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蜂在树上怎么收捕

对于野生蜂的收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仅是因为蜜蜂的产品价值,更是因为野生蜂占据着重要的生态地位,对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野外发现蜂巢,我们一定要得当地收捕,保证野生蜂种群的健康发展。

1.事先进行检查。在进行收捕之前,我们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蜂巢周围的情况,以及了解野生蜂种群的大小和类型。在我们开始野生蜂的收捕之前,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过敏体质的人员在周围,如果有,那么野生蜂的收捕将非常困难。

2.选择正确的时间和工具。采集野生蜂巢的最好时间是在清晨、晚上和凉爽的天气中。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野生蜂种群都处于休眠状态,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进行收捕。在收捕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专业蜂箱或者自制的蜂箱,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野生蜂种群的活动,同时也会更安全。

3.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收捕。在进行野生蜂的收捕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充足的保护装备,这包括面罩、手套、长衣裤等。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保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快速有效地收捕野生蜂,同时我们需要非常小心地移动蜂巢,以免让野生蜂种群激动而发动攻击。

4.重新安置野生蜂种群。在野生蜂收捕完成后,我们必须及时地将野生蜂种群重新安置到另一个地方,这有助于保持野生蜂种群的健康状态。在将野生蜂种群重新安置时,我们需要准备好充足的蜜水食料,为野生蜂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其健康生长。

5.合理利用野生蜂资源。采集野生蜂巢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对野生蜂进行养殖,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生产资源。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野生蜂巢中的蜜和蜡等资源,生产出高品质的蜂蜜和蜜蜡制品,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总之,采集野生蜂巢需要经过认真、谨慎的过程。我们需要保证收捕过程的安全,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野生蜂的生态环境,确保野生蜂种群的健康发展。



如何快速收捕野蜜蜂?

在适于它们生活的地方放置空蜂箱,引诱分蜂群或者迁飞的中蜂自动飞入。

诱捕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选择地点 。引诱野生蜂群,应选择在蜜粉源比较丰富,附近有水源,朝阳的山麓或者山腰,小气候适宜,目标明显的地方放置蜂箱。蜂箱可放置在大树下,岩石旁边。

2、掌握时机。在蜜蜂的分蜂季节诱捕成功率高。北方4,5月份和南方11,12月份是诱捕中蜂的适宜时期。南方亚热带地区8,9月份蜜源稀少,野生蜂群有迁飞的可能,也适于诱捕。

3、应用旧蜂箱。最好用家里的旧蜂箱,(可用新的取代旧的,换出来诱捕专用)因为旧蜂箱带有蜂胶和蜂腊。诱捕蜜蜂最为成功。在蜂箱的门口涂上一层蜂腊(用火烧旧巢,把融化的蜂腊涂上)。

4、经常检查。一般来说,放置这后几天就有收获了,特别是冬季,如果下了几天的雨,再出一天太阳的话,你去查看,有意外的惊喜。好了,有收获了,那就搬回家吧,待傍晚蜜蜂归巢后,关上巢门,搬回家并尽早过箱饲养。

野外蜜蜂怎样收回家?又怎样养?

很简单!你不要急,蜂群强千万不要强掏你会叮伤的,先用树叶烧火生烟用扇子扇进洞中,蜜蜂就肯定大量涌出来你不要怕,动作不要太大就没事的,要带好收王工具哦,麻袋一般要透气好的,或有条件就带蜂脾和蜂箱最好了,蜜蜂不到十分钟就会出巢这时要注意了哦。不要让它们跑了,它们会洁团,你就在洁团下不看有一个洞蜂王就在那附近哦,能找到就好找不到就全不用麻袋装回家哦,对了不要急的走开有可能你没抓到蜂王他还会在其他地方洁团你又要抓了,你就要不只是带一个麻袋是吧!抓到后就先带回家,把它们放入蜂箱,加脾,关一小时不要他们出箱,不会有事的放心,最好是天晴,下点小雨也可以,时间是上午9点就可以了,这样蜜蜂第二天就好了,在说原蜂巢了,你能用工具打开有好几斤蜜和幼蜂你小心的带回家,现在它们应该在分峰峰群很强的,有可能会得到两到三群蜜蜂哦。你最好只让它们分两群,这是看蜂群的发展情况的,如果打不开岩石的话,就封了蜂口部然第二天会有很多蜜蜂回岩石哦,有可能蜂王也会回老家哦。你就白做了,还损害了蜂群哦,,这是收,收了要好好的看有没有蜂王,不上脾不是没蜂王不要怕是你的脾不好,不到一个月你的蜜蜂就强了因为21天就有新蜂出台了哦,加油!祝你收蜂成功,在养蜂上有问题的话就在这上面提问我会回答你的,或发邮件lifulai910416@163.com再见!

野生蜜蜂怎么捕捉?

首先准备一个带有两啤剿础的蜂箱放在蜜蜂几米内距离,新箱子(因为怕有异味蜜蜂不接受)得刷一遍蜂腊,准备约一比一点五白糖中水(切勿用红糖)在蜂剿础上涂上糖水,轻轻插入蜂团中看见蜜蜂爬满轻轻拿进蜂箱,等剩余蜂如果有蜂王在里面蜂会自行飞入箱,否则失败从新上述步骤。

蜜蜂(Bee/Honey bee)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似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螫针。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1物种简介

蜜蜂蜜蜂一般体长7—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成蜂体长约2公分~4公分(约0.8~1.6英寸)

蜜蜂有三种,一种在树上;一种被人们用器具收养的,是家蜂,小而微黄,蜜部味浓甘美;一种在山岩高峻处作房的,叫石蜜,这种蜂黑色如牛虻,它的蜜味酸色红。

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时酿造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雄蜂通常寿命不长,不采花粉,亦不负责喂养幼蜂。工蜂负责所有筑巢及贮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结构组织以便于携带花粉。大部分蜜蜂采多种花的花粉,不过,有些蜂只采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采某种颜色花的花粉,还有一些蜂只采一些有亲缘关系的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采集和携带的器具,似乎能适应各种不同种类的花。蜜蜂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它有发声器官,这个发声器官位于蜜蜂腹部的两个极其小的黑色圆点。[1]

2分布区域

蜜蜂蜜蜂类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不同亚科或属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温带为主,可延伸到北极地区,而在热带地区则无分布记录。短舌蜂科分布于澳大利亚;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亚属只分布于中亚;蜜蜂科的无刺蜂属则分布于热带。不同景观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数栖居在草原、森林、河谷、山地和荒漠。各景观带均有代表属或种,例如地熊蜂为森林草原种,拟地蜂属为典型的草原属,准蜂属以草原种居多。

3生长繁殖

处女蜂王(雌性)与雄峰交配后便将精子保存体内数年。蜂王可以自由选产受精卵或未受精卵。

蜂房有3种规格。最小的是工蜂房(水平地面),雄蜂房直径比工蜂房大1毫米,蜂王房最大最少通常在培育蜂王时工蜂才在蜂巢底部开始制作蜂王房,面朝下(垂直地面)。

蜂王在雄蜂房里产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孤雌生殖)。

蜂王在工蜂房和蜂王房里产受精卵发育成工蜂和蜂王。

所有蜜蜂幼虫头3天喂蜂王浆,工蜂和雄蜂幼虫3天后喂蜂蜜和花粉.只有蜂王房里的幼虫始终喂蜂王浆发育完全成为蜂王。

寻找野蜜蜂绝招

捕收野生蜂群的方法可分为两种:

一是当蜂巢位于开口较大的位置时,应先用烟熏赶蜜蜂,使蜜蜂离开巢脾,然后割脾装框。由于蜜蜂在熏烟时吸饱了蜂蜜,它一般不螫人,因此可以大胆地将蜜蜂捧进蜂箱内,移入大部分蜜蜂后,把蜂箱的巢门口靠近原来的蜂巢,让蜜蜂自动爬入蜂箱内。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到工蜂集结地去寻找蜂王。

1、寻找蜜蜂粪便

蜜蜂在集团飞翔(认巢飞翔)或者爽身飞翔时,常将粪便排在蜂巢附近。如果发现树叶,杂草有**的蜜蜂粪便,就表明附近有蜂巢。

2、追踪采水蜂

蜜蜂常在蜂巢附近有水源的地方采水,因此细心观察溪边,田边或者有积水的洼地,如果发现采水蜂,就表明蜂巢距此最远不超过1千米。

3、追踪采蜜蜂

在晴天上午9~11时,进山注意搜寻采蜜蜂,观察它们回巢时的飞行活动和方向。采集蜂从花上起飞时,往往盘旋飞翔,然后朝蜂巢方向飞去。如果回巢蜂起飞时打 1个圈,飞行高度在5米以下,就表明蜂巢距离比较远,追踪困难。

4、搜索树洞

蜜蜂常在有空洞的树干内营巢。可以请药农和猎人等经常进山的人提供线索。沿着林边,认真搜索有洞的大树。

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己大量发现,蜜蜂科的许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就有对蜜蜂及其用途的记载。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蜂毒)、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人工驯养用来酿蜜的意大利蜜蜂和东方蜜蜂。

参考资料:

蜜蜂 百度百科

野生蜂群怎样诱捕

1、寻找蜜蜂粪便蜜蜂在集团飞翔(认巢飞翔)或者爽身飞翔时,常将粪便排在蜂巢附近。如果发现树叶,杂草有**的蜜蜂粪便,就表明附近有蜂巢。

2、追踪采水蜂蜜蜂常在蜂巢附近有水源的地方采水,因此细心观察溪边,田边或者有积水的洼地,如果发现采水蜂,就表明蜂巢距此最远不超过1千米。

3、追踪采蜜蜂在晴天上午9~11时,进山注意搜寻采蜜蜂,观察它们回巢时的飞行活动和方向。采集蜂从花上起飞时,往往盘旋飞翔,然后朝蜂巢方向飞去。如果回巢蜂起飞时打 1个圈,飞行高度在5米以下,就表明蜂巢距离比较远,追踪困难。发现蜜蜂正在花上采集时,可用手托一盛蜜的小碟,等有飞来的蜜蜂采蜜返回时,跟踪它的飞行方向步步前进,最后可以找到蜂巢。在有蜜蜂活动的山区,在离地面2米高的树叶上涂上蜂蜜,同时燃烧一些旧巢脾,使散发出蜜蜡味。如果招引来了蜜蜂,注意观察回巢蜂的飞行和方向。另在相距 10米左右的地方,用同样方法观察返巢蜂的飞行路线。向两条飞行线交叉的方向追踪,有可能找到蜂巢。另一种方法是,用一根几十厘米长的线,一端系上1个少纸条,另一端系在捕捉到的采集蜂的腰上,然后放飞。系着纸条的蜜蜂飞行缓慢便于追踪。

4、搜索树洞蜜蜂常在有空洞的树干内营巢。可以请药农和猎人等经常进山的人提供线索。沿着林边,认真搜索有洞的大树。

5、猎捕方法发现野生蜜蜂的蜂巢以后,准备好各种工具:如开挖洞穴的刀、斧、凿、锄、以及收蜂用的喷烟器(或者艾草)、收蜂笼(箱)、面网、桶等。(1)岩石蜂的收捕:如果岩洞不能凿开,就先寻找有几个洞口,只保留其中1个出入口,其余的用泥封住。然后向巢内投入蘸有50%石炭酸气的脱脂棉(或者樟脑油棉团),立刻从保留的出入口插入一根直径10毫米左右的玻璃管,另一端伸入蜂箱巢门。蜜蜂受到石炭酸气的驱迫,纷纷通过玻璃管进入蜂箱。看到蜂王已从管中通过,洞里的蜜蜂基本上都出来后,关闭蜂箱巢门,运回处理。(2)树洞蜂或土洞蜂的收捕:挖开洞口,经过震动,大部分蜜蜂会吸蜜爬离巢脾,再用烟熏,使蜜蜂脱离巢脾在空处结团。参照不翻巢过箱的方法,割脾,镶框,收蜂。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将蜂王收入。将树洞蜂收捕以后,可以利用原树洞诱捕野生蜜蜂,因此,在凿开树洞时,将原巢穴尽量保护好,留下1部分蜡基,再用树皮、木片、粘土把它修复,留下1个出入孔。

如何将野生蜜蜂收起来。

野生蜂在树上怎么收捕

在山上或者野外也是有野生蜜蜂群的存在的,当出现这种蜂群我们要怎样去抓捕它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野生蜂群的诱捕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野生蜂群的诱捕方法

野生蜂群的诱捕技术

诱捕利用中蜂分蜂和迁徙的习性,事先在有野生中蜂活动的山上设定蜂巢,诱使新分蜂群或迁徙蜂群进入。具体方法是选择蜜蜂采集、繁殖活动最活跃的季节进行,东北地区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在晴暖的上午进山,如果在山口、山坳以及山顶的蜜源植物的花朵上发现有中蜂,说明这一带有野生中蜂活动,可以选地诱捕。

地窖收蜂

要根据山形和地势,选择背风向阳、高低均衡、落差不要太大的地方,选择一棵树形高大最好是孤树、不缺枝头不断尖、枝权丰满的大树。在树后根部挖坑,直径为2O~30 cm左右、深40 cm左右:在树根前留个蜂窝门,门距离地面3~4 cm、直径为1.5~2 cm、大拇指大小即可将窝门前杂草树木清理干净,便于蜜蜂来回飞行然后用蜂帽蜂帽是用树皮做成,圆锥形,直径20~3O cm盖在蜂窖上,为防止雨水将地窖冲坏或窖内浸水,可用塑料布将地窖盖好为了增加隐蔽性,可在上面再用树叶和青草覆盖。收蜂期间,每隔2~3 d观察1次,特别是雨过天晴后的几天。当发现蜂群入住后,可于傍晚用纱网将蜂收回,收回的中蜂可采用借脾过箱的方法饲养。

木桶和蜂箱收蜂

确定山内有蜂之后,选择在背风向阳的石砬根或悬崖下,放上老式蜂桶或曾养过蜂的蜂箱,箱内最好放一张以前用过的无蜜旧巢脾,箱上放些用于遮荫的干草或树叶等。发现蜜蜂进入后,可于傍晚将蜂箱或蜂桶搬回饲养地饲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地窖或木桶和蜂箱收蜂,都不要放蜜糖作诱耳,主要是预防蚂蚁和黄蜂进入,这样就影响蜜蜂进入,从而延误收蜂。

寻找蜂群

寻找野生中蜂,主要通过观察在花丛中采花的蜜蜂和在水源地采水的蜜蜂,然后采取跟踪的办法。

猎捕蜂群

发现野生蜂巢后,事先准备好刀、斧、镐、喷烟器、收蜂笼、面网等,猎捕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或夜间进行。猎捕树洞或土洞中的蜂群时,先用喷烟器从洞口向洞内喷烟,如果没有喷烟器,也可用晒干后的艾蒿。通过烟熏先将蜜蜂镇服,然后凿开或挖开洞穴,使巢脾暴露出来,参照中蜂过箱的方法进行收捕。如果野生蜂群是居住在难于凿开的巖洞中,收捕时应先观察有几个出,把其中一个主要出留下,其余全部用泥封死,然后用卫生球粉等塞进蜂巢下方,再用一根透明的塑料管一端通入蜂箱,另一端插入洞口,蜜蜂由于受卫生粉的薰呛,就从塑料管爬入蜂箱,待看到蜂王从管中爬出、蜜蜂基本出净后,就可收回。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收捕蜜蜂的方法,都应尽量保护好蜜蜂的巢穴,最好巢内留一些旧巢脾,然后用石块、树皮、粘土等将其修复成原状,留个蜂巢门大小的孔,以便今后有分蜂群来入住,再次收捕。

野生蜂群的诱捕技术

诱捕利用中蜂分蜂和迁徙的习性,事先在有野生中蜂活动的山上设定蜂巢,诱使新分蜂群或迁徙蜂群进入。具体方法是选择蜜蜂采集、繁殖活动最活跃的季节进行,东北地区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在晴暖的上午进山,如果在山口、山坳以及山顶的蜜源植物的花朵上发现有中蜂,说明这一带有野生中蜂活动,可以选地诱捕。

地窖收蜂

要根据山形和地势,选择背风向阳、高低均衡、落差不要太大的地方,选择一棵树形高大最好是孤树、不缺枝头不断尖、枝权丰满的大树。在树后根部挖坑,直径为2O~30 cm左右、深40 cm左右:在树根前留个蜂窝门,门距离地面3~4 cm、直径为1.5~2 cm、大拇指大小即可将窝门前杂草树木清理干净,便于蜜蜂来回飞行然后用蜂帽蜂帽是用树皮做成,圆锥形,直径20~3O cm盖在蜂窖上,为防止雨水将地窖冲坏或窖内浸水,可用塑料布将地窖盖好为了增加隐蔽性,可在上面再用树叶和青草覆盖。收蜂期间,每隔2~3 d观察1次,特别是雨过天晴后的几天。当发现蜂群入住后,可于傍晚用纱网将蜂收回,收回的中蜂可采用借脾过箱的方法饲养。

野生蜂群

木桶和蜂箱收蜂

确定山内有蜂之后,选择在背风向阳的石砬根或悬崖下,放上老式蜂桶或曾养过蜂的蜂箱,箱内最好放一张以前用过的无蜜旧巢脾,箱上放些用于遮荫的干草或树叶等。发现蜜蜂进入后,可于傍晚将蜂箱或蜂桶搬回饲养地饲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地窖或木桶和蜂箱收蜂,都不要放蜜糖作诱耳,主要是预防蚂蚁和黄蜂进入,这样就影响蜜蜂进入,从而延误收蜂。

野生蜜蜂的搜捕

寻找蜂群

寻找野生中蜂,主要通过观察在花丛中采花的蜜蜂和在水源地采水的蜜蜂,然后采取跟踪的办法。

发现野生蜂巢后,事先准备好刀、斧、镐、喷烟器、收蜂笼、面网等,猎捕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或夜间进行。猎捕树洞或土洞中的蜂群时,先用喷烟器从洞口向洞内喷烟,如果没有喷烟器,也可用晒干后的艾蒿。通过烟熏先将蜜蜂镇服,然后凿开或挖开洞穴,使巢脾暴露出来,参照中蜂过箱的方法进行收捕。如果野生蜂群是居住在难于凿开的巖洞中,收捕时应先观察有几个出,把其中一个主要出留下,其余全部用泥封死,然后用卫生球粉等塞进蜂巢下方,再用一根透明的塑料管一端通入蜂箱,另一端插入洞口,蜜蜂由于受卫生粉的薰呛,就从塑料管爬入蜂箱,待看到蜂王从管中爬出、蜜蜂基本出净后,就可收回。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收捕蜜蜂的方法,都应尽量保护好蜜蜂的巢穴,最好巢内留一些旧巢脾,然后用石块、树皮、粘土等将其修复成原状,留个蜂巢门大小的孔,以便今后有分蜂群来入住,再次收捕。

诱捕野生蜜蜂的方法

1、选择地点

引诱野生蜂群,应选择在蜜粉源比较丰富,附近有水源,朝阳的山麓或者山腰,小气候适宜,目标明显的地方放置蜂箱。蜂箱可放置在大树下,岩石旁边。

2、掌握时机

在蜜蜂的分蜂季节诱捕成功率高。北方4,5月份和南方11,12月份是诱捕中蜂的适宜时期。南方亚热带地区8,9月份蜜源稀少,野生蜂群有迁飞的可能,也适于诱捕。

3、应用旧蜂箱

最好用家里的旧蜂箱,可用新的取代旧的,换出来诱捕专用因为旧蜂箱带有蜂胶和蜂腊。诱捕蜜蜂最为成功。在蜂箱的门口涂上一层蜂腊用火烧旧巢,把融化的蜂腊涂上。

4、经常检查

一般来说,放置这后几天就有收获了,特别是冬季,如果下了几天的雨,再出一天太阳的话,你去检视,有意外的惊喜。好了,有收获了,那就搬回家吧,待傍晚蜜蜂归巢后,关上巢门,搬回家并尽早过箱饲养。

猜你感兴趣:

1.蜜蜂养殖方法

2.蜜蜂的养殖方法

3.蜜蜂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4.冬天如何饲养蜜蜂

5.蜜蜂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在农村地区,经常会看到家养的土蜂,当地农民把野蜂收服带回家养

收集野蜜蜂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实施方案前先要对自身(头部,手、脚)防护做到位,提前做好蜂桶等事宜,

野蜂一般指野生蜜蜂,又名土蜂,山蜂,其实就是野生的中华蜜蜂,在蜂种中个头最小,生长在野外,以野外山里石缝或狭小的石洞等地为屏障做巢穴,所酿蜂蜜质量最优,营养和药用价值最佳。其毒性较强,人若被叮咬有强烈的疼痛感和瘙痒感,还会引起浮肿,若同时被二三十只野蜂叮咬,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在农村地区,经常会看到家养的土蜂,这是当地农民把野蜂收服带回家养的结果,但如果其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境况恶劣,其会果断弃巢离去不知所踪。

二、蜂桶的制作和放置

接蜂前,应先做好山蜂的窝巢即圆木蜂桶。蜂桶由底桶、继桶、桶底、桶帽 (盖)组成。底桶和继桶可选用长100~120厘米、直径40厘米左右的园木 制成。用凿子掏成空心并清除内部木屑后呈园桶状,桶内壁不宜太光滑。在 桶体下方的边缘处,做成一个长4厘米,高1厘米的巢门。山区通常选用林 中的自然干枯的空心树,截出所需长度,稍加制做便成蜂桶。制好后,放在 阳光下晒干,并将桶内壁均匀挂蜡,以便山蜂定居后尽快采蜜和造蜡。一般 继桶比底桶要长2倍多,也有不分底桶和继桶两者合为一体的。桶底可用比 蜂桶底口面积稍大的园形木板制成。桶底和蜂桶连接处除留巢门外其余部分 应密封好。桶的上口一般不用另加桶盖,直接用树皮或其它木板做成和蜂桶 口大小适中的园锥状桶帽,扣在桶口上即可。园锥桶帽的下缘要长出蜂桶10 厘米左右。外面再加一层草编帘子以防雨水。桶帽与桶口相接处也应密封, 帽的内侧也应挂蜡。桶帽、桶、桶底之间应连接固定好。蜂桶做好后,放于房舍附近的背风向阳、后边有树、前面开阔、夏不积水、 冬不积雪的地方。放桶时,蜂桶应尽量垫得高些,一般以长颈酒瓶倒立做垫 墩,并在桶底垫塑料布防潮。也可用光滑的木杆或其它材料做垫墩,主要是 防止鼠、蚂蚁等进入巢门。蜂桶要分散摆放。放置要端正、坚固,以防桶倒 蜂逃。清除蜂桶周围的污物、杂物。接蜂前最好将桶帽下面涂少量蜂蜜。

三、接蜂方法

山蜂分群多在春季5月10日至6月2日和秋季7月20日至8月10日进行。接蜂时操作者要戴好蜂帽等保护装备。常用的接蜂方法有巢门接蜂法和结团收捕法。1、巢门接蜂法:当蜂群分群开始飞成喇叭筒形状时,在1~2分钟内,将涂有 蜂蜜的桶帽(或桶盖)用一只手提着。当蜂王出生时,迅速用另一只手或手 握的草把,将蜂王托到桶帽上。手离开后,山蜂很快结团并越结越大。然后 就可把桶帽轻放在蜂桶上。当本群大部分蜂都进入桶后再盖严桶帽并固定 好,之后再缩小巢门或关闭巢门,在夜间妥善移动放置好蜂桶。蜂群进桶后 要注意看护,如果桶内安静,可打开巢门,不安静可随时关闭巢门。2、结团收捕法:在巢门接蜂未能成功时,蜂王第一次起飞不会飞太远,一般都 落在附近树上、房檐等处结团。此时,接蜂者可搭梯子上去,一手把蜂帽放 在蜂团上方接近蜂团,另一手用草把将蜂团由下向上驱赶,待蜂王和全群蜂 在桶帽下面结团,再将桶帽提走,以引蜂入桶。此期如收捕不成功,蜂群就 会向远处迁飞。蜂群远处迁飞时,可用锹或手撒扬小灰(草炭土)或泼水的 方法挡住其去路,迫其停留在附近的树上或房檐等处结团,以便再次收捕。此外,在野外发现分蜂群结团在树枝上时,可锯断树枝将蜂团放入蜂桶内, 也可将其抖落在面袋里,带回放入蜂桶。发现山蜂群在树窟里时,可在白天 量好高度划好记号,晚上将树锯断抬回家养。先锯去上段后锯下段,防止桶 倒蜂逃,注意人身安全。在石缝里发现山蜂时,要在其分蜂时用巢门接蜂法 或结团收捕法接蜂家养。也可在山上立些空蜂桶,以招引分群蜂居住,当蜂 群住后安静进入正常工作时,可在夜间抬回家养。

四、繁殖分群

山蜂接入蜂桶后,工蜂马上利用蜜囊中的贮蜜营造巢脾、贮蜜,蜂王开始产 卵繁殖。繁殖是由蜂王和雄蜂交尾来完成。交尾后,雄蜂因外生殖器脱落而 死亡。一只健壮的蜂王,一昼夜可产卵1000~2000粒。山蜂分群,多采用抓王法,即将蜂王放入纱布、窗纱袋里,吊入蜂桶内上方, 等蜂群安定后,再把蜂王从纱布袋里放到蜂桶内。一般每大桶蜂群春季可分 成5~6群,秋季又分3~4群。

五、饲养方法

1.早春繁殖的弱小蜂群应进行补饲。补饲应在天黑前进行,每次喂蜂蜜250~ 500克,连喂2~3天。2.新招引或越冬后期至早春时期桶内贮蜜不足的蜂群,也要进行补饲。新接的山蜂要一次补足,缺蜜的蜂群要连续补2~3天,一般每天补蜜1.5~2公 斤。补饲时,先将蜜装入盘中,蜜上放秫秸2~3个,之后将盘放进桶中。 也可用白糖代替蜜进行补饲,500克糖兑500克开水,凉后补饲。补饲应在 深秋和早春的傍晚进行,以防引起盗蜂。六、注意事项

1.控制温度:夏季应将蜂桶放置于湿润凉爽、敌害少的地方。如果蜂场周围 没有避阴树林,可临时搭设凉棚防暑降温,同时做好防雨工作。入冬前,要 将蜂桶周围、桶底、桶帽的缝隙用泥抹严。检查温度时,可用一根长胶管, 从巢门插入蜂桶,使上端接近耳部。如果听到桶中呈“嗡嗡”声,表明温度 适宜,如听到“唰唰”声,表明温度低,应适当关闭或缩小巢门;如果听到 “呼呼”声,则表明桶内温度过高,应适当扩大巢门或采取其它措施降温。2.控制分群:立秋前后,蜂群易出现分群现象,当分完两群后,要将再出现 的新蜂王掐死。以培养壮群。3.严防敌害:山蜂的天敌很多,如田鼠、蚂蚁、蟾蜍、蛇、蜘蛛等,为防其 危害,应在蜂桶周围加设围栏。4.防药害:蜂桶放置最好远离农田、化工厂、采石场等可能有农药、烟尘等 危害的地方。最好把蜂桶放置在上风头。5.防逃蜂:有时接蜂回来后,不几天发现蜂都跑了。这主要是因为周围环境 不好,有烟味、药味或其它有害气味,或有病菌感染、寄生虫、动物的干扰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