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养蚯蚓怎么养

大家好,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野生养蚯蚓的方法。如今,蚯蚓已经不仅仅是钓鱼的好鱼饵,它还可以帮助土地更加肥沃。以下是我总结的野生养蚯蚓的方法。

第一步,找到野生的蚯蚓。在野外有很多蚯蚓,尤其是在清晨或夜晚,可以在草地或泥土中找到它们。如果您没有时间或精力去寻找野生蚯蚓,可以选择前往渔具店或直接在网上购买。但是,采购蚯蚓时一定要注意蚯蚓的品种,以及它们的健康状态。

第二步,选择适当的容器。你可以使用一些浅盆或者画一些浅坑来存放蚯蚓。根据蚯蚓的数量和盆坑大小的不同,容器的大小也可以有所调整,但一定要保持通风透气。如果使用的是盆子,一定要在底部铺一块网,这样可以缓解水分过多时容器内的灾害。

第三步,添加适当的食物和水。蚯蚓的食物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些落叶和纸屑就能够满足它们的需求。不过,一定要注意,这些食物不能太潮湿,否则会导致蚯蚓死亡。在放入食物前可以将它们晒干后再使用。另外,蚯蚓的环境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定时注水,但保持水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给蚯蚓造成浸泡。

第四步,定期清理容器。蚯蚓生长的环境需要保持卫生,如果发现蚯蚓集体死亡或者有较多的腐败物,就需要及时清理。而野生的蚯蚓相对较小,容易死亡和腐烂,所以在进行清理时一定要细心小心,以免伤害已经存活的蚯蚓群体。

第五步,进行野外放归。如果你已经养了一段时间,种植环节也摆上日程,那么最后一步就是把养殖好的蚯蚓放回野外。野外的环境更为广阔,也更加符合蚯蚓生长的天然环境,不但能够减轻自家维护工作,也能够多造福大自然,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野生养蚯蚓的过程并不是非常困难,也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在准备好必要的环境和食材后,只需要认真细心地进行保养和管理,就可以让蚯蚓在容器中自由自在地生长,也为我们的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怎么饲养蚯蚓

怎么饲养蚯蚓

怎么饲养蚯蚓,蚯蚓是可以用作药物的,所以很多人靠饲养蚯蚓赚钱,饲养要把蚯蚓饲养在非常阴暗并且潮湿的地方,因为蚯蚓是非常畏惧阳光的,养蚯蚓需要技巧,那么怎么饲养蚯蚓呢?

怎么饲养蚯蚓1

一、养殖容器

1、一般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容器或者养殖场所,若为家庭养殖一般可以用水缸或者水盆来养殖蚯蚓,也可以在空地上挖出地穴进行养殖。

2、如果是工业化养殖的话,一般会在产房中摆放合适的容器进行规模化养殖。

二、配制基质

1、先准备腐殖土、淤泥、动物粪便等物质,经过腐化熟化的工序之后再用来养殖蚯蚓。

2、需注意,配制出合适的基质通常利于蚯蚓的生长,因为蚯蚓与普通的黄粉虫类的蠕虫不一样,它所居住的基质基本上就是它的饵料,它主要以泥土中的腐殖物质为生。

三、投放蚯蚓

1、首先把基质放进容器里,随后再放入用作种虫的蚯蚓并盖上一层报纸(作遮光用)。

2、待蚯蚓全部钻入泥土中之后,就可以撤掉报纸并盖上一层稻草,其目的在于保持基质的湿润以及遮挡光线。

四、日常管理

1、因为蚯蚓属于一种生活在黑暗中的生物,因此在养护它的时候需要把养殖容器放在阴暗处进行养护,避免强烈的光线,土温一般不能够高于30℃。

2、当蚯蚓将食物吃完之后,需要及时补充食物,确保它有足够的营养可以生长,一般可以用菜叶、苹果核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来饲喂蚯蚓。

3、定期清理蚯蚓的粪便,避免蚯蚓因为粪便的堆积量过多而染上病害。

4、同时要控制好土壤的湿度,如果土壤太干的话,一般不利于蚯蚓的活动。

怎么饲养蚯蚓2

蚯蚓怎么养

1、容器最好是木箱。我现在感觉还是木箱养殖效果好。其它器皿如花盆,塑料箱子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也可以,但是底部一定要有往外流水的小洞。

2、营养土我目前采用的是腐烂熟透的牛粪,粗制的纸箱板。农村地区最好用腐烂的变成黑土的庄稼秸杆、杂草、骡马粪等。城市里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叶子,漫漫发酵使之腐烂,注意的是营养土一定要松软。

3、蚯蚓的食物真可谓五花八门,我目前采用的是粗制的纸箱板,在其上面涂抹废弃的食用油,甚至厨房油烟机储油盒内的废弃油以及苹果皮、胡萝卜皮等。另外我惊喜发现厨房洗锅水的沉渣很是不错,通过观察以洗炒菜锅水的沉渣更好些。

蚯蚓最适应的'环境

1、蚯蚓最适宜的生活温度为摄氏20度左右,低于5度即休眠,0度以下则死亡。而15度就能正常繁殖。若超过33度即会爬走或死亡。因此饲养蚯蚓必须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

2、蚯蚓养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过干则会死亡,过湿也难以生存。我们常见大雨过后由于大量雨水渗入地下,许多蚯蚓从深层泥土中扒出,直至晒干而死,即是这个原因。一般保持培养基料,用手捏成团但挤不出水即可。

3、基料的选用。可以有多种选择。最好是经过发酵的牛粪,颜色变黑后使用。如果认为不卫生,也可以选用较松软的园土。还可以选用撕碎并用水浸透的马粪纸或草扳纸与园土拌匀而成,也可以将园土掺些锯末。以上均为较好的养殖基料。

蚯蚓吃什么长得最快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

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垂钓的时候蚯蚓的选用

1、选用瘦蚯蚓:所谓“瘦蚯蚓”这里是指因没有喂食而饿瘦的蚯蚓,大小如普通牙签大。适应垂钓公历3月初至4月中旬的仲春到暮,农历的惊蛰至清明期间。

垂钓时要把它截为两段,从断口处钩入,钩尖处露一点,钩尖蚯蚓留有l~2厘米长让其蜷曲蠕动。挂钩后不要使蚯蚓堵塞钩门,多余的截头留尾于钩尖蠕动。采用细线小钩,钩最大不宜超过丸七8号。

2、选用肥蚯蚓:所谓“肥蚯蚓”这里是指偏大一点或是喂养肥粗的蚯蚓。适应垂钓公历4月末至11月末的暮春、夏秋和初冬。

3、选用小蚯蚓:所谓“小蚯蚓”这里是指如精细牙签大的蚯蚓,适应垂钓寒冬和早春至仲春鱼儿。这时的鱼儿觅食动作轻微,张口小.吞食缓慢迟钝。

在钓具上应选用细线小钩:主线l号,脑线为0.8号,钩是丸七5—6号。小钩挂穿小蚯蚓不会阻塞钩门,适应块头小点的鱼儿吸饵吞钩。

要求蚯蚓要鲜活,挂钩蚯蚓后钩尖或钩体不能裸露,钩尖上的蚯蚓不要掐断,保留1厘米左右长让其蠕动,逗引鱼儿来咬钩。垂钓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忌钓早晚天时。

怎么饲养蚯蚓3

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喜静怕光,白天柄息在潮湿、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10-12厘米,夜晚出来滑动觅食。

蚯蚓对周围环境条件十分敏感,适于生活在温度15-25℃,含水量为阳间持水量的60-70%,ph6.5-7.5的土壤中。条件不适时,会爬出逃走。

蚯蚓的寿命为1-8年,为雌雄同体,异体空配,一般4-6月龄性(成)熟,一年可产卵3-4次。

二、饲养蚯蚓的饲料收集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腐烂的落叶、枯草、作物秸秆、畜粪等都是其饲料,尤喜食腐熟发酵料。人工养殖蚯蚓以粪料占60%,草料占40%左右的混合饲料为最好。

粪料主要是牛粪、马粪、猪粪、羊粪、鸡粪、人粪、污泥及腐烂的水果、蔬菜等,草料主要是植物秸秆、茎叶,杂革,垃圾等,其中又以牛粪和稻草效果最佳,猪粪次之。

用粪料和垃圾作饲料,必须预先充分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看去呈咖啡色。在配制发酵料时,鸡粪比f一般不要超过20%,草料要切碎。蚯蚓喜潮,所以饲料的含水量一般可控制在37-40%左右,即用手抓一把饲料挤捏,指缝间有水即可。

三、养殖蚯蚓的器具准备

目前可供养殖的蚯蚓良种有太平2号(自日本引进),北星2号以及我国本地良种赤子爱胜蚓(俗名红蚯蚓),戚廉环毛蚓(俗名青蚯蚓),也可用野生蚯蚓。

盆、箱、砖池等都可用来养殖蚯蚓。在一般条件下,饲料厚度为18-20厘米,蚯蚓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50u条左右。将蚓种放入饲料,使其大量繁殖,每隔10-15天即可收取蚯蚓。但每次收蚯蚓不能太干净,以利不断繁殖。

四、蚯蚓的采收方法

除应用收集野生蚯蚓的方法外,还可应用光照驱赶法和干燥逼驱法:

1、光照驱赶法:就是用强光照射养殖床(如在露天选择晴朗天气进行),逐渐由上而下刮去饲料层,使蚯蚓逃往下层,相对集中后捕捉,这在养殖规模大的情况下,可减轻工作量。

2、干燥逼驱法:就是在收取前对旧饲料减少洒水,使之比较干燥,然后将旧饲料堆集在中央,在两侧堆放少量适宜温度的新饲料,约经两天后蚯蚓都进入新饲料中,这时取走旧饲料,翻到新料即可捕捉。

野生蚯蚓养殖多少天才长大

怎么养蚯蚓不会跑出来

怎么养蚯蚓不会跑出来,蚯蚓养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少见的,可能大部分的人都对蚯蚓比较陌生,并不知道蚯蚓养殖的作用是什么,但其实蚯蚓有很多的好处,以下了解怎么养蚯蚓不会跑出来。

怎么养蚯蚓不会跑出来1

一、蚯蚓往外爬是什么原因

1、蚯蚓外爬的原因

(1)温度

①土壤中的温度比较高,蚯蚓难以适应,因此出现外逃的情况。

②一般情况下,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生活适温为20-27℃,若温度超过40℃或低于0℃,则蚯蚓会死亡。

(2)水分

土壤中的含水量过多或过少,导致蚯蚓无法进行正常呼吸,因此发生外逃情况。

(3)透气性

养殖蚯蚓的容器的透气性较差,含氧量不足,导致蚯蚓外逃。

(4)土壤因素

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刺激性物质,影响到蚯蚓的正常生活,因此发生外逃情况。

(5)环境因素

养殖蚯蚓的周围环境过于嘈杂,动静较大,导致蚯蚓受到刺激,因此发生外逃情况。

2、处理方法

(1)将养殖容器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让蚯蚓能够正常生活。

(2)土壤较为干燥时,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3)在养殖容器的侧面挖一个直径为0.7-1.2厘米的排水孔和通气孔,或在泡沫箱盖上面钻几个小孔,再用连裤袜或细网将箱子包裹好,避免蚯蚓外逃。

(4)保持养殖环境的安静,避免发生震动,容器内的土壤高度控制在16厘米左右。

二、蚯蚓怎么养不会跑

1、控制土壤湿度

养殖幼年蚯蚓时,将土壤的湿度保持在33-35%左右。养殖成年蚯蚓时,将土壤的湿度保持在70%左右。

2、控制土壤的酸碱度

蚯蚓怕酸,养殖期间土壤的酸碱度适宜保持在中性或偏碱。

3、氧气环境

(1)蚯蚓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当它们所处的环境出现缺氧情况时就容易发生外逃的现象,因此养殖期间要保持空气的流通,让蚯蚓有足够的氧气来呼吸。

野生养蚯蚓怎么养

(2)将鸡粪作为养殖蚯蚓的饲料时,更应注意空气的流通性,因为鸡粪发酵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4、保持安静

蚯蚓比较怕吵闹,饲养期间应确保养殖环境处于安静的状态。

怎么养蚯蚓不会跑出来2

如何防止蚯蚓逃跑

蚯蚓养殖成本低,创业几乎无风险。蚯蚓的饲料主要是牛粪、猪粪等畜禽粪便、烂菜叶、烂瓜果以及各种杂草。

但是养殖过程中如果饲养管理疏忽,蚯蚓会出现蚯蚓大量逃逸现象,其原因如下:

①部分基料仍在发酵而产生不良气体使蚯蚓难以耐受。

②淋水过多,排水不良,基料积水,造成氧气不足。

③基料的温度、湿度严重偏离蚯蚓生长的适宜范围。

④基料消耗殆尽,未及时投放添加料,蚯蚓处于饥饿状态。

⑤添加料中不慎混人蚯蚓敏感的有毒成分。

⑥养殖密度过高,成蚓与幼蚓“祖孙同堂”,成蚓会主动迁移逃逸。

⑦饲养床缺乏夜间照明,如果基料内外的温度、湿度相近,天黑之后,蚯蚓便外出活动而逃逸。

⑧野生蚯蚓刚转为人工饲喂,尚未驯化成功,夜间也会逃逸。

针对上述不同的原因,按照蚯蚓的习性和需求来改进饲养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蚯蚓逃逸现象。特别是处于产卵阶段的成蚓,总是企图寻找最适合的环境条件以繁殖更多后代,更容易发生逃逸。在有针对性地做好上述多方面的防范措施之后,养殖棚舍内设置夜间灯光照明,是彻底杜绝蚯蚓逃逸的简易有效方法。

怎么养蚯蚓不会跑出来3

怎么养蚯蚓

一、养殖容器

家养蚯蚓的容器比较随意,如木箱、花盆、塑料箱、水桶、脸盆等一切能利用的器皿都可以用来养蚯蚓,不过最好的养殖器具就是木箱,因为木箱可以很好的保持土壤的湿度,但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容器来养殖蚯蚓,一定要在底部打出可以漏水的小孔,因为蚯蚓虽然喜欢潮湿、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但怕积水,湿度过大对蚯蚓的呼吸不利。

二、土壤配制

家养蚯蚓的营养土可以选腐烂熟透的牛粪、粗制的纸箱板等,在农村最好用腐烂的变成黑土的庄稼秸杆、杂草、骡马粪等,在城市里若不好找到的话可以收集些植物叶子慢慢发酵使之腐烂即可,但不论采用何种营养土都要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值得注意的是蚯蚓在强酸、强碱的环境里不能生存,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为6~8。

三、种蚓选择

家养蚯蚓时种蚓的选择很重要,不要养自己在野地里挖的蚯蚓,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条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条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强得多,推荐养爱胜蚓属中的.大平二号蚯蚓,种蚓可以在网上购买或在渔具店购买,买回来后把蚯蚓放入营养土上面,上面盖上硬纸板即可,蚯蚓会自己钻入营养土内。

四、饵料投喂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外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家养蚯蚓时可以放点烂苹果、菜叶、西瓜皮、泡茶后的茶叶渣、苹果核、甘蔗渣等,甚至可以是厨房油烟机储油盒内的废弃油涂抹的粗纸板,平时还要稍微洒点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

五、日常管理

家养蚯蚓虽然很简单,但也要经常管理,一般3~5天打开箱盖看看,只要看营养土湿度问题、食物的有无、蚯蚓的发育情况等,如看到不合适的方面注意及时调整,同时养殖箱也要避光存放,因为蚯蚓怕光,光照太强时会导致蚯蚓死亡,而且在养殖箱上面最好套上一层塑料纱布,这样可以避免蚯蚓爬出逃跑。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营腐生动物,别称地龙、曲蟮、阮善等,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在钓鱼界被称为“万能钓饵”,除了鲢鳙等少数鱼外大多数的鱼都爱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蚯蚓怎么养殖最简单吧!!

一、生活习性

1、喜暗畏光:蚯蚓喜居在潮湿、疏松且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但对光线非常敏感,光照过强时会死亡,养殖时要搭棚遮光防止日光直射。

2、喜温畏寒:蚯蚓是变温动物,低于8℃时即停止生长发育,生存最适温度15~25℃,繁殖最适温度22~26℃,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

3、喜湿怕干:蚯蚓喜欢潮湿、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要求养殖床含水量60%以上,但蚯蚓怕积水,湿度过大对其呼吸不利,也畏盐,在盐浓度高的溶液中会因失水而死亡。

4、喜静畏动:蚯蚓喜欢安静的环境,要求噪音低且不能震动,受震动后会表现出不安、逃逸等现象,因此桥梁、公路等附近不宜养蚯蚓,生活在工矿周围的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二、养殖品种

1、赤子爱胜蚓:赤子爱胜蚓俗称红蚯蚓,最常见的养殖蚯蚓,个体较小,体长60~160毫米,体宽3~5毫米,体节约80~110个,环带呈橙红色或栗红色。

2、威廉环毛蚓:威廉环毛蚓俗称青蚯蚓、绿蚯蚓等,个体比较大,体长90~250毫米,体宽5~10毫米,背面呈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呈青灰色。

3、参状环毛蚓:参状环毛蚓俗称土蚯蚓,我国最常见的蚯蚓,个体较大,体长110~380毫米,体宽5~12毫米,背部呈紫灰色,后部色稍浅,刚毛圈呈白色。

4、通俗环毛蚓:通俗环毛蚓俗称黑蚯蚓,南方最常见,个体中等,体长130~150毫米,体宽5~7毫米,体节102~110个,背色呈草绿色,背中线呈深青色。

三、饲料种类

1、动物性饲料:蚯蚓的动物性饲料有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畜禽的粪便,但鸡、鸭、羊、兔等动物的粪便属氮素饲料,配制饲养基时不宜超过粪料的四分之一。

2、植物性饲料:蚯蚓的植物性饲料有玉米、小麦、水稻、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秸秆和各种野草、树叶等,这些均可配制成蚯蚓的饲养基,但一定要充分发酵后再使用。

3、垃圾性饲料:蚯蚓的垃圾性饲料有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皮、烂西红柿、废纸及工业废弃物如糖渣、糠醛渣、酒糟、啤酒渣、锯沫(木屑)等。

四、养殖技巧

1、场地选择:人工养殖蚯蚓的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也可以利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

2、养殖品种:养殖品种要根据地区、需要、条件等选择不同的蚯蚓品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青蚯蚓,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及城镇居民可选红蚯蚓。

3、放养密度:等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开挖沟槽,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体的蚯蚓种,上面再放上5厘米的饲料,密度可控制在2~2.5千克/平米或1~1.5万条/平米。

4、饵料投喂: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必要措施,投喂饵料时可将饵料采用堆块上投法,厚度10厘米,但不要将床面盖满,不求平整,以便分离蚯蚓。

5、养殖管理:蚯蚓的最佳生长温度约15~25℃,冬季可以将养殖床加厚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草,稻草上面再加盖塑料布以保温、保湿,夏季尽量每天浇一次水降温。

6、适时采收: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种蚓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和防止自然发展造成种群衰退。

五、采集方法

1、灌水捕捉:蚯蚓怕积水,可用灌水方法使蚯蚓出穴捕捉,也可用春耕时在水田里捕捉蚯蚓。

2、堆料诱捕:把发酵熟透的饲料堆放在田边、菜园等处,过不了多久饲料堆就有大量的蚯蚓。

3、翻地挖掘:采集蚯蚓使可翻地钉耙挖土捕捉,方法简单,但效果差,比较适合小规模养殖。

4、化学捕捉:高锰酸钾溶液或甲醛溶液洒于采集蚯蚓的地方,受到刺激的蚯蚓很快会爬出来

如何养殖蚯蚓

生长周期为平均3个月,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长到10厘米左右大概要半年!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

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

环境要求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止生长,40℃以上死亡。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而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蚯蚓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和生长,蚯蚓粪便中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然而蚯蚓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些。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中的蚯蚓消失了。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蚯蚓的养殖技术。

一、品种选择

目前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主要有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北星二号蚯蚓、威廉环毛蚓和太平二号蚯蚓。各种蚯蚓饲养价值如下:

1、赤子爱胜蚓:即红蚯蚓,属于粪蚯蚓。虽小但繁殖量大、产量高,适合人工养殖。另外这种蚯蚓喜欢吞食各种畜禽粪便,适于各种养殖场、户用来消除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产出的蚯蚓又可作为各种畜禽的蛋白饲料。使养殖业形成良性循环,效益十分可观。

2、北星二号蚯蚓:属于粪蚯蚓,属赤子爱胜蚓改良培育的新品种。吞食各种畜禽类粪便,倾粪性强、繁殖率高、效益高,适合人工养殖。

3、威廉环毛蚓:俗称青蚯蚓,属土蚯蚓、巨蚯蚓。这种蚯蚓吞食土量大,是一种土蚯蚓,适合菜园地、饲料地养殖,喜欢吞食肥沃的土壤,野性强,每个卵包虽只有一个小蚯蚓,但个体大适合人工养殖。

4、太平三号蚯蚓:美国红蚓和日本爱胜蚓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个体较小。它一般喜欢栖息在温暖而潮湿的垃圾堆里、牛棚和猪草堆底下,特别是腐熟的动物粪堆中是它最喜欢生存繁殖的地方。它是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的良种,适宜高密度人工养殖。

二、饲养管理

蚯蚓性喜温暖潮湿。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场地

蚯蚓在室内外均能养殖。南方夏秋季节气温高,室内养殖较好。但室外可进行大面积养殖,低温时可利用各种增温措施。但场地一定要选在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农村可利用村旁或林间空隙处。蚯蚓养殖面积大时要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蚯蚓床一般5米宽,中间走道70-80厘米,但如用车送料则宽度均应增加。走道填高30厘米以上,两边两条蚯蚓床各宽2米,在两条蚯蚓床的外侧开沟以利排水。

食性

红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里,现在难以在一般耕地中见到了。所以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它食性广,饲料主要是牛粪、猪粪等畜禽粪便、烂菜叶、烂瓜果以及各种杂草。冬季在室外按规模大小,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增温方法,使蚓床最低温度在10-15℃以上,以提高蚯蚓生长和繁殖速度。有的养殖户在蚓床上平铺一层薄膜,虽然蚓床温度晴天可比最高气温要高8-10℃,但凌晨气温很低时,蚯蚓床上只比外界高5℃。

牛粪养殖蚯蚓首先将牛粪堆成长2米、宽1米、高(厚度)35厘米的粪堆。每天用铁耙疏松最上面的牛粪需疏松晒到五成干的牛粪的厚度5-8厘米左右,每堆粪可放入产卵种蚯蚓3万条,可以引种太平三号蚯蚓种是采用美国红蚓和日本爱胜蚓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目前最高产的蚯蚓良种。它能耐-10℃的低温,大平三号蚯蚓体长130毫米,深红色,体扁平,肉厚,体内无泥,尾部**,雌雄同体,条条都能产蛋,生性温顺,不跳跑。

太平三号蚯蚓适合商密度养殖,在26-30℃气温中每条蚯蚓年累计可繁殖14000-40000条左右,每立方米饲料投种10000条,通过2个月饲养后,月可产鲜蚯蚓60公斤。牛粪养殖蚯蚓技术使用竹架塑料棚,投资少、效果好,平均每天增温10℃,按低温期150天算,累计增温1500℃,等于平均气温20℃的75天积温,换句话说,这等于比一般养殖多2个月生长期,使蚯蚓生长快,产卵早,为全年高产打好基础。牛粪养殖蚯蚓技术在塑料棚的东西北三面要挂草帘,并必须在蚓床中间放草笼以利透气,然后覆盖一层薄膜。

牛粪养殖蚯蚓技术在气温低的地区,可盖两层薄膜,薄膜间夹一层草帘,用完的牛粪可以作肥料直接在地里施用,经蚯蚓处理后,牛粪的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机质含量都有所上升。牛粪养殖蚯蚓技术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活动加速了牛粪中养分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了牛粪作为一种有机肥料的肥力。牛粪能改善土壤肥力,有助于提高土壤吸水量、持水量,减少径流及士壤流失。

养殖

幼蚯蚓刚从蚓茧孵出,一般呈丝线状,身体弱小,幼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极快,在管理上应特别注意。在投喂饲料时应注意选择疏松、细软、营养丰富的饲料。为使幼蚯蚓生活在空气新鲜的环境里,可以用薄层饲料来投喂饲养,在加水时,不宜泼洒,可用喷雾器喷洒,使水呈雾状,每天可喷洒2-3次,但不能有任何积水。温度应控制在20-35℃之间。在养殖时还应特别注意蚯蚓的天敌,如蚂蚁、蜘蛛、老鼠等。

越冬是开展蚯蚓养殖不可忽视的环节。农田、园林、野外养殖蚯蚓,可在冬季将蚯蚓移入棚内养殖,保持蚯蚓养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使蚯蚓可以在冬季照常生长发育和产茧繁殖。

疾病防治

许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为蚯蚓,这些寄生虫为完成其生活史必须从蚯蚓体内度过,吸取蚯蚓体内营养,会对蚯蚓造成损害。还有一些原腔动物,如线虫,常寄生于蚯蚓的食道、体腔、血管。不过能引起蚯蚓发病的细菌、病毒和微生物很少。

采收

根据蚯蚓惧光怕热的习性,来分离蚯蚓。将蚯蚓放在筛网内,利用日光或强灯光照射,蚯蚓就朝下方自动移动爬出。还可以根据蚯蚓怕水淹的特性来分离,将大量水灌入养殖池内,蚯蚓会主动爬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