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是怎么繁殖的教程
- 养殖问答
- 2023-05-18 16:28:52
- 747阅读
黄鳝是淡水鱼中的佼佼者,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那么黄鳝是如何繁殖的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黄鳝的繁殖特点
黄鳝通常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产卵,需要充足的氧气和水流,因此在清明节左右是黄鳝繁殖的最佳时间。黄鳝通常在水面附近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所,一般在水草丛、石缝和底泥中产卵。黄鳝的产卵数量非常庞大,多达200,000颗,因此需要特殊的孵卵场所。
二、如何人工孵化黄鳝卵
1. 环境准备:准备一个10cm深,水深约为30cm的水池,用旱涝保持材料填充底部,然后把黄鳝的卵放入水池中。另外,为避免幼鳝被大鱼吃掉,还需要在水池的内侧筑起防护网。
2. 水质控制:黄鳝的孵化需要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质。水温要保持在21-25℃之间,水质则要保持在中等硬度的状态,PH值在7.0-7.5之间。水质要经常检测,确保不会因水质问题影响幼鳝的孵化和生长。
3. 饲料供应:孵化期间,幼鳝的食物主要是水蚤和浮游生物,开孵后第三天开始投喂。孵化后3-4天内可以用蛋黄饼替代水蚤,饲养量以使水质清澈为准。
4. 幼鳝的饲养:孵化后五天左右,黄鳝卵内的幼小鱼会孵化出来,这时要及时将幼鱼放入另一个饲养池,饲料同上,喂食6-8次/天,每天的喂食量为幼鱼体重的20%-30%左右,同时要确保水质良好。
三、黄鳝的生长和养殖
1. 饲料供给:黄鳝生长期需要适当增加饲料供给,基本上一天4次,每天饲喂3%左右的饲料,直到达到市场所需的大小后才停止喂食。
2. 水质管理:黄鳝不仅需要适宜的水温和水质,而且需要适量的水流。如果水流不足,黄鳝容易患上肠瘤疾病。因此,要确保水流充足,同时还要增加氧气的供应。
3. 细小疾病的防治:如细菌感染等,需要采用药物防治,以保持黄鳝的健康状况。
总之,黄鳝繁殖和养殖都是需要细心呵护和科学管理的。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下,黄鳝的繁殖和生长才能健康顺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鳝的繁殖方式
黄鳝生殖情况较特殊,幼时为雌,生殖一次后,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生殖季节约在5~8月,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属于雌雄同体动物;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厘米,2冬龄的雌鱼才达成熟期,体长至少为34厘米。最大个体可达70厘米,重1.5公斤。2013年5月湖州有人捕到一条36斤、1.5米长的黄鳝。黄鳝产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发育,雌雄鱼都有护巢的习性。
鳝鱼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亦称黄鳝、鱓鱼、罗鳝、蛇鱼、、血鳝、常鱼、长鱼(苏北一带)。合鳃鱼目约15种细长鳗形鱼类的统称。我国分布两种,一种即为常见的黄鳝,还有一种为山黄鳝,在川、云、贵、渝、湘、鄂、皖、豫等各地都有分布。
鳝鱼就是俗称的黄鳝,属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亚科。是一种鱼,身体像蛇,但没有鳞,肤色有青、黄两种,大的有二、三尺长。喜欢安静。一般静卧在水底。
生活在水边泥洞和石缝里,夏季出来,十一、十二月藏于洞中。
黄鳝是雌雄同体吗,是怎么繁殖的
1、半人工繁殖的苗种培育。即野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或自已人工繁殖。
黄鳝的繁殖习性:模拟野外自然产卵环境,在养殖池中让其自然繁殖。黄鳝有奇特的性逆转现象,从胚胎期到性成熟都是雌性,区别黄鳝的性别可从体长判断:体长在20~35CM以下的全为雌性;产卵以后卵巢逐渐变成精巢(体长在22CM左右时开始性逆转)。体长36~48CM肘,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数几乎相等;成长至53CM以上的个体全多为雄性。
黄鳝两龄成熟,全长在20CM左右的个体即可达到性成熟,怀卵量约为200~400粒;全长50CM左右的个体怀卵量约500~1000粒。黄鳝的生殖季节较长,产卵季节为每年的5~8月,产卵盛期为6月上旬至8月(黄鳝的产卵从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8月上旬结束,但开始产卵的时间和盛期与黄鳝栖息环境的水位变化有关系,如遇枯水年份,则其产卵和产卵盛期都会推迟,等到水位上涨时才会繁殖。产卵的个体,前期以较大型的为主,而在8月上旬产卵的个体,体重多在50g以下)。黄鳝产卵常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或挺水植物、乱石块间。洞穴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为前洞、后洞和岔洞,出洞口有3—4个。洞口通常开口于隐蔽处,洞口下缘2/3没于水中。在水田中央的洞,离地面深约3—4 ㎝,并呈横向发展。前洞产卵处比较宽,后洞较窄,洞长约为黄鳝体长的3—5倍。产卵前雌雄亲鳝常在洞口外先吐泡沫筑巢,泡沫位于洞口的上方,积聚成巢,将卵产于泡沫中,故受精卵在水面的泡沫中孵化,若泡沫被毁坏,卵即下沉;卵成批产出,成熟的受精卵为金**,比重较水大,无粘性,卵径在2~4毫米之间,吸水膨胀后可扩大到4.5毫米左右。在产卵孵化过程中,雌雄亲鳝有护卵的习性,一般要守护到鳝苗的卵黄消失为止。受精卵孵化期较长,约需七、八天才能孵出幼鱼。刚出膜的幼鳝,全长13毫米左右,此时具有胸鳍,鳍上布满血管。胸鳍经常不哼停地扇动,是幼鱼期间的重要辅助呼吸器官。当全长达到30毫米以上时,胸鳍即逐渐退化,最后消失。
在野外收集黄鳝受精卵,然后人工孵化育苗。在每年盛夏的时候,有些湖岸沼泽地区和农村的水沟、水稻田,常常可以见到一些泡沫团状物漂浮在水面上,这有可能是黄鳝的孵化巢。当发现这种现象时,应该及时用瓢或盛饭的勺子轻轻将它捞起,放在已经盛入新水的面盆或水桶中。而后,将鳝卵小心地放在鳝卵孵化巢中孵化。孵化期间的管理和人工繁殖孵化期间的管理是一样的。
2、自已人工繁殖孵化育苗:每年年底,从人工养殖的成鳝苗中,选择体格健壮,体色黄而有光泽的个体,集中在富含有机质土壤的池中越冬,待转年4~8月自然产卵繁殖(产卵盛期为5~6月)。当池中水温达到15℃以上时,要加强对这批鳝鱼的投饵喂养。在繁殖期要密切注意鳝鱼产出的卵和孵化的鳝苗,发现卵后可以取出来专门孵化,发现苗也要及时捞出按不同规格分池放养,以防大鳝鱼吃小鳝鱼、相互残食。在培育池内,可以先用鸡粪等有机肥培育出浮游生物,然后将鳝苗放入,让鳝苗靠吃浮游动物生长。如果浮游动物不足,则可以辅助投喂一些煮熟的蛋黄浆。幼鳝一经开始吃食,就可以逐渐分散活动。
以后即采取在每年10月份左右将大黄鳝捕捞起来,小黄鳝留在池中,让其钻入泥穴越冬。这时应把池水放干,保持土壤润湿,在气温较冷的地方,可在池土上面覆盖一层稻草,以保温防冻。到第二年春暖以后,放水入池,幼鳝即出穴觅食,成为第二年的饲养种苗。
如何养好宠物鳝鱼 黄鳝的养殖方法
黄鳝不是雌雄同体。雌雄同体指的是在某个动物身上同时存在雄性特征和雌性特征的现象。黄鳝具有性别逆转的现象。它们在刚出生到性成熟并且进行第一次繁殖的时间内,一直都是雌性状态,有卵巢。繁殖过后它们会变为雄性,卵巢也会变为精巢。因为它们两个性别的特征不会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身上,所以它们并不是雌雄同体。 一、黄鳝是雌雄同体吗
雌雄同体是跟雌雄异体相对应的一种现象,对于动物来说就是在某个动物的身上同时体现出雄性的特征和雌性的特征,同时具有雄性的腺体和雌性的腺体。在自然界之中,有不少低等的动物是雌性同体的。不过,黄鳝则不是雌雄同体,从繁殖特点看它们只是具有雄性和雌性之间性别逆转的特征而已。
从黄鳝刚出生直到它们达到性成熟的年龄并且开始繁殖第一次,它们都处于雌性的状态,具有雌性的性状和特征,有雌性的腺体,有卵巢,可以产生卵子。不过,当它们在繁殖一次过后,就会出现性别改变的现象,转而变为雄性,有雄性的特征。可以看出,两个性别的特征并不是同时在黄鳝身体存在的,因而它们并不是雌雄同体。
二、黄鳝是怎么繁殖的
黄鳝的繁殖季节一般在气温较高的时候,此时水温也比较适宜,4-8月份之间都可能有黄鳝繁殖,而在5-6月份的时候黄鳝的繁殖频率是最高的。此时,处于雄性状态的黄鳝和处于雌性状态的黄鳝就会开始繁殖。它们会寻找合适的地方打洞用来繁殖。在打洞之后它们会分别将卵子和精子产下,它们会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一般是**的。受精卵的孵化需要在水温适宜的时候才能成功,且水温对它们孵化出来的时间有非常大的影响。

1、养殖场地:黄鳝对环境适应性强,对水体,水质要求不是很高,既可以利用一般池塘也可以用水泥池养殖,黄鳝具有穴居、喜暗、喜温和善逃的习性,因此选择养殖场地时应该选择洞头保暖、夏天避阴、土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并能有保持常年有微流水,周边无污染的环境。
2、鳝苗:在国内养殖黄鳝有两种,一种是泰国、越南的韧带黄鳝,这种黄鳝繁殖力强,杂食性,生长也快,但是肉质口感不佳,市场价低,另一种是中国本土温带黄鳝,一方面可以直接从自然环境中收集小规格也是黄鳝苗,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黄山繁殖场进行该品系繁殖鳝苗,口感好,但是价格高,因此黄鳝苗主要来源有三个。直接从野外捉市场采购人工繁殖的苗种培育。
3、饲料:国内黄鳝人工养殖所使用的饲料主要分为三大类:动物性鲜活饵料,动物性下脚料,人工配合饲料。天然昆虫也可以作为黄鳝饲,料其中动物性鲜活饲料是黄鳝饲料的最佳选择,因为其蛋白质含量高,转化也高。
4、成鳝养殖技术:营造适宜的环境,水草再养殖过程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严格把控好选种关,苗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养殖成本和质量,科学的进行投喂功,黄鳝所需的营养价值对于黄鳝生长和病害防治有很重要的作用,定期预防疾病,加强日常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温度何止、防治黄鳝逃窜、防治浮头。
5、病害:黄鳝在自然环境下长期进化和适应,抗病能力较强,染病几率也小,同样人工养殖过程中也很少有患病情况,但是在高密度饲养下,鱿鱼管理不善,水蛭恶化也会导致疾病发生,引起黄鳝疾病主要由。外因,黄鳝池使用和清理不当引发、水质不好导致。内因,黄鳝本身体质、养殖条件不完善、密度过高、投饵不当、有害物质进入等因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