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鸡怎么防疫
- 养殖问答
- 2023-06-08 15:45:47
- 716阅读
野山鸡是一种极为珍贵的物种,它生活在山区或林地中。然而,在野山鸡的生长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到防疫的问题。
首先,要为野山鸡提供足够的生长环境。一份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野山鸡的生长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为野山鸡提供干燥通风的鸡舍,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此外,在选址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将鸡舍建在高风险地区。
其次,要保证野山鸡的饮食卫生。野山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有合适的饮食来保证它的健康生长。我们可以多给野山鸡喂食一些绿色蔬菜水果,这样可以增加它们的免疫功能。在饮水方面,我们可以将水杯放在鸡舍中,清洁和更换水杯要及时。
此外,要进行定期防疫。野山鸡生长过程中,防疫工作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我们应该从小开始,进行定期的检查和防疫,以确保野山鸡的健康生长。在防疫方面,可以在饮水中加入防疫药物。
最后,要做好人员防护工作。在日常操作时,我们应该戴上口罩和手套,这样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在处理野山鸡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病毒。
总的来说,野山鸡的防疫工作是一个细琐的工作,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细心去做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它们健康成长,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喜悦。
野鸡怎么养呢?
在野鸡雏鸡期,应将温度控制在20至35度左右,保持良好的通风,灯光应保持昏暗,促进雏鸡的生长,一个月后,可以开始放养野鸡,夏季可以提供较多的草料,在冬季以饲料偏多,并注意鸡舍的卫生清理,达到2至3斤时及时出栏。1、鸡舍管理由于野鸡还是带有一定的野性,所以野鸡的鸡舍一般是开放式的,即圈地饲养。选地的土壤首先要疏松一些,最好可以是砂土,因为野鸡有用砂土洗澡的习惯,还能给它去除寄生虫的作用,其次中间最好有个棚子用来休息、躲雨。饮水和饲养固定在一个地方,有利于日常的管理和观察。围绕的高度在2米以上,野鸡可是很能飞跳的。2、雏鸡管理虽然野鸡的生存能力很强,但是雏鸡确实极其脆弱的,很容易出问题。首先温度方面是要极其注意的,一般出壳的前两个星期温度要保证30-35度左右,两周以后就要控制在20-30度左右。前期孵化室的通风和空气都要保持好,条件较好的可以喷洒少量的空气清新剂。其次灯光尽量昏暗一些,有利于雏鸡的休眠生长。 野鸡33、饲养管理野鸡喂养的饲料是有季节性变化的,一般冬季的时候会以饲料偏多,草料和水偏少,水一定要是零度以上的水,因为野鸡很怕冷的。夏季饲料量要比草料少,草料要以新鲜的为主。无论是饲养槽还是水槽每天都要清洗,避免引发病害。喂养的原则是固定的早中晚三次,喂养的时候要等吃完了才继续投放第二次,这样能保证进食量和避免浪费。4、注意事项饲养野鸡对于卫生清理一定要重视,以为野鸡的粪便很容易引发寄生虫。其次日常可以往养殖地里丢一些蔬菜补充各种维生素,一般来水养殖到了2-3斤的时候,野鸡的利润是最大的,后期也很难在长大,所以出栏一定要及时。
谁知道野山鸡竹鸡的养殖技术?
野外养鸡
1、保温育雏的管理。1-3周龄的雏鸡采用温室饲养。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是直接进入果园等地饲养,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抓好3 周前的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雏鸡保温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确定,采取网上育雏的方法,以每平方米40--50只雏鸡计算,饲养数量多,应分小区饲养,每群可掌握在1000羽左右。如果园、经济林等在房前屋后,就利用原有保温房或已旧住房改造亦可;如果饲养场地离家有一定的距离,则应选择向阳避风,地域开宽,地势干燥,水源充足,道路便利的地方建造保温房。
2、严把脱温期管理。三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严冬寒冷天气,夏季的风雷暴等恶劣天气要特别注意,切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因为此时的仔鸡应激能力仍比较弱,需人工给予关照。
3、认真防疫控疾病。野外养鸡、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范难度相应大些,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剂量足,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决不能放松。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应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设置避雨防暑棚。根据饲养鸡群多少,适当搭一些油棚给仔鸡避雨休息十分必要。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这是必备设施,对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晒,意外惊动等都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5、园地饲养的密度。出温房一周龄,一亩果园、作物地或经济林放养1500-2000羽左右。以每群500-700羽为宜;第二周龄放养1000-1500羽左右,以每群低于500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放一周换一块地。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鸡粪喂养果园、经济林、作物地内的小草、蚯蚓、昆虫等,给它们一个生养息期,等下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生态食物链,达到鸡、果双丰收;高粱等地以一个生长周期饲养一批鸡为宜,同时注意苗鸡生长与高粱苗等相匹配,以防鸡损伤作物苗及果实。
6、饲料营养及喂饲。雏鸡三周龄前用全价饲料喂饲,三周龄起逐渐改喂谷物饲料。温室育雏可按常规喂饲,脱温第一周早晚在舍内喂饲,中餐在休息棚内补饲一次,全价饲料逐渐减少至零,谷物饲料逐增至代替全价饲料;第二周起中餐可以免喂,喂饲量早餐由放养初期的足量减少至7成,5周龄以上的大鸡还可以降至6 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饱,五周龄后全部换为谷物杂粮,人为地促使它们在果园等地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
7、饲养品种的选择。这是一个致关重要的问题,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平时一般三口之家,只需要500-1000克左右的鸡即可美食一餐,因此应用体型小的品种;如春节等旺销季节,则应选用体形大的品种。
8、青料补充不可少。青饲料中的各种维生素是鸡必不可少的营养成份,由于鸡群的摄食量大于野草的增长量,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长年饲养应适当种植人工牧草予以补充,这对于节省饲料,提高鸡肉的品质,提高饲养效益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9、要注意天气变化。冬季注意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夏天注意风云突变,谨防刮大风下大雨。尤其是开始放养头一两周,请多收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同时还要防止天敌和兽害,如老鹰、黄鼠狼等。
小野鸡如何养?
竹鸡养殖技术: 一、种鸡饲养与管理
(1)饲养条件:育成竹鸡如散放饲料养,要有禽舍和运动场,使其既能安静吃食和休息又能飞翔活动,获得自然阳光。舍内饲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
(2)饲料及饲养方法:饲料配制要合理,既要保证其正常发育又是不发胖。饮料配方为:玉米粉42%、小麦粉30%、豆粕17%、鱼粉5%、石粉4%、微量元素1.5%、石盐0.2%。添加剂0.3%.另外,每100公斤饲料,加多种维生素20克,饲喂量每天30-35克,每目投料3次;
(3)管理:饮水要清新、充足,舍内空气新鲜。捉竹鸡应在晚上熄灯后进行,用手电筒照明,一只一只地抓,白天抓竹鸡会使全群飞窜,应激严重,甚至造成死亡。防疫程序为:1周龄用鸡新城设I系疫苗滴鼻,10周龄肌肉注射鸡城疫I系设苗,产蛋前再注射1次鸡城疫I系疫苗。
二、鸡的饲养管理
育成竹鸡养到28周龄时,转入种竹鸡饲养期。按1:3的公母比例配组分笼饲养。调整饮料生光照后,竹鸡约31周龄开始产蛋。
1、 饲养条件:产蛋竹鸡对环境温度要求较严,低于5℃或高于30℃,产蛋最适温度为16-24℃,光线能促时生殖腺机能活动,提高产蛋率。种鸡饲养室光室光照强度要达到3瓦/平方米,把灯泡挂在离地面2米的高处,间距要适当,以便光线分布均匀。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不能忽长忽短、忽高忽低,束则影响产蛋率。产蛋期光照16小时/日,休产期光照8小时/日,可以根据饲料和光照强度与时间调整竹鸡开产与休产。种用竹鸡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
2、 饲料:种竹鸡对蛋白质要求并不高,但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求较高,且要求全面合理。其配方如下:玉米粉61.25%、豆粕18.59%、小麦粉10.46%、 蛋氨酸0.23%、石粉7.38%、食盐0.5%、磷酸钙1.09%、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预混剂0.5%。如果饲喟鲜蛆还可提高产蛋量。
3、 孵化:家养竹鸡采用人工孵化繁殖。孵化器可以用电孵化,也可以用煤油灯孵化或热水袋孵化。种蛋一定要新鲜、匀称、过大、过大、畸形、不清洁蛋都要易除,保存期一般不超过7天。保存温度10-15℃,最高不超过20℃。保存湿度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趋势射,防止震动。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其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容器内,按14克立方米加入高锰酸钾上,使其产生气体,紧闭容器盖熏蒸2小时即可。
4、 温度:孵化室室温冬季保持在18-23℃,夏季在23-30℃,孵化室内温度37-38℃;相对湿度7天以内55%-60%,1-10天50%-55%。10-17天70%-75%。翻蛋十分重要,从入孵到15天必须每隔2小时翻一次蛋,否则孵化率大大隆低。16天到出壳可以不翻蛋。在孵化期间还需要注意晾蛋,晾至32-33℃便可,孵化的中期,每次晾蛋时间10-15分种,后期或天热每次晾蛋30分钟,23-24天不再晾蛋。孵化期限间照蛋2次,头照在第5-6天,二照在第16天,二照后把发育政党的蛋转入雏器内,继续孵化到出雏。出雏用的蛋盘要平放,防止挤压,否则会影响出雏。在出雏盘上要另盖网片,以免出壳的雏竹鸡掉落。出雏箱的温度要比孵化箱的温度低0.5-1℃落盘后要注意出雏器通风量。适当增加水、盘、提高湿度,以利出壳。
竹鸡孵化期为17-18天。出雏后把绒毛已干的雏竹鸡捡出。放在盛雏箱内,盛雏箱底要热上软干草或软纸,以50-100只/箱为宜。对能啄壳但无力出壳的胚雏,可进行人工助产,助产要待雏的尿囊血管干枯后进行。尽量少开出雏器,以免影响出雏。到20天不出雏的一律不要。
三、育雏
育雏的方法可采用塑料大棚育雏,衣雏温度第一周龄温度降低10℃,直到与自然温度相近时停止加温。育雏温度1周龄内相对温度为60%-70%,1周龄以后为50%-60%。在育雏过程中保证育雏温度稳定的前提下注意通风透气,增加棚内新鲜空气,雏竹鸡密度1-10日龄,80只/平方米;10日龄至4周龄,50只/平方米;4周龄至13周龄,25只/平方米。光照强度:出壳20小时至1周龄,实行全日光照,强度为4瓦/平方米;商品竹鸡育雏时,光照20小时/日,2瓦/平方米。棚内育雏要防止猫、鼠等危害。
出雏后24不时要饮水,先用1:3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让其自由采饮,第二天始饮0.5%葡萄糖水连续5天,再用恩诺沙星(按照说明书配水)饮水5天。出壳24小时要开食,先喂些碎米拌煮熟的蛋黄、芝麻等,可将饲料撒在厚纸板上让其导食,投饲量第一周内日平均8克/只,以后逐步增加。从第二周龄后改为育成期全价饲料。
野山鸡养殖技术: 一、 野鸡舍建设 山鸡场舍应选择在有利于排水,干燥、背风向阳、无污染源、交通方便又不靠近村庄、厂矿,较为清静并有卫生水源和电源的地方。每间鸡舍以20—30平方米为宜。规模养殖,每栋鸡舍长36米,鸡舍宽4米,高2米以上。鸡舍前设有活动场地,宽4米以上,每间舍场之间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分隔,上有罩网,以防飞逃。栋与栋鸡舍间有条件应设置绿化隔离带。夏天天气炎热时,应搭棚或种植植物蔽荫。 二、饲养用具
(1)山鸡孵化可采用家鸡电力孵化器。
(2)育雏设备包括育雏网架、保温灯等。
(3)饲养用饲料桶,饮水器用塔式和方盘式两种,或者采用自动饮水装置。 三、饲养管理 根据山鸡的生长特点,其饲养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育雏期:从出壳至脱温,一般为42天左右。这个阶段系山鸡保温养育的前期,需要采取保温措施。
青年期:42日龄至100日龄的称青年山鸡。此时期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可达10~15克。如作为肉用商品,此阶段饲养期满即可上市。 山鸡系杂食性禽类,以植物种子(如大麦、玉米、杂草籽等)、嫩草、蔬菜等为主。为使山鸡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要求,最好根据山鸡不同时期,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提供均衡营养的配方饲料。
山鸡嗉囊较小,食量少。因此,饲喂食料要做到少量多次,成年山鸡每日每只需要标准配合料70~80克,并配以适量嫩青草或蔬菜。 四、山鸡饲粮配方 (一)常用饲料种类1.能量饲料凡干物质中含蛋白质低于20%、纤维素低于18%的饲料都属于能量饲料。能量饲料中以动物与植物油脂所含能量最高,其次是谷物籽实与块茎饲料。谷物饲料是最主要的能量饲料,常用的饲料谷物有玉米、高粱、碎米、稻谷和大麦等,玉米是谷类饲料中能量较高的饲料之一,口味好、易消化,在配合饲粮时往往占很大的比重;大麦适口性差,粗纤维高,用量不宜过多;糠麸类属低能量饲料添加量也不宜过大。2.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包括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饲料两大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各种饼粕类,如大豆饼、大豆粕、花生饼、菜籽饼、棉籽饼等,但菜籽饼和棉籽饼中含有有毒成分,因此必须限喂或经过去毒处理后再饲喂;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一般是指鱼类、肉类和乳品加工的副产品及其他动物产品,常用的有鱼粉、肉骨粉、血粉、蚕蛹、蚯蚓、蝇蛹等,动物性蛋白饲料在使用时应注意其品质,防止腐败。3.矿物质饲料矿物饲料是含营养素比较专一的饲料,主要是补充天然饲料中的矿物不足。例如碳酸钙、石灰石、蛋壳粉等都是含钙饲料,专为补充钙而添加;食盐用来补充钠和氯;磷酸氢钙、磷酸钙、骨粉主要是作为磷的来源;铁、铜、锌、锰、硒、碘、钴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通过用饲料级盐类来补充。4.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营养性添加剂,如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一类为非营养性添加剂,如抗菌剂、抗球虫与抗蠕虫剂、抗氧化剂与防霉剂、调味剂和着色剂等。��(二)营养需要尽管人们对山鸡生产很感受兴趣,但对山鸡营养需要的研究较少,国内山鸡的饲料大多用肉鸡饲料和种鸡料来代替,也有用自配饲料。山鸡的营养需要因不同生长阶段而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推荐以下标准(见表1)。表2-1 山鸡的营养需要营养 0~4周 4~8周 9~17周 种雉
代谢能(兆焦/千克) 11.72 11.30 11.72 11.72
蛋白质(%) 28 24 18 15
蛋氨酸+胱氨酸(%) 1.0 0.93 0.6 0.6
赖氨酸(%) 1.5 1.40 0.8 0.68

钙(%) 1.0 0.85 0.53 2.5
有效磷 0.55 0.50 ...0.45 0.40 注:引自美国NRC(1994)雉鸡饲养标准表2-2 我国雉鸡各阶段营养需要参考值营 养 育雏期 中雏 大雏 产蛋 非产蛋
(0~4周) (4~12周) (12周~出售) 种雉 种雉
代谢能(兆焦/千克) 12.13~12.55 12.55 12.55 12.13 12.13-12.55
粗蛋白(%) 26-27 22 16 22 17
蛋氨酸+胱氨酸(%) 1.05 0.9 0.72 0.65 0.65
赖氨酸(%) 1.45 1.05 0.75 0.80 0.80
蛋氨酸(%) 0.60 0.50 0.30 0.35 0.35
钙(%) 1.3 1.0 1.0 1.0 1.0
磷(%) 0.9 0.7 0.7 1.0 0.7 注:引自《珍禽养殖利用技术》。�(三)常见饲粮配方山鸡饲料配方见表2-3、表2-4,可根据当地现有的饲料条件配制出适应山鸡生长的配合饲料。��表3山鸡的饲料配方(1)(单位:%)饲料 0~4周 5~9周 10~16周 种山鸡 休产山鸡
玉米 30 38 60 40 62.5
全麦粉 10 10 - 10 -
麦麸 2.6 4.6 8.5 3.5 1.5
高粱 3 30 - - -
豆饼 25 21 - 15 -
豆粕 - - 18 - 15
大豆粉 10 8 - 10 -
鱼粉 12 10 8 12 5
酵母 5 3 3 5 -
骨粉 1 1 - 2 -
贝壳粉 1 1 2 2 2
食盐 0.4 0.4 0.5 0.5 0.5
多维 20 20 20 20 20
微量元素 100 100 100 200 200
代谢能(兆焦/千克) 12.21 12.25 12.16 11.75 11.95
蛋白质(%) 28 25.2 20.8 24.7 17.9 注:多维、微量元素的单位均为克/100公斤。本资料引自中国农科院特产所。�表2-4 山鸡的饲料配方(2)(单位:%) 饲料 雏山鸡 育成山鸡 种用山鸡
玉米 41.6 65.4 57.5
麸皮 2.2 8.8 9.8
豆饼 37.5 13 12.9
鱼粉 10.8 8.0 9.7
酵母 5.5 3.0 2.0
骨粉. 1.2 1.1 0.5
砺粉 1.0 0.3 7.2
食盐 0.37 0.37 0.37
多维素 0.02 0.02 0.02 注:引自北京市西郊特禽场资料。 (四)自配饲料注意事项自配饲料时要考虑到配合日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有时在生产上较科学的日粮不一定是最经济的,所以生产中配合日粮时必须考虑其经济性,配合日粮时注意以下事项:1.参照山鸡的饲养标准来进行配制结合本场的生产水平、健康状况、气候变化以及实际饲喂效果,灵活运用,不能照搬,对饲养标准作适当调整。2.饲粮应符合山鸡的消化生理特点山鸡对粗纤维的利用率较低,在配合日粮时应考虑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不能过高。3.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饲料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在配合日粮时应尽量利用本地饲料资源,以降低饲料费用,选用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营养特性,因同一种饲料原料产地不同,营养价值上往往有差异,另外还要考虑到饲料价格。4.饲料要多样化各类饲料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同,配合饲料时如果饲料品种单一,很难保证营养的全面,所以尽可能多选择几种饲料配合,在营养上相互补偿,有利于提高日粮消化率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5.配制饲粮时要注意适口性日粮中高粱、菜籽饼等含量过高时会影响山鸡的适口性,禁止使用霉变和被污染的饲料,对含有毒害物质饲料如棉籽饼、菜籽饼要脱毒和限量饲喂。6.配合饲粮应保持相对稳定如需要改变饲料种类或饲粮配方,应逐步进行或在饲喂时有几天过渡的时间,以免因饲粮种类或配方的突然变化而影响特禽的消化机能及正常的生产。
引进小野鸡后,要适时开食,先喂糖水,再喂玉米粉等饲料,并及时进行断喙,加强管理提高成活率,在进入育成期后,每天饲喂三次,并提供干净的饮水,做好饲喂与病虫害防治工作。
养殖野鸡宜选择优良品种,在养殖中加强防疫措施,并科学配料喂养,同时保持合理的公母比例。养殖野鸡宜选择合适的环境建设鸡舍,在放养野鸡苗后要搞好防疫,并科学配料进行投喂,同时控制好温度,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野鸡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可养10~12只野鸡,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让其均匀采食,以玉米、高梁、小麦、菜籽饼等作为主要饲料。除此之外,在鸡舍中还应设计栖架,满足野鸡的生活习性,养殖场中保持安静,并做好防疫、清扫工作。
扩展资料:
野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飞攀栖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野鸡的啄癖。发现有被啄伤的野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
必要时对野鸡群进行调控,如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引诱野鸡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
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饲料中的食盐要提高到2.5%,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