经6-7天孵化后,头部先钻出卵壳,体长约2毫米,它啃食部分卵膜后爬至孵化盒麸皮内,并以麸皮为食,此时应去掉旧报纸,将麸皮连同小幼虫抖入盒内饲养,长到4-5毫米时,体色变淡,停食1-2天便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体白,约2天后又变成淡**,一般每4-6天蜕一次,一个月内通过4个蜕皮逐渐长大成为体长6-10mm,体宽0.6-1mm的中幼虫,该期间饲养管理简单,主要如下:

a. 控制料温在20-32℃,最适料温27-32℃。

b. 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

c. 经常在麸皮表面撒少量叶菜碎片,使其含水量达到20%。当麸皮吃完均变成微球形虫粪时,可适当再撒一些麸皮,当达1月龄时即用80目网过筛,将剩下的中幼虫均匀分到2个幼虫盒中饲养。

值得注意的是,小幼虫消耗虽少,但孵出后立即应供给饲料,否则小幼虫会啃食卵盒刚孵出的幼虫。

2) 中幼虫的饲养管理

1-2月龄的中幼虫生长发育增快,消耗渐多,排粪也增多,通过1个月的饲养管理,中幼虫经5-8次蜕皮,体长可达10-20mm,平均个体重0.07-0.15g,在管理上应做到:

a. 虫群内温度控制在20-32℃,最适温度27-32℃,空气相对湿度65%-70%,室内黑暗或散弱光照。

b. 每天早晚各投喂麸皮、叶菜类碎片一次,投喂量为虫体重的10%左右,或喂麦麸70%,玉米粉25%,大豆4.5%,饲用复合维生素0.5%。实际喂量要看虫体健康,虫日龄,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

c. 每7-10天筛出粪一次,筛孔约40目。

d. 2月龄时筛出粪后将每盒大幼虫分成2份放入大幼虫盒。

3) 大幼虫的饲养管理

蜕皮8次,大约2月龄后的大幼虫,在正常饲养管理下,摄食多,生长发育快,排粪多。当蜕皮13-15次后,即成为老熟幼虫。大幼虫群集厚度为1-1.5cm,不得厚于2cm。稀密度养殖时每盒也可达5000条,老熟幼虫摄食渐少,不久则变为蛹。当老熟幼虫体长达到22-32mm时,体重即达到最大值。这时的老熟幼虫是用于二龄以上林蛙饵料的最佳期。这个时期的管理要点是:

a. 控制料温在20-32℃,最适料温27-32℃。

b. 根据大幼虫实际摄食量充分供给麸皮及叶菜,做到当日投料,当日吃完,粪化率达90%以上。

c. 每5-7日筛粪一次,筛粪同时用风扇吹除蜕皮。

d. 投喂叶菜类含水较多又新鲜,大虫喜食;但含水里又不可能过多,投喂量也不宜过多,否则可导致虫温太湿而使虫沾水死亡。

4) 蛹羽化期的管理

老熟幼虫变蛹后至羽化为成虫前,蛹期为1-2周,蛹期外表看不吃不动,但体内却发生巨大变化,对外界环境条件很敏感,为了保证顺利高质量完成羽化过程,应认真做好蛹期管理工作。

① 提供羽化所需的适宜温度24-32℃和空气相对湿度65%。

②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禁止室内吸烟、喷洒农药和卫生化学药品。

③ 不翻动、不挤压蛹体。

④ 及时取出羽化后的成虫,防止咬伤未羽化的蛹。

⑤ 切实防鼠、蚂蚁、蟋蟀,防漏雨、煤气、火灾。

5) 整个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① 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如果进入室内,必须在门外用生石灰消毒。

② 在黄粉虫生活史中,四变态是重要环节,掌握好每个环节变态时间、形体、特征,就能把握养殖的技术。

③ 饲料要新鲜,糠麸不变质,青菜不腐烂。

④ 在幼虫期,每蜕一次皮,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添加新饲料。在成虫期饲料底部有卵粒和虫粪,容易发霉,要及时换盘。

⑤ 为了加快繁殖生长,对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粉或维生素粉、鱼粉,每天都要喂鲜菜。

⑥ 饲养人员每天都要查看各虫期情况,如发现病虫、死虫应及时清除,防止病菌感染。

⑦ 黄粉虫的养殖要按计划进行,饲养虫量和养殖中国林蛙的数量要衔接,使各龄的幼虫数量都要有完整的记录,才能保证黄粉虫养殖成功。养殖幼蛙10万只,需小幼虫90kg,中幼虫400kg.

⑧ 防除黄粉虫天敌的侵袭。

黄粉虫怎么获得

4.疾病的防治

黄粉虫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很少得病。但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其患病率也逐渐增大。因此,必须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① 软腐病

此病多发生于雨季,因为湿度大、粪便污染,饲料变质,养殖密度大,以及在幼虫清粪及分档过程中用力过度造成虫体受伤。表现为幼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粪便稀清最后排黑便,身体渐渐变软、变黑,病虫排出物会传染其它虫子,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整盒虫子死亡。防治:发现软虫体要及时处理,停放青菜,清理残食,调节室内湿度。用0.25g氯霉素或金霉素与麦麸250g混匀投喂。

② 干枯病

虫体患病后,尾、头部干枯发展到全身干枯而死亡。病因是空气太干燥,饲料过干。防治:在空气干燥季节,及时投喂青料,地面上洒水加湿,设水盆降温。

③ 螨病

螨类对黄粉虫危害很大,造成虫体瘦弱,生长迟缓,孵化率低,繁殖率下降。病因:饲料湿度过大,气温过高,食物带螨。一般7--9月多发生。防治方法:调节好室内空气湿度,夏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食物带螨。饲料要密封贮存,米糠、麦麸最好消毒,待晾干后投喂。一般应用40%三氧杀螨醇1000倍喷洒墙角、饲养箱和饲料。

我养过的!一定要加分哦!

晒干后像花生的黄粉虫将成为欧洲人食物,这种虫有什么特点和食用价值?

(一)种虫养殖黄粉虫最重要的是有种虫,成龄幼虫、蛹、成虫都可做种虫。挑选种虫时要认真除去病虫,使各虫期同步繁殖,达到提纯复壮。买到成龄幼虫后,将其放入盛有麦麸的木盘中喂养,添加新鲜菜。

如买到蛹,每0.5公斤蛹放在一个盛有麦麸的筛盘里,再放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编号上架,等其羽化,注意清除死蛹。再如买到成虫,将其放在盛有饲料的筛盘中,每隔7天,将成虫筛出换盘,筛下的饲料中混有卵,在木盘中,继续上架孵化。经过细心挑选和饲养的各期虫,都可以做种虫繁殖。不过最好还是幼虫做种虫为好,运输也方便。(二)饲料黄粉虫的主要饲料是麦麸子,也可以辅以糠麸子,粉碎的秸秆等(玉米面过细,不透气,不能做黄粉虫饲料,玉米麸也可以),菜类主要是白菜、萝卜、土豆等青叶菜类,用以补充维生素,微量无素及水分的需要。为了提纯复壮种群,加快繁殖生长,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鱼粉等。每0.5公斤黄粉虫在一代周期中可吃掉麦麸子1.5公斤,菜3公斤。(三)设备1、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透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施。饲养房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每20平方的一间房能养300-500盘2、饲养黄粉虫的木盘,制作抽屉状木盘,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50厘米×40厘米×6-8厘米,板厚1.5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筛盘:也是长方形,它要放在木盘中,规格是45厘米×35厘米×6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12目的铁丝网做底,用三合板条钉好。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木,而且是没有异味的,为了防止虫往外爬,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帖好塑料胶条。3、摆放饲养盘用的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制作木架,用方木将木架连起来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倾倒,然生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4、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做底,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做筛盘。30目中孔的可以做1-2个筛子,用来筛大龄虫的虫粪,60目小孔的也可做1-2个筛子,用米筛小龄虫的虫粪。5、饲养房内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之间,低于10℃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8℃以上,虫体发热会烧死。湿度要保持在60-70%之间,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养可以采收取措施越冬,夏季要通风,室内要备有温度计和湿度计。三、黄粉虫养殖的技术按各虫期顺序分别叙述(一)成虫期从长速快,肥壮的老熟幼虫盘中把刚刚变出,健康肥壮的蛹,用手轻拿放入蛹盘内,蛹盘是12目的筛盘,操作步骤是将虫盘均匀放入1厘米厚的麦麸子,然后把12月的筛盘套放在木盘里,然后再均匀的放入1厘米厚的麦麸子,然后放入挑出的蛹,选蛹时切勿用劲捏,不能甩扔,以防蛹体内外受损,目前挑蛹的方法也只是用手捡,不能用镊子、筷子夹。挑蛹要及时,以防被虫咬伤。每个蛹盘放薄薄的一层蛹,蛹不能堆积成厚层,不能挤压,翻动、撞击。挑蛹前要洗,防化学物质接触损害蛹体。将蛹盘送入种虫室,可以横竖交替的撂起来,待其羽化,出成虫开始喂饲的时候再上架,便于管理,蛹羽化的温度控制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好,约6-8天将有90%以上的蛹羽化成成虫。刚羽化的成虫很稚嫩,不大活动,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雄雌成虫群集交尾时一般在暗处,交尾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出。黄粉虫是一生多次交配,多次产卵的昆虫,每只雌成虫一次产卵3-5粒,一粒生产出50-350个卵子,卵的寿命为30-80天。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在产卵期不要随意搅动,发现筛盘底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就可以换盘了。这时将成虫筛卵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拨出死虫,添加饲料,3-7天换一次卵盘。 因为产卵期的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添加麦麸子和菜,也可增加点鱼粉,若营养不足,成虫间会互相咬杀,造成损失。控制室温25℃-30℃,空气相对湿度60℃-70℃,室内暗光,弱光为好,开始成虫外翅由白、软,渐变黄至黑硬,由弱变强,此期间可以不喂饲。成虫繁殖期内,有部分成虫繁殖后死亡,属自然死亡,一段时间被活虫咬成空壳一大部分死成虫时用簸箕拨出死虫。成虫期要防成虫逃外,要经常检查,找出逃跑原因。如果逃出来与卵接触,会把产出的卵吃掉,损失严重。同时防止高温及天敌。室温高于35℃时成虫产卵明显下降,烦燥不安。为了提高利用率,孵化率和成活率,也可以将产卵盛期过后,死虫太多,产卵量少的成虫,全盘淘汰,作为饵料喂饲。要控制好种虫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夏季通风,降温。冬季保温增温,增湿,室内温度低于15℃,产卵极少。低于10℃,成虫不大活动,低于0℃冻死。冬季空气相对湿度低,对成虫成活,繁殖影响很大,增湿,保湿是重要环节。(二)卵孵化期成虫产卵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将换下盛有卵的木盘上架或横竖相交的撂起来自然孵化,即可自然孵化出幼虫,要注意观察,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伤害正在孵化中心的幼虫,在成虫室内同等条件下有一周多的时间就能出虫,当饲料表面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经诞生了。(三)幼虫期卵孵化到幼虫化蛹前这段时间称为幼虫期,而各龄幼虫都是中国林蛙最好的饲料,目前,饲养黄粉虫的目的也是获得大龄的幼虫作为特种养殖的饵料。因此,幼虫的管理至关重要。在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50%-60%,投喂麦麸子和菜类,幼虫期大约100天左右(80-180天)。黄粉虫的卵经过7-9天孵化后,头部先钻出卵壳,体长约2厘米。它啃食部分卵壳后爬至孵化盘的麸子内,以麸皮为食。长到4-5毫米时,体色变淡黄,停食1-2天,便进行第一次蜕皮,蜕皮后体白,约2天又变淡**,以后8-10天蜕一次皮,逐渐长大,每蜕一次皮为一龄,2龄的小虫平均体重约0.03-0.05克。在正常管理下,每盘要保证10万条,小虫虽然耗料少,也要满足,以免食卵或小幼虫,经常在麸皮表面撒碎菜叶,也可适量喷雾在麸皮表面点葡萄糖粉水等,调点湿度,最适的料温是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65%左右。当麸皮吃完后,均变为微小颗粒的虫粪,在虫粪积的多的时候,要把粪筛掉,用60目的筛子筛,筛后添加新麸子和菜正常喂饲,如果虫量多,可以一盘分二盘。注意的是,当虫量大时,因虫运动发热,使料温增高,如果室内气温度是30℃,那么盘内的料温很可能36℃-38℃,幼虫会因高温死亡。幼虫在3-4龄的时候生长发育增快,耗料增多,排粪也增多,体长有10-20毫米,体宽约1毫米-2毫米,平均个体重约0.07克-0.15克。这个时期好管理,每天喂养麸子和菜叶,这个时间麦麸子和菜类的日投喂量为幼虫体重的10%左右,也要根据环境条件灵活掌握。这个时间的粪要保证10-15天筛一次,用30目的筛子筛。然后添加新饲料,如果虫量大,也要注意筛虫的同时分盘。经过2-3个月的正常管理成为大龄幼虫,此时摄食多,生长发育快,排粪也多,当幼虫体长达22毫米-32毫米时,体重为最大值(0.15-0.20克)这时的老幼虫也是用于作活饵料的最佳时期。搞好大龄幼虫期的饲养管理,对获得大量优质虫体及蛹来说。也十分关健。

这个时间每天喂麸皮、青菜,投菜不能太湿,投量不能太多,如果虫盘过湿,使虫沾水死亡发热。如果大龄幼虫逐渐变蛹,应挑出留种,以避免幼虫啃食蛹体。同时注意幼虫外逃。(四)蛹期幼虫在饲料表层化蛹,在化蛹前大龄幼虫爬到饲料表层,静卧后虫体慢慢伸缩,在蜕最后一次皮过程中完成化蛹,化蛹可在几秒钟之内结束。在蛹期从表面看,不食不动,但体内却的器官却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对外界环境条件也很敏感,要保持适宜的温度25℃-30℃,空气相对湿度65%,保证卫生,禁止吸烟,农药、化学药品。不翻动不挤压蛹体。及时挑蛹,以免被幼虫咬伤。化成成虫及时喂食,以免成虫咬伤未羽化的蛹。在蛹期要防鼠、防蚂蚁等害虫。有的蛹在化蛹过程中受病毒感染,化蛹后成为死蛹,因此要经常检查,发现这种情况用0.3×10ˉ6漂白粉溶液喷雾空间以消毒灭菌,同时将死蛹及时挑出处理掉。四、疾病防治1、软腐病此病多发于雨季。发病后幼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粪便稀清,最后变黑而死亡,发病原因是室内空气潮湿,放养密度过大,清粪,运输时用力过大造成虫体受伤。发现软虫体,死虫要及时取出,停放青料,清理残食,调节室内湿度。用0.25克氯毒素或金霉素与麦麸子250克拌匀投喂。2、干枯病虫体患病后,尾、头部干枯发展到全身干枯而死亡。病因是空气太干燥,饲料过干。尤其冬季生炉子,空气干,严重。蛹是最怕干的,湿度小,蛹极易死亡。防治办法是空气干燥季节及时的投喂青菜,在地面洒水,蒸气,设水盆降温增湿。麸子的难题,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黄粉虫吃什么长的快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糠虫、黄粉虫,原产于美国。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和拟步甲。分布于全国各地,是重要的仓储昆虫。中国最早是由北京动物园从前苏联引进的。为了培育出适合我国育种的品种,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进行了远缘杂交,最终培育出适应性强、繁殖快、食性广、活动性好的优良品种。黄粉虫已成为我国人工养殖最理想的饲料昆虫。

黄粉虫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多汁软体动物。黄粉虫幼虫含粗蛋白51%,脂肪29%。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6种氨基酸。每100g干产品中氨基酸含量高达874.9mg,其各种营养成分在各类饲料中居首位。经测定,1公斤黄粉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5公斤麦麸、20公斤混合饲料和1000公斤绿色饲料,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黄粉虫市场前景广阔。黄粉虫可直接作为食肉动物的高蛋白鲜饲料。用于养殖青蛙、甲鱼、蝎子、蜈蚣、蚂蚁、优质鱼类、观鸟、药用动物、珍贵毛皮动物和珍稀畜禽。它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抗逆能力,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产量效益。用3~6%的鲜虫代替等量的国产鱼粉饲喂肉鸡,增重率可提高13%,饲料报酬可提高23%。用黄粉虫饲养中国林蛙。两年销售,商品好,效率高。是中国林蛙人工繁殖的主要饲料。此外,黄粉虫也是观赏鸟类的良好诱饵。渔具店和花鸟市场供不应求。用黄粉虫捕鱼比蚯蚓、蛆和麸皮饼好。黄粉虫活动性好,大小适宜,易吸引鱼类摄食,吞咽率高。用黄粉虫饲喂禽类,身体清洁,营养丰富,禽类喜食,易于保存,使用者贮存时间长。黄粉虫幼虫长到3~8龄时停止取食,幼虫能忍受6个月以上的饥饿。

黄粉虫的经济报酬是多少?黄粉虫的饲料主要是麦麸、麸皮、稻草粉等,以满足蛋白质的需要;其次是蔬菜、白菜、萝卜、羽衣甘蓝、马铃薯、果皮等,以满足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分的需要;第三是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鱼粉等,用于黄粉虫的净化和复壮人口,以加速繁殖。黄粉虫成虫和幼虫都吃同一种饲料。每公斤黄粉虫,一个世代周期只使用3公斤麦麸和6公斤蔬菜。费用只有3-4元。目前市场上黄粉虫的最低价格是10元。有的地方每公斤30—40元,每平方米的年产出空间可达300公斤。

黄粉虫用途有哪些

黄粉虫的食物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主要是麦麸,还有米糠、树叶、野草等。

2、采用配合饲料营养更完善,生产效果较好。

配料如下:麦麸45%,米糠45%,鱼粉10%,或以麦麸为主,喂中添加少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B。

3、人工饲养黄粉虫一般以粗片麦麸作主食,每隔一天辅助多种蔬菜、瓜果皮(以白菜、苞菜、南瓜、黄瓜、西瓜皮为最好)。

4、喂幼虫的配方:

麦麸 40%、玉米粉24%、大豆粉5%、食盐0.5%、饲用复合维生素0.5%、虫粪沙30%、添加剂。

5、喂成虫的配方:

麦麸 45%、玉米粉35%、豆饼18%、食盐1.5%、饲用复合维生素0.5%、添加剂。

6、喂产卵成虫的配方:

麦麸 75%、鱼粉5%、玉米粉15%、食糖3%、食盐1.2%、饲用复合维生素0.8%、添加剂。

7、喂繁殖育种成虫的配方:

纯麦粉(质量较差的麦子或麦芽等磨成的粉) 95%、食糖2%、蜂王浆0.2%、食盐2.4%、饲用复合维生素0.4%、添加剂。

黄粉虫有什么营养价值

黄粉虫的用途为补充营养、美容养颜、调节血脂

黄粉虫为鞘翅目拟步行科粉甲属类昆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可直接作为饲养蛙、鳖等动物的饲料,也可以加工为食品、保健品,具有补充营养、美容养颜、调节血脂等功效

1、补充营养:黄粉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等成分,具有补充营养的功效,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促进身体发育,适合营养不良的人食用。

2、美容养颜:黄粉虫含有甲壳素,不仅可以修复细胞,还可以抗氧化,其含有的β-葡聚糖还有保湿作用,适量食用黄粉虫,能提高皮肤的抗皱能力,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3、调节血脂:黄粉虫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适合血脂异常的患者食用。

如何获取并养殖蛋白虫

问题一:黄粉虫对人体有什么营养价值? 黄粉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蛋白质的含量大大高于鸡蛋、牛肉、羊肉等常规动物性食品,且有易于消化吸收,是优良的蛋白食品。黄粉虫也是口感好、风味独特、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一储食品昆虫。可以烘烤、煎炸、加工成具有果仁味的蛋白饮品、精制蛋白粉、酒精饮品等多种形式的食品。

黄粉虫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所含氨基酸的种类齐全;黄粉虫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24.1%;黄粉虫的矿质元素含量也很丰富,除钾、钙、镁、磷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的动物食品外,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也远远高于一般动物食品,特别是通过黄粉虫的生物富积作用使锌、硒等元素的含量大大增加,从而使黄粉虫具有更高的保健价值

黄粉虫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种特形态变化

食用的主要是黄粉虫蛹,吃起来什么味我也不知道,我只养过,有感情,不舍得吃,最后都放生了,呵呵。

问题二:黄粉虫的营养需要有哪些 黄粉虫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靠营养物质维持的,营养物质又称营养素,营养素通常是以摄取食物的方式获得,黄粉虫食用食物并在体内消化和吸收之后,其中的营养素才能被利用。目前已知的40多种营养素大体可归纳为六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营养素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产生热能,提供给黄粉虫热量,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②帮助黄粉虫生长发育,并可构造身体各部分,如水、无机盐、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③能调节黄粉虫必需的生理机制,如水、维生素、无机盐、脂肪、蛋白质。目前,我国尚未对黄粉虫的营养和伺料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针对这些营养素是怎样影响黄粉虫,以及黄粉虫需要的营养素是多少等还没有研究得像畜禽那么清楚,就是说还不知道黄粉虫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所给的伺料是否能使黄粉虫健康,快快长大,繁殖更多的后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单独提供黄粉虫所需的全部营养素,而且不同的虫期、不同的虫龄、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养殖目的,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所不同,因此,适宜的食物必须由多种食物构成,才能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经多年试验证明,养殖黄粉虫与其他养殖业一样需要复合词料,在麦麸玉米的基础上适量加入高蛋白质词料,如豆粉、鱼粉及少量的复合维生素等。因此在黄粉虫养殖中,不论是幼虫还是成虫,一定要给予复合词料,不可单喂一种词料。实践证明:复合伺料饲养效果很好,能大大促进黄粉虫幼虫的生长发育,30天的饲养,复合饲料饲养的幼虫增重为纯麦麸饲养的两倍。若长期伺喂一种词料,不论这种饲料营养有多高,也会导致黄粉虫发生厌食或少食、营养不良、恹懒少动、多病和死亡率增高等现象;成虫产卵量明显减少或提前结束产卵期;幼虫生长缓慢、体色变黯、个体变小或大小不均衡,影响产品质量。有的养殖户因长期单喂青菜,将黄粉虫变成了“菜青虫”,结果发生了大面积死亡现象。因此食物要多样性。在喂养中,使用混合词料生长较快,喂单一词料时生长较慢,还会导致品种退化。

问题三:养殖黄粉虫有什么用途? 黄粉虫可用于科学研究生物、生物教学中,如昆虫生理生化、生物解剖及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试验材料,是农药药效检测与毒性试验的良好材料,更为普遍和重要的是作为民间观赏禽鸟、养蝎业等特种经济动物的活体动物蛋白饵料。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有效促进了林蛙、蛤蚧、鳖、鳝鱼、蜗牛、壁虎和蛇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业的发展。在商业上,黄粉虫具有以下用途:(1)、原形食品 直接用黄粉虫幼虫、蛹烹制成各种菜肴或膨化加工成小食品等。(2)、深加工食品 经提取、发酵、酿造等加工工艺,将黄粉虫加工酱油、氨基酸口服液、营养保健酒等功能食品;也可精制成蛋白粉、营养调味粉等食品添加剂。(3)、畜禽饲料 用作特种动物养殖的饵料,如饲养蝎子、林蛙、蛇、黄鳝、珍禽和观赏动物等;替代鱼骨粉、肉骨粉作畜禽蛋白质饲料。(4)、其它 黄粉虫油脂可制备降低血液胆固醇的药物、人造奶油、表面活性剂中间体等,也可用于制作肥皂、太古油及增塑剂等;虫蜕、成虫壳可用于提取甲壳素、生产壳聚糖;虫粪可作高校生物有机肥、诱食剂、高效化肥等。随着昆虫蛋白质、脂肪及生物多糖(几丁质及其衍生物)提取、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黄粉虫资源的用途范围将进一步扩大。4、国外对黄粉虫开发利用的情况如何? 黄粉虫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国外许多国家都在开展,如法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先后开展对黄粉虫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研究内容包括人工饲料、人工生产饲养技术、食用、药用及保健功能的探索等,尤其是对黄粉虫酶系生化生理的研究较多。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黄粉虫蛋白质可以作为寒冷地区饮料、药品、车用水箱及工业用防冻液和抗结冰剂。也可以黄粉虫为原料,提取生化活性物质,作为特殊食品,如干扰素等;将黄粉虫加工成莱肴;以黄粉虫为原料制作药品和保健品;将黄粉虫资源物质分离纯化,研制成各种生化制品,如以几丁质(甲壳素、壳聚糖)为原料的产品――果蔬增产催熟剂、美容化妆品、保健品等。 5、国内对黄粉虫开发利用的情况如何? 国内对黄粉虫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经历了小规模散养和工厂化生产、加工、利用两个阶段,目前正向深加工、广应用阶段发展。20世纪50年代,黄粉虫主要用作药用动物及珍禽的活体饲料,也用于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 20世纪70年代,黄粉虫人工养殖逐渐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黄粉虫作为活体饲料,进一步得到社会的重视,但规模小、分布狭窄、产量低、利用率不高;近年来,黄粉虫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发展很快。由于保健品及“绿色”骨粉、鱼粉和饲料市场的发展,对黄粉虫的开发利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黄粉虫的养殖已经遍及全国。山东农业大学黄粉虫资源利用研究课题组,组织了昆虫学、生物化学、组织生理、营养、饲料等方面的有关专家对黄粉虫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利用开发。在搜集种质资源、分离纯化培育成功两个新品种和一个杂交种的基础上,进行与近缘种的种间杂交和辐射育种,获得了遗传物质整合性更好的种质。在产业化研究中,系统测试了黄粉虫各种不同虫态的蛋白质、脂肪、几丁质(甲壳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昆虫源蛋白、几丁质、壳聚糖在医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纺织品或农林果蔬增产剂等制造业中具有的诸多用途前景作了探讨,昆虫蛋白可以用于生产食品、氨基酸生物肥、天然蛋白丝等,昆虫油脂应用于食用、饲用、医用、工业用生物柴油等,虫粪沙作为饲料、生物有机肥的菌体吸附剂等。 目前, *** 和有关专业技术部门高度重视昆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产业化问题。通过有效推进黄粉虫资源的产业化进程,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相关开发机构为依托,以关于黄粉虫养殖与开发研究的一系列成......&gt&gt

问题四:黄粉虫吃了后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为多汁软体动物,蛋白质含量高达50%~60%,脂肪含量达30%,并含有多种矿物质以及动物生长所需的16种氨基酸,其营养成分居各类饲料之首,是饲养家禽及甲鱼、乌龟、罗非鱼、娃娃鱼、鳗鱼、黄鳝、蛙类、蝎子、蜈蚣、蛇类、鸟类等特种经济动物的优质饲料。据测定,1公斤黄粉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5公斤麸皮、20公斤混合饲料和1000公斤青饲料,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据报道,用黄粉虫饲喂牛蛙及禽类幼体,成活率达95%以上,肉禽增重率提高20%,蛋禽产蛋率提高20%以上;用黄粉虫喂养甲鱼,饲养周期可缩短半年以上,喂养全蝎等野生药用动订,其繁殖率可提高2倍。

问题五:人吃面包虫什么营养? 黄粉虫,喜食面包,因而又叫面包虫。

其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荷尔蒙、钙与磷,是养殖牛蛙、鳖、龟、虾等的理想饵料。

雌虫短小而圆,雄虫体长而硕大。刚生下来的面包虫卵极为细小,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等长至0.1―0.2厘米时,可用肉眼看见它们蠕动的模样。幼虫在春、秋季成长快速,至蛹化为止,需经过4―5次脱皮。

问题六:面包虫干有营养吗? 除了蛋白质没什么营养,角质又多,鱼无法消化会排泄出来,到时候缸里碎皮到处飞严重影响美观 你不如用虾干喂,营养全面又不会脏水,也不贵

问题七:黄粉虫能吃怎么吃有营养.对身体有害吗 你好,吃黄粉虫对人没有客的。黄粉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蛋白质的含量大大高于鸡蛋、牛肉、羊肉等常规动物性食品,且有易于消化吸收,是优良的蛋白食品。黄粉虫也是口感好、风味独特、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一种食品昆虫。可以烘烤、煎炸、加工成具有果仁味的蛋白饮品、精制蛋白粉、酒精饮品等多种形式的食品。

问题八:面包虫吃什么最有营养? 黄粉虫,喜食面包,因而又叫面包虫。面包虫幼虫营养其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动物蛋白饲料之王”。其蛋白质含量为47%,脂肪含量为23%,碳水化合物为23%,还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2、E、核黄素、不饱和脂肪等极为丰富,可谓是饲养观赏鱼的理想饵料之一。

雌虫短小而圆,雄虫体长而硕大。刚生下来的面包虫卵极为细小,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等长至0.1―0.2厘米时,可用肉眼看见它们蠕动的模样。幼虫在春、秋季成长快速,至蛹化为止,需经过4―5次脱皮。

[编辑本段]【饲养】

面包虫的整个生活史为4个月左右,饲养方法也比较简单:将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干净,加厚度10厘米左右的麸皮,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上面再撒一些面粉或玉米粉,盖上几片菜叶或菜片,南瓜、西葫芦、黄瓜、大白菜、圆白菜、小白菜等均可。这些菜叶既可供面包虫食用,有能增加湿度。然后将盆放置在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一般为22~25℃,湿度为50%~60%。面包虫从卵孵出到成体要经过6~7次的蜕皮,大约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变成成虫(黑壳虫)。平均体长22毫米,体宽3.5毫米,平均体重0.2克,个别的体重可达0.25克。变蛹后蛹长17毫米,体宽4毫米,平均体重0.1克。面面包虫成虫包虫的变蛹过程是先从头裂开一小口,尾部开始蠕动,皮慢慢从头顶往后蜕,经5~10分钟就可全部蜕完。蛹全身为乳白色,经5~6个小时以后变为深**,再经过3~5天蛹开始变成成虫(黑壳虫)。成虫经过交配,2~3天后就开始产卵,这期间可在盆内放入一些叶菜,一方面可以供面包虫采食,另一方面可让成虫产卵于叶菜上。卵为乳白色,像小米粒一样大小。注意剩余的叶菜不能扔掉,以免将虫卵同时扔掉。卵经过9~10天孵出幼虫,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幼虫在麦麸中蠕动。这时可把干菜叶拿出,在麦麸上再盖一层新鲜菜叶和面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虫食用,幼虫便会很快长起来。在面包虫的繁育中,应挑选个体大的蛹留种,单放一个盆中作为产卵用。这样的幼虫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在更换虫屎时也不会将虫卵筛出。喂鸟时可先将个体大的挑出来喂。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再继续繁殖。大小不同的面包虫应分别饲养。一盆面包虫喂完后,要再进行繁殖时,应将旧盆清洗干净再用。在面包虫的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麦麸是否吃完,如已吃完可用筛子把虫子筛出,更换新的麸皮。盆内麸皮变黑后可撒上少许新鲜的鼓皮和面粉、玉米粉等。要经常更换新菜叶,每次不要放得大多。供虫食用的新菜叶应增加湿度,但不宜放得大多,以免饲料变质发霉。面包虫在养殖过程中,每隔两三代就应引进一些新的、个体较大的种源,以免由于近亲繁殖使虫子的体形体质越变越差。

[编辑本段]【疾病】

面包虫抗病力强,但如管理不当或环境突变也会出现疾病,以干枯病、软腐病较为常见:1、干枯病:此病多发于高温干燥的夏季,病虫从头到尾干枯,体色变黑。防治方法:多投喂一些青菜;2、软腐病:此病多发于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饲料发霉变质,虫体受伤被细菌感染而引起。病虫行动迟缓,体变黑变软,腐烂死亡。防治方法:保持盒(箱)通风干燥,减少或停喂青饲料,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清理残饵及粪便,及时隔离病虫,保持合理的密度。

面包虫的成虫不会变成飞虫,白的是刚蜕皮的k虫,是长大的过程

[编辑本段]【过程与使用】

1、面包虫由于生活在粮仓中,经过长期的退化,羽化了的成虫是不会飞的,只是可以爬(爬行本领也不太大,普通的颜料盆就爬不出来),可以产卵,一般把卵产在菜叶上,如果下面辅纸,也可以产在纸上。再把卵放进新的饲料中,就可以孵化出幼虫。即......&gt&gt

问题九:大麦虫和超级黄粉虫有什么区别哪个营养高好养活 你好朋友~ 呵呵~你所问的问题本身就矛盾~超级黄粉虫就是大麦虫,因为超级黄粉虫是激素催的,所以比黄粉虫的个体要大许多,正常的黄粉虫幼虫可以在4公分左右,而超级黄粉虫也就是大麦虫可以长到6~8公分,外壳比较硬。但价格也贵许多~建议你在没有用途和市场的情况下,不要养殖这些东西,需谨慎。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

问题十:黄粉虫吃什么食物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 1.乳、油、蛋类饲料 动物的油、乳、蛋,在组合配制植物性饲料时,是不可缺少的添加料,不但增加组合饲料的营养成分,而且还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1)动物乳汁类。通常使用的有营养全面、适口性较好的牛乳和羊乳两种。这类饲料可作为一龄蝎与体质较弱蝎的滋补性饲料,一般均采用拌合肉粉或馒头花、馍屑的方法饲喂。 (2)动物油类。一般使用的动物油有牛油、羊油、猪油和鸡油等。在组合植物性饲料时,这类饲料是配组的重要成分之一,多用于二龄蝎或进行食性驯化时配合使用。通常采用烤化后拌合其他饲料的方法饲喂。 (3)蛋类饲料。家禽蛋和鸟类蛋,不但来源丰实,而且营养价值很高,适口性亦佳。可以用鲜蛋打汁合肉粉或其他植物性饲料。还可以将鲜蛋煮熟后取出蛋黄使之干燥,然后加工为纯蛋黄粉贮 备,以便配合其他饲料时使用。以上确是各龄蝎的上等食物。 东亚钳蝎的植物性饲料主要有谷物类、糠麸 2.植物性饲料类、油粕类等饲料。这些饲料如不经处理,单一投放时,在一般情况下人工养殖的蝎均表现为拒食。所以在使用这类饲料之前,必须进行蒸、炒或其他处理方法。 经过处理的植物性饲料,还应配合适量的肉粉或油、乳、蛋类饲料(称组合饲料)拌合均匀分置在食盘上饲喂。根据较通用的植物性饲料处理方法,主要有: (1)蒸。适用于谷物类饲料。先将谷物磨粉,经发酵后蒸熟,再捏碎以供组合其他饲料。 (2)炒。适用于糠麸类饲料。先将料放在铁锅内,用小火炒熟,然后组合其他饲料。 (3)制粉综合处理。适用于饲草类饲料。先将苜蓿叶或槐叶晒干制成粉,经发酵后用蒸法处理,然后组合其它饲料。 组合性饲料的适口性虽然有所改善, 3.辅助性饲料添加剂 但毕竟不及肉食类饲料的适口性好,故采食量均不大。因此,必须在组合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剂,来增进组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改善适口性。 (1)维生素添加剂。按每公斤组合饲料加入维生素B1 1克,B2 2克,D3 3克,多维葡萄糖3克即可。 (2)矿物质调节剂。按每千克组合饲料加入硫酸锌0.5克、硫酸钠(又叫芒硝)0.5克、磷酸二氢钙1克,磷酸二氢钾0.5克、碳酸氢铵1克、食盐0.5~1克即可。[1]

1、幼虫的繁育技术

幼虫生长期一般为120~180天,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为90~120天,平均生长期为100天,一般蜕皮10~15次。幼虫初期生长很快,2~3周可达5~10毫米长,4~5周便可达50~60毫米长。幼虫饲养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

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这样对后期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有的老龄幼虫在蛹前期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时间一致。饲养过程中要根据虫体密度及生长速度及时分箱饲养,以免相互残杀。夏季气温高,空气干燥时,需少量多次投放菜叶、瓜果等,以保证饲养盆内的湿度。

2、蛹的繁育技术

蛋白虫具有比黄粉虫更强的互相残伤取食的习性,因此需将化蛹的幼虫(不爱活动、蜷缩、皮肤光泽度差)挑出单独放在一个饲养盆中;也可将每个要化蛹的幼虫单独饲养,使之更快地化蛹。挑出的蛹可按不同日龄分别放在撒有1厘米厚粗麸皮的不同羽化箱里羽化,放蛹厚度以铺平1~2层为宜,过厚会引起蛹窒息死亡。

放蛹后每天要检查,随时除去变黑、变红和软化的死蛹,以防止蛹感染病毒。蛹的羽化适宜温度为25~30℃,湿度为65%~75%。在20℃以上时,经过6~7天后就羽化为成虫,羽化过程中要及时挑除死虫、伤残虫和羽化皮。对羽化后的成虫,在虫体体色变成黑褐色之前,就要转到成虫产卵箱饲养。

3、成虫的繁育技术

成虫阶段为大麦虫的繁殖期,饲养成虫的目的是使其产大量的虫卵。雌、雄成虫的投放比例为1:1。

成虫饲养密度为1000~1200只/m²。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蛹羽化为成虫后两个月内是大麦虫产卵盛期,要注意加强营养和管理,每天喂养1~2次。

先均匀撤上厚约1厘米的麸皮或混合饲料,再撒上拌有碎青菜的麦麸,以提供水分和补充维生素,随吃随放,保持新鲜,切忌过量,以免湿度过大、瓜菜腐烂、麸皮受潮霉变,致使成虫生病,降低产卵量。

4、卵的繁育技术

蛋白虫卵主要利用产卵筛收集。在饲养盆上先放自纸,白纸上撒一薄层麸皮,再放置产卵筛。成虫有向下产卵的习性,产卵时产卵管穿过铁纱网孔,将卵产到纸上或纸与网问的饲料中。接卵纸一般每三天更换1次,产卵盛期或产卵适温季节最好每天更换1次,次序是先换接卵纸,再添加饲料。

成虫产卵盛期后,部分雌成虫逐渐衰老死亡,剩余的雌成虫产卵量也显著下降,所以应适时淘汰,以免浪费饲料、人工和占用产卵盒。换接卵纸时,要将同一天收集的纸叠放在同一个幼虫盒(孵化箱)内,让卵自然孵化,7~10天即可全部孵出幼虫,然后将接卵纸逐一抽出抖掉幼虫,让其在孵化箱继续生长发育。

扩展资料

该小型蠕虫属 于 一种底栖性水生寡毛类,有时候还可进行短暂漂浮或者附着生活,可以附着在水中杂物甚至鱼体的表面。根据梁鹏、黄霞等的研究,该虫在富营养化的生活污水和池塘中常见,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里也可发现,它属于杂食性,主要摄食污泥中和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细菌等。

通过每天24h连续取样连续观察的方法,每隔1h从水族箱里取样一次,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蛋白虫的繁殖和生长变化过程。研究证明,红斑顠体虫的繁殖方式主要为无性的断裂生殖(裂体生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麦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