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蝎子怎么养殖
- 养殖问答
- 2023-06-07 17:55:52
- 729阅读
在我国,蝎子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而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蝎子的市场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因此,一些养殖户开始尝试野生蝎子养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野生蝎子的养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野生蝎子的养殖方法。
第一步:选取合适的品种。野生蝎子的品种有很多,其中以中华蝎和巨野蝎最为常见。这两种品种生长快,繁殖能力强,适合养殖。但是,在选择蝎子品种时,还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考虑。
第二步:筑巢建居。蝎子是一种需要藏身处的昆虫,因此,在养殖期间,需要为它们筑巢建居。蝎子的居住环境应该干燥、阴凉、通风,并且需要提供足够的光线和足够的空间。此外,还需要为蝎子准备一些隐蔽的藏身处,以提供它们安全感。
第三步:科学喂养。蝎子的食物主要是昆虫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让蝎子以野生食物为主,以增加其免疫力。同时,还应该控制好蝎子的饮食量和饮食频率,以避免出现过饱或者过饿的情况。
第四步:科学管理。野生蝎子的养殖需要经常进行管理。包括环境管理、疾病预防、消毒管理等。每天都要关注蝎子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总而言之,野生蝎子的养殖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同时,还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谨慎经营,追求长期稳定的效益。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对于野生蝎子的养殖是必定会有所收获的。
如何养殖野生蝎子?
最好在不住人的房子或空棚子里建池。蝎池用砖砌成,池子长宽不限,高度为80厘米。池子砌好后,再用水泥抹光滑。最好再在蝎池四周内粘贴上塑料布或玻璃,以预防蝎子逃跑。池底部要垫6厘米左右的沙土,砸结实。池内铺瓦,将瓦片一横一竖摆放,以供蝎子栖息。
二、蝎子的饲料及其饲喂
蝎子喜欢吃多汁体软的昆虫。如蚊、蝇、螳螂、蚂蚱和蜘蛛、蚯蚓等动物,也喜欢吃碱土和麦麸等物。蝎子的动物性饲料可用灯光诱捕,在蝎房顶上挖一个直径为25厘米的洞,在洞口上方吊荧光灯或黑光灯,灯下配备漏斗,傍晚开灯,引诱昆虫掉进蝎房,供蝎子捕食。此外,还可以饲养土元、蟋蟀和培育肉蛆来喂蝎。如果诱捕和饲养的昆虫不能满足蝎子食用,可适当喂些新鲜的、无污染的动物肉。把肉剁成肉馅,然后用小塑料布将肉馅包成许多小包,比较均匀地投入池子里。投食次数多少以温度高低而定。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5℃以下,6天~7天喂一次温度在20℃~30℃,3天~5天喂一次。每次投料不宜过多,太多容易变质造成污染,产生病菌太少易造成蝎子不够吃而相互残杀致死。投食时间以下午5时~6时为宜。
三、饲养管理
1.保持适当温度 温度低于15℃,蝎子处于冬眠状态,停止或放慢生长温度高于40℃,蝎子拼命外窜,以至死亡。因此,温度保持在25℃~30℃为蝎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
2.控制好湿度 蝎子喜干燥,怕潮湿。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以沙土不干不湿,人不感到蝎室气闷为宜。要特别注意的是沙土不宜过于潮湿,否则蝎子会生粉螨虫病,导致死亡。
3.供足饮水 养蝎成功与否在于饮水。如果供水缺乏,蝎子过于干燥会造成相互残杀死亡。因此,每天可用海绵吸足清水或冷水放入蝎池中。每隔3天~5天可在蝎子饮水中加入一种抗菌素类药物(土霉素、磺胺等),每片药对4千克左右冷开水,调匀后吸到海绵上,放入蝎池即可。
蝎子怎么养殖好
蝎子在中国被作为中药材使用,蝎子常用以入药、泡酒,对风湿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入药的蝎子和泡酒的蝎子品种不同,我国的蝎子主要有十五种左右。那么蝎子该怎么养呢?
1、场地选择
蝎场要背风向阳、远离工业污染。土质以微酸或微碱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同时还要避开周围50米内有可能使用剧毒农药的地方。
2、建蝎池
蝎池一般以200-600平方米为宜,四壁为一道用砖和水泥砌成的围墙,围墙分为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可挖深、宽各60-70厘米的沟。深度根据土质的不同而异,黏重土可浅些,沙壤土可深些,沟内用水泥抹缝。地上部分为节省材料可用单横砖垒砌,高度70厘米左右。里外用水泥抹平,最后在墙顶上平压上一块26-28厘米宽的玻璃条,并使玻璃条在墙顶两侧各向外延6-10厘米,再在玻璃条上竖压一单砖,然后将单砖两侧用三合土(沙子、水泥、石灰)抹成斜坡。围墙设宽约1米的门,门两边立柱要比围墙宽、高些,并用水泥抹平和留有可镶入玻璃的坚缝,门一般用大块硬质玻璃做成。围墙四周留进出水口。进水口要高于出水口,设在围墙基脚处,宽、高各25厘米左右,内侧口用水泥砖砌成斜面。不用时加盖玻璃以防蝎子外逃。出水口可选择墙外地势低洼、排水方便的地方,规格大小与进水口相同,只是要略低一些以便排出雨后积水。但其内侧口要用水泥砌成斜面,同进水口一样不用时加盖玻璃以防蝎子外逃。
3、码置垛体
蝎池建立后首先要耕翻和平整土地,然后再码置垛体。在蝎池中每隔1.5米左右码置一排宽约60-80匣米的垛体。垛体与空闲地之间相对排列。垛体的宽度在60-80厘米,长度根据蝎池大小而定,码置垛体时华北地区一般下挖24厘米左右,但应根据各地的温度作适当的调整,以便蝎子越冬休眠时向下转移。垛体用土砖纵横交错垒上来。砖与砖之间留1.5-2厘米的空隙,高约50-60厘米(地上部分),基部周围培以高度10厘米左右的土。垛体顶部用水泥或其他防水物封盖以防雨水漏入蝎窝内。
4、共生基的搭配
在池内空地上种植一些短秆或匍匐生长的植物,以招引多种昆虫繁衍,也可以向池内投放某些饲料,以便培养出蝎子喜食的害虫和蝇蛆、土鳖虫等,作为蝎子源源不断的天然食料。可供种植的作物有小麦、花生、地豆角、甘薯及某些草木花卉等。
种植共生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间作套种,以保证蝎池空闲地生长季节常绿,保证食源的连续性。绝对不能施用农药、氮肥且尽量不施其他化学肥料以避免引起蝎子中毒。投放蝎种的密度要适当切勿投种量过大,一般每立方米投种量100条左右为宜。
5、饲养管理
早春不能过早拆除蝎窝的防风屏障及保温覆盖物以保持蝎窝温度。清明以后夜间出穴活动的蝎子越来越多,这时活动区的土壤含水量以15%-2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在风和日丽的中午用40%的1%高锰酸钾水对蝎子活动场地、墙壁和地面洒水以调节空气湿度。立夏以后是蝎子繁殖、发育最旺盛的季节也是管理的关键时刻。夏季气温高要注意经常喷洒水于蝎池内的垛体上以便降温和增大湿度。在高温季节一般2-3天喷水一次,使土壤含水量保持20%-30%,空气相对湿75%-85%。喷洒的水最好呈雾状切不可直接将水倒入蝎窝内。此外还要注意在雨后及时排净场内的积水。立夏以后蝎子的消化能力空前提高,这时如饲养区内农作物害虫不够蝎子食用,可在晚上用黑光灯诱捕昆虫任蝎子自由采食,也可投喂些鲜活昆虫。秋分以后要加大供食量,除自然昆虫外要加一些肉类饲料,喂食量要做到宁可有余不可欠缺。要迅速减少蝎子的饮水量停止直接供水。蝎子的栖息场所湿度控制在8%,如果活动场所过湿可撒些干的风化土来调节。拣出体弱失去繁殖能力的弱、老、残蝎加工制干。霜降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在自然条件下各龄蝎渐入冬眠阶段,一直到谷雨前这段时间,重点是搞好养区内的防寒和防鼠害的工作以确保蝎子安全过冬。
自我繁育模式从养殖方式上可以分为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两种形式。室内养殖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养殖,室外养殖就是我们常说的散养或者露天养殖。温室养殖就是人为的给蝎子创造一个适宜蝎子生长发育的环境,让蝎子从怀孕,产子,生长,蜕皮,交配都在温室内进行循环,来达到收益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蝎子的一切生长活动的条件都是人为创造给予的,不是自然给予的,所以这样的环境对于蝎子来说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是恶劣的不是优越的。这就给养殖者提出了很强的技术难题,而这些技术难题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好多个。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门槛,都是一个成败的考验,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想养蝎,先学技术,没有技术谁养谁失败。就是普通养殖的鸡、鸭、猪没有技术也是养不成功的。温室养殖的最大特点就是缩短了蝎子生长的周期,把蝎子生长的周期由3年缩短为1年内,可高密度养殖,可立体式养殖,操作简单,劳动量不大,便于喂养管理,幼蝎成活率高,省时省空间。但技术含量高。露天散养,就是在室外建造若干个养殖池,池的大小因蝎的多少而定,只要不逃跑,敌害不侵食,只要有食物喂,一般很容易养成。其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含量要求不高,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不需要人为能源,成本低,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蝎子成活率高,不容易生病。其最大弊端就是蝎子生长周期长,需要3年时间见效。综上所述,自我繁育模式总体上来讲,是蝎子从无到有繁殖的过程,是蝎子从小到大生长的过程。
不过自我繁育模式有其自身特点和缺陷,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养殖成功的。没有技术肯定是养不成功的。有的人掌握了技术,但是养殖蝎子的数量很少,就是成功了也不等于赚钱。由于蝎子养殖不象鸡、猪等养殖周期短暂,最快也要1年左右时间,其见效不很快。农村很多人没有足够的耐性和经济实力来投入,耗不起拉锯战,于是养不了几个月就纷纷落马。就是大型蝎子养殖场老板,他的亲戚朋友宁愿养殖鸡鸭猪都不愿养蝎子,这不是一种社会怪现象。自我繁育模式是国家提倡和推广的,在我国养殖人数不多,成功的人不多,大规模生产的人不多,在社会上站的份额不多,但是市场潜力极大,经济前景可观。其将是我国人工养殖蝎子的希望和未来,将是以后我国蝎子供应的主力军。其任重而道远,其将最终将取代人工捕捉成为社会主流。
自我繁育模式与夏买冬卖模式相比较,各有各的特点优势和弊端。自我繁育模式生产出来的蝎子,其质量和野生的一样,蝎毒的成分是一样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也是一样的。在作为商品蝎子出售上,价钱也是一样的。在种子的选择上,和国家的农作物种子是一个道理:就是种子要比一般商品繁育产量高,比一般商品个大饱满有光泽,比一般商品质量好级别高,所以种蝎的价格比商品蝎要高,按照蝎子的生理特点,种蝎子不论公斤卖而是按组卖的。现在我国蝎子养殖的框架早已定型,一定时间内不会有质的变化,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某个人能够控制布局的,目前,我国蝎子养殖步伐发展的速度不快,蝎子市场的供求距离在不断的拉长,这就给自我繁育模式的养殖爱好者提出了更大的问题,怎么提高自我繁育模式的产量?怎么加快自我繁育模式的速度?这个问题从宏观上讲是个社会问题,从微观上讲是个技术问题。
养殖蝎子注意事项:
蝎子是一个好项目,但养蝎项目与蝎子特性有点相似,也是“冷血项目”,经常有养蝎户
被“咬上一口”。造成养蝎失败主要原因。因此,在发展蝎子项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防骗:
随着养蝎热的升温,有些单位为了获取暴利,利用人们对这一行业缺乏了解和求富心切的
心理,鼓吹养蝎一本万利、母蝎一年3-4胎,养一只蝎能获利几十、几百,并可提毒等等。
在引种时一定要小心,要了解蝎子的一些基本常识,要认真考察、分析,要会判断,所引
种的单位是否是倒种单位,所销的蝎子是否是家养蝎(野生蝎千万不能引),所宣传养蝎
速生、提毒、效益等内容是否是胡吹夸大。要到专业性、信誉好、技术成熟的养蝎场引种。
2、注意质量

目前我国广为饲养的蝎子品种为东亚钳蝎(又名问荆蝎)。某些养殖场为自己的蝎子定名为杂
交蝎、速生蝎等,诱导人们走入误区。其实为使蝎子保持强盛状态和高繁殖率,就必须防止
蝎子近亲交配,以免蝎种群退化。优良的种母蝎是由产仔多的母蝎所产2代~5代中经过1胎
~2胎繁殖后选定的,而不是只要是母蝎就可留作种用。所谓的速生蝎就是利用加温措施让
蝎子在8个月~10个月内长成商品蝎。 如果不采取加温措施,仔蝎需要3年才会长成。
3、注意温湿:
蝎子对环境适应性差,对温、湿变化特别敏感,蝎子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受到抑
制,低温高湿,很容易产生霉菌性疾病或腹胀;高温低湿,会造成慢性脱水而死亡。蝎子的
生长发育和蜕皮的最适温度28-35℃,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土壤最适含水量为15%
-20%。
4、注意恒心:
蝎子不是短平快项目,它的生长期较长,要8-12个月幼蝎才能长大,在前二、三年内,
养蝎不能给你带来多大效益(如想取得效益,只有倒种,但只是违纪行为)。因此要
克服立竿见影,短期见效的思想,树立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思想。
5、注意饲料:
应考虑自行饲养黄粉虫等昆虫,以便及时充足地供应蝎子采食。同时在以后的饲养中应
注意饲料虫品种多样性,以提高蝎子各种营养成本。
6、注意虫病:
蝎子虽没有传染性病害,但如果管理不当也会发生病虫害,如枯尾病、斑霉病、黑腐病、
蝎虱等。另外,还需采取措施防止蚂蚁、老鼠、鸡等捕食蝎子。
7、注意技术:
人工养蝎欲想成功,必须闯过温湿关、饲料关、产仔关,攻克种蝎久孕不产、幼蝎蜕皮困难、
母幼蝎生理性猝死(也叫无原因死亡)等等技术难题。
8、注意风险:
我们应当看到蝎子作为一种特种经济动物,其市场虽然广阔,但并非没有限制。如果饲养规
模过小,知名度低,就会难觅市场,经济效益必然降低。蝎子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如饲养管
理不当,极可能造成蝎子大批死亡。养蝎也承担着多种风险,初涉者对此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不要误认为售种单位负责回收就毫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