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技术黄鳝怎么养
- 养殖问答
- 2023-05-19 08:21:28
- 761阅读
养殖黄鳝是许多人都喜欢尝试的一项事业,因为黄鳝美味可口,而且针对性很大,不管是市场需求还是价值,都很吸引人。但是,黄鳝养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注意很多细节,严格控制养殖环境,保证养殖效果。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黄鳝养殖的技术,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养殖项目。
1. 水质控制
水质控制是黄鳝养殖的一项重要环节。因为黄鳝生活在水中,所以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它们的生长和发展。我们需要定期检测养殖池水质,严格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等化学指标,保证养殖池水质稳定且充满养分。此外,加强换水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保证养殖环境充满新鲜空气,保持水质清新。
2. 饲料配方
黄鳝的饲料很重要,因为它是黄鳝健康成长的基础。在配方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黄鳝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它们的不同需求。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水温,选择合适的饲料。在饲喂时,我们需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尽量避免浪费。
3. 养殖场设计
黄鳝养殖场的设计也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黄鳝的成长和健康。在养殖场建设时,我们需要考虑养殖池大小、水流循环、饲料投放等因素,为黄鳝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养殖环境。同时,我们也需要定期检查养殖池设备的运转情况,保证养殖场设备的正常使用。
4. 疾病预防
黄鳝养殖中,疾病预防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合理使用药物,以预防和治疗黄鳝生病,并定期检查黄鳝的身体状况。此外,我们还可以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避免病菌和病毒的传播,养殖场的卫生很重要。
尽管黄鳝养殖有很多注意点,但养殖黄鳝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事业。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我们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黄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并创造经济价值。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让大家对黄鳝养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黄鳝的养殖方法
黄鳝的养殖方法:场地选择、饲喂管理、病害防治。
1、场地选择
养殖黄鳝要选择土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场地,并使用水泥建造池塘,池塘深度保持在1米左右,单个池塘的面积控制在15平方米以内即可,而且池塘最好建造为长方形,便于管理。
2、饲喂管理
养殖黄鳝的过程中,可以每隔2-3天喂食一次,喂食时间在每天的早上,饲料以水蚯蚓、蝴魁、幼蛙、鱼虾、摇蚊幼虫等为主,或者提供人工配制饲料,而且在水温低于5度后,要停止喂食。
3、病害防治
黄鳝在生长期间如果食用腐败的饵料或者长期挨饿后突然过度饮食,就会导致消化道感染细菌,出现肠炎病,因此在养殖期间要选择干净、无霉变的饲料,而且要定时为黄鳝喂食,严格控制喂食量。
黄鳝的养殖注意事项:
一般黄鳝苗进苗的时间在6-7月。刚刚经过运输的鳝鱼体质本就不算好,应激性很大,这样的鳝鱼运输回来放到池塘里,很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引起死亡,造成损失。所以放苗一定要选择连续3~5个晴朗、无北风的天气。
一般来说,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鱼类,并且要求饲料鲜活,不食腐烂性动物性饲料。就人工养殖来说,黄鳝的饲料应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
怎么养黄鳝我想搞养殖黄鳝不知怎么养
黄鳝的养殖方法如下:
1.建造鳗鱼池。
黄鳝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一些废弃的不适合养殖其他鱼类的水体和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的水坑、池塘可以作为黄鳝池塘。也可以选择一个水、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建一个养鳗池。黄鳝池塘最好是从东到西呈长方形,深度在1m左右。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20~50m2。
2.鳗鱼苗的选择和放养
目前养殖的鳗鲡苗种必须无伤、无病、健康、体表光滑、色泽金黄。一般选择每公斤80条左右的鳗苗。如果鳗鱼苗太小,会影响它们的摄食量和增重,所以当年无法收获。放养的鳗鱼苗必须规格整齐,大小一致。

3.人工诱饵
黄鳝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方便我们观察鳗鱼的进食情况,清理残留的饵料。饵料必须是新鲜的,每天的投喂量是鳗鱼体重的6%左右。投喂时应根据前一天鳗鱼的进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投喂后稍有剩余为宜。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1385343fbf2b2112c0423ddd88065380cd78e7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黄鳝怎么养黄鳝的饲养方法
黄鳝属底栖鱼类,适应性强,较耐低氧,多栖息于稻田、池塘、沟渠、湖泊的底层泥土中,昼伏夜出,夜间活动觅食。适宜水温在15~28℃,当水温低于10℃以下或高于30℃以上,则停止摄食、潜入洞穴越冬或度夏。黄鳝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摄食鲜活水陆生昆虫及幼虫,也捕食蝌蚪、幼蛙、小鱼、小虾及贝类,兼食一些植物性饲料,如浮萍,菜屑人工饲养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颗料饲料。黄鳝贪食,在夏季活动频繁时,日食量约占体重的1/7。黄鳝耐饥饿,当饵料缺乏时,黄鳝会同类相残。黄鳝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滋补品,目前市场看好,供不应求,现将人工养殖黄鳝的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1、选种人工养殖黄鳝苗种有两大来源,即人工繁殖和采集野生,无论哪种来源,选择苗种先要区别类型,后要鉴别优劣。
1.1 区别类型:区别黄鳝苗种类型,主要是看体色斑点,优质苗种鳝体**或略带金**,且其中有较大的黑褐色斑点。生长速度快,增重倍数可达5~6倍,产量和效益较高中等苗种鳝体呈青**,杂斑较小,生长速度一般,增重可达3~4倍,适宜普通粗放养殖劣质苗种,鳝体呈灰色或青灰色,杂斑不太明显,生长速度慢,增重仅1~2倍,其产量和效益更低,不宜人工养殖。
1.2 鉴别优劣:鉴别黄鳝苗种优劣要进行两看:一看捕捉方式凡笼张和网捕的苗种可以选购凡钩钓、电捕、药毒的苗种均不能采集。二看带水活动游动自如,体表光亮,无红血斑,粘液适度,手捉有力为健康苗种否则,游动滞缓,体无光泽,有红血斑,粘液脱落,手捉无力,多为弱鳝或病鳝。
2、消毒鳝池:苗种放养前要清池消毒,每立方米水可用生石灰180~225g,7~8天后方可投放苗种苗种在放养前要进行消毒,用3%~4%盐水浸泡5~10分钟(气温低时间长些,气温高时间短些),浸泡后用清水冲洗方可入池饲养。
3、水质黄鳝喜生活在较为清净的水中,pH为7.6~8.5,池底要有一定的淤泥层,以静水或微流水水体为好,池中适当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每隔3~5天换1次水,夏季高温每2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1/2微流水则不必换水,流速控制在0.2m/秒以内,进水与池水温差不得超过3℃。黄鳝对水质要求严格,凡酸性土壤、肥水或腐败的水质,均不宜养殖。黄鳝在自然水域中不易生病,如水质偏酸、过肥,极易诱发病害,甚至会大批死亡。
4、驯食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性较为严格,一经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难以改变。因此,在饲养初期,必须在短期内做好驯食工作。第1次驯食,即投喂混合饵料,主要饵料中加入蚯蚓、蝇蛆、麦麸、米饭、菜屑。苗种入池第3天开始驯食,驯食的第1天投饲量为放养体重的1%~2%,第2~3天根据摄食情况酌情增减如果摄食正常,以后逐天按1%左右增加,直到混合饵料完全代替原饵料,并达到正常摄食。(第1次驯食是苗种期过渡饵料)。第2次驯食,即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颗粒饵料。第1天投饲20%,如果摄食正常,以后逐天按20%比例递增投饲量,5天后,就可全部代替原饵料。(第2次驯食是幼、成体期广谱饵料)。
5、防病黄鳝在人工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常见病有:
5.1 肠炎病 症状:主要看肛门颜色,肛门呈灰色为正常肛门呈淡红、充血、紫红、外翻、为病鳝有时鳃部出血,提起尾部,口流血水,表现拒食,属于细菌性感染,病程较短,死亡率高,防治:①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25g,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7天②口服十滴水20ml或硫胺胍10g或呋喃西林20g③每100kg黄鳝用氯霉素20g连喂3天。
5.2 出血病 症状: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腹部、喉部较为明显,有时口中流血,鳃部腐烂,发病较快,死亡率高。防治:①改善水质与环境卫生条件②每立方米水用呋喃唑酮0.2~0.25g,全池泼洒③用每毫升0.25单位的金霉素浸洗鳝体。 5.3 水霉病 症状:水霉菌丝主要寄生于黄鳝体表伤口上,蔓延呈白絮状,病原体多为真菌性的绵霉菌。防治:每立方米用孔雀石绿0.2g或甲基蓝3g或食盐0.05%和小苏打0.05%合剂,每3天1次,连续3次。
5.4 毛细线虫病 症状:此虫主要寄生于肠道中后部,虫体呈乳白色,病鳝逐渐减食消瘦。防治:口服1kg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04~0.1g或用90%晶体敌百虫2.5g拌1kg蚯蚓,连续3天,其中第2天每立方米水泼洒90%晶体敌百虫0.2g。
5.5 发烧病 症状:在高密度下,黄鳝分泌粘液的速率较高,废粘液得不到及时排除,发酵而释放高热,导致水温骤升,引起黄鳝体温升高,病鳝离穴,相互缠绕,粘液脱落,造成大批死亡。防治:①兑换新水②每立方米水体用0.07%硫酸铜水溶液5g,全池泼洒③增投少量泥鳅,以增加活水清残的能力。
6、注意事项:
6.1、人工养殖黄鳝科技含量较高,黄鳝对水质要求又十分苛刻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发展。
6.2、人工养殖黄鳝要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方,科技力量充足,可以上规模批量生产农村专业户要采取小规模地滚动发展或暂养催肥的方式为宜,其经济效益也很好。
6.3、人工养殖黄鳝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管理,其中特别要重视种植一些吸污性强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这样对黄鳝一可隐蔽栖息,二可防暑降温,三可改良水质,四可净化水体。
6.4、人工养殖黄鳝防治病害必须以防为主。①溶菌酶减少。黄鳝体表粘液中的溶菌酶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在人工规模养殖时,由于运输受伤,密度较大,水质恶化,水温多变等因素导致溶菌酶减少,活性下降,病菌入侵而发病。②发现疾病较晚。黄鳝喜欢生活在淤泥中,开始生病不易发现,一旦发现,病已扩散,最佳治疗时期已过。③味觉过敏。黄鲜的味觉敏感,对无味、苦味,刺激性饵料拒绝吞咽因此,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6.5、人工养殖黄鳝要规格整齐,大小分开,一般以每公斤20尾为宜(因为每尾50g的苗种成活率高,增重快,产量高),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kg。
收起
养黄鳝的方法是:
选择优质苗种。快速养鳝应选择体色深黄有大黑斑、无病无伤、敏感、争逃力强的种类。
合理密养。常规养殖,每平方米放养规格约50克的个体,密度为2千克左右最为合理。同时,池埂多(如埂沟式鳝池)、水草多、换水方便、排污彻底的鳝池放养密度可增大;相反则应减少。黄鳝规格大、放养总重可增加;规格小,放养总量应减少。有养殖经验的放养密度大;无经验者放养密度小。
大小分级分池。大小鳝同池或同网箱混养,整体增重倍数低,即整体生长速度慢,效益差。一般收购的“统货”,至少要分三个以上的等级饲养,分的等级越多,越利于养殖和整体快速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