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孵出来怎么喂养

最近,我养了一只野鸡,它终于孵出了6只小鸡。小鸡们非常可爱,但是我有些不确定如何才能正确喂养它们。在研究了一些资料后,我想分享一下野鸡孵出来后的喂养手册。

第一要素:饮水。

小鸡们最重要的营养来源是水,所以要确保它们的水源清洁和新鲜。可以购买专门为小鸟设计的饮水器或蛋壳杯,这些工具可以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新鲜度。当然,还可以采用普通的碗,但要经常换水和清洗,以防止病菌感染。

第二要素:食物。

小鸡的食物应该选择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饲料。可以购买专门为小鸟配制的鸟食,或者准备燕麦片、玉米、小麦、米等谷类,这些食物易于消化,并且可以给小鸡提供足够的营养。此外,小鸡还需要混合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来增强它们的健康程度。

第三要素:环境。

由于野鸡被孵出来的小鸡生命脆弱,所以它们需要一个安全、干净、温暖和卫生的环境。可以把两张干净的毛毯叠放在底部,然后放上一个装满鸟沙或枯草的木箱,以提供小鸡足够的温暖和卫生。此外,小鸡们也需要一个适当的地方来休息,所以可以准备一个简单的小鸡笼子来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睡眠环境。

第四要素:健康检查。

孵化成功的小鸡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是保持它们健康和成长的关键。定期检查小鸡的外观,以确保它们没有受伤或感染任何疾病。同时,需要检查小鸡的排泄物,以确定它们的饮食和状况是否正常。

总之,做好野鸡孵出来后的喂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新鲜,还要确保小鸡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和安全、温暖、卫生的环境。通过定期检查小鸡的健康状况,可以确保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最佳的照顾和保护。祝大家在孵化野鸡时都能够成功,娇小的小鸡们能够健康成长!



如何饲养小野鸡相关的方法

饲养 小野鸡需要我们知道小野鸡的饲养 方法 。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小野鸡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小野鸡的方法

一、雏野鸡的饲养

1.适时开食,精心喂养。雏鸡出壳12小时后,有啄食行为时,可先喂一些糖水。喂水1~2小时后再开食,第1天开食可喂玉米粉拌熟鸡蛋(100只雏鸡每天加3~4只鸡蛋),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鸡采食。从第3天起即可喂25%以上粗蛋白的全价料,配方为:黄玉米36%,小麦粉2%,豆饼37%,鱼粉15%,草粉2%,酵母粉3%,植物油2%,骨粉1%,贝壳粉1.1%,食盐0.4%,添加剂0.5%。开始时,每隔2~3小时喂1次,4~14日龄每天喂6次,15~28日龄每天喂5次,4周后,每天喂3~4次即可。开食的同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2.保证育雏温度。雏鸡1~3日龄时为35~34℃,4~5日龄时34~33℃,6~8日龄时33~32℃,9~10日龄时32~31℃,11~14日龄时31~28℃,15~20日龄时28℃,21~28日龄时27~24℃,29~35日龄时24~21℃,36~42日龄时21~19℃,以后为常温。室内相对湿度以控制在55%~65%为宜。

3.适宜密度。在网上平养或箱上育雏时,每平方米1~10日龄饲养50~60只,11~20日龄30~40只,30~40日龄时20只,45~60日龄时10只。

4.及时断喙。野鸡非常好互相啄斗,因此在10~14日龄可进行第1次断喙,到1月龄时,给戴鼻环,一直戴到4月龄出售。如留种,还要更换成种鸡鼻环,而防止啄癖,效果很好。

5.加强管理。雏鸡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惊群等,因此操作动作要轻,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惊扰及预防兽害。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野鸡幼雏至性成熟前称为育成期。

1.饲养方式。采用简易平养,即舍内地面垫料,外设运动场,运动场与舍内门、窗均设网罩,以防野鸡逃逸。

2.饲养管理。每天饲喂3次,第一次尽量安排早,最后一次安排在黄昏前1小时。作种用的育成野鸡配合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和粗蛋白水平应比肉用野鸡略低,喂量为肉用野鸡日喂量的90%即可。在饲养过程中,一是设置砂砾盒,任其自由啄食二是保证饮水的清洁,充分供应,特别是在采食干粉饲料时,更应重视饮水的供给,不论白天、晚上饮水器内都应加满水。在8~9周龄时进行第二次断喙,以后再隔4周左右进行一次修喙,防止啄癖。日粮配合:黄玉米48%,小麦粉3%,豆饼26%,鱼粉10%,麸皮3.5%,草粉和酵母粉各3%, 骨粉1.5%, 贝壳粉1.1%, 食盐0.4%,添加剂0.5%。育成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8~25℃,低于17℃要加温,高于25℃则应减少密度,加强通风。到11周龄时,每平方米密度为3~4只,随着日龄的增加,密度减少到每平方米2~3只为宜。要注意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为保证其繁殖期能获得较高产蛋率和受精率,要注意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喂量和能量标准,增加纤维和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

野鸡的饲养方法

野鸡的生活习性、野鸡的食性、野鸡的生理习性、野鸡的繁殖习性这些野鸡的没有生活习性必须了解清楚方可进行养殖

前期准备工作野鸡场舍的建造养种鸡场舍应选择在有利于排水干燥、背风向阳、无污染源、交通方便又不近村庄、厂矿,较为清静并有生卫水源和电源的地方。每间鸡舍以32平米为宜,规模养殖,每栋鸡舍长36米,宽8米、高2米以上,鸡舍前设有活动场地,每间舍场之间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分隔,上有防飞网

野鸡笼具的准备:一是孵化器,可用家鸡电力孵化器二是育雏设备有育雏架、育锥笼、电暧气、育锥伞等。三饲养用具如食槽、水槽。

野鸡养殖技术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掌握孵化、雏期保温、啄癖、叨蛋、配群、饲养等多方面技术,需要有专职人员负责。特别是孵化技术,如养殖场不能自我解决孵化问题,在商品销售竞争中很难有利可图。这就要不断学习养殖技术。为帮助养殖 总结 经验 本网开设了“野鸡知识讲座”和“野鸡技术文荟”栏目,可能给养殖户有所帮助。

野鸡系杂食性禽类,饲料十分简单,同于家鸡。引进野鸡苗要注意防疫,需按日龄用马立克氏、传支、新城疫、法氏囊苗等

野鸡购种的准备: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选择有关的基本知识,要坚持到有种苗经营资格单位购买的原则、坚持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坚持就近购买的原则,购买好种苗质量。

野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野鸡为野生动物,生命力、适应力和抗病力极强,对环境要求不高,能耐46℃的高温和-32℃的严寒,养殖技术与家鸡一样,主食五谷杂粮,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即可喂养,可利用旧房、仓库等进行圈养或笼养。

野鸡从周龄开始到16~18周龄为育肥阶段,此阶段野鸡体重呈直线上升趋势。

1.合理饲喂。采用原粮饲喂野鸡的养殖户,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麸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采用家鸡饲料饲喂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以添加10%~20%的青饲料。让野鸡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龄)每平方米可养10~12只野鸡,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让其均匀采食,生长一致。

3.设栖架、防啄癖。育肥野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飞攀栖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野鸡的啄癖。发现有被啄伤的野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必要时对野鸡群进行调控,方法为:(1)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引诱野鸡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2)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3)饲料中的食盐要提高到2.5%,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4.防惊飞。尽可能保持场内安静,谢绝参观,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为防惊飞出现撞伤或撞死,可剪掉野鸡一侧的初级飞羽。

5.做好防疫工作。野鸡舍应每天清扫,每周用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一次消毒。8~9周龄的野鸡要进行新城疫Ⅱ系疫苗饮水接种,并预防禽霍乱或球虫病的发生。

野鸡的饲养技术目前已经基本成熟,我国人工驯养野鸡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目前国内开发最成功的著名特禽。

&gt&gt&gt下一页更多精彩“野鸡饲养管理要点” 

喂野鸡怎么喂

野鸡雏雉鸡的育雏期是指雏雉鸡从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一般为1~30日龄,有些地区可长达42日龄,育雏期是饲养雉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雏雉鸡在1周龄内死亡率最高,许多品质低劣的种蛋孵出的雏雉鸡多在这一时期死亡。下面为野鸡雏的饲养管理介绍:

严格保温 温度是雉鸡育雏的重要条件,必须控制好适宜、恒定的温度。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雉鸡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湿度 育雏的环境湿度也很重要,适宜的育雏湿度见表2-7。 育雏湿度过大,雏雉鸡水分蒸发散热困难,食欲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虫、霍乱等病;湿度过低,雏雉体内水分蒸发过快,会使刚出壳的雏雉鸡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受阻,毛发焦干,出现啄毛、啄肛现象。

密度 育雏雉鸡密度大小直接影响雏雉鸡的生长发育。密度大,雏雉鸡生长速度减缓,易发生啄癖。因此,应按时调整雏雉鸡的密度。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只雏雉鸡,2周龄每平方米40只,从3周龄起每平方米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周减少5只,到7周龄时为15只。

光照 雏雉鸡的光照基本与家鸡光照制度一样,但是雉鸡胆小,敏感易惊吓,在控制光照开关应采用渐暗、渐明式开关调控器,避免引起对雏雉鸡的惊吓刺激造成意外损失。

及时断喙 雉鸡易发生相互啄斗,到2周龄时,就有啄癖发生,应对其进行断喙。

初饮 雏雉鸡从出雏器出来后24~36小时,应进行第一次饮水,给予雏雉鸡35℃温开水,为防白痢、大肠杆菌病,在水中加入0.01%氟哌酸或环丙沙星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还可在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或葡萄糖。

开食 在雏雉鸡进行初饮后2~3小时,将饲料用水调制到干湿适中,均匀撒在开食盘中或垫纸上,诱使雏雉鸡采食。喂料量控制在半小时内采食完,少给勤添,防止饲料腐败。1周后饲料中拌1%~2%砂砾,以助消化。

刚孵出来的野鸡吃什么好

野鸡在野外生存的时候,都会有很强的抗病能力,适应力,生命力,一般对生活的环境没有什么要求,可以接受的最高温度是47度,可以接受的最低温度是0下33度。饲养的时候喂食的饲料和家鸡都是一样的,主要喂食的就是五谷杂粮,在平时的时候,在喂食一些菜叶,青草之类的。

1、合理饲喂:一般在喂食的时候,在饲料里面适量的多添加一些高粱,玉米等能量比较高的饲料。一般都会使用百分之41的玉米、百分之16的小麦、百分之19的炒熟的豌豆、百分之14的菜籽饼、百分之6的麸皮、百分之5的米糠、百分之2的骨粉混合在一起进行混合,之后在1吨的饲料里面在添加2.6公斤的食盐,还添加一些适量的微量元素。同时还要喂食充足的水,之后在平时的在喂食青料百分之11到百分之21。每过7天都要让野鸡进行1次沙浴,在沙子里面还要添加敌百虫百分之3,这样可以更好的杀死在野鸡身体表面的寄生虫。

2、控制密度:在野鸡生长到35天到77天的时候,就是进入到育肥初期,这时1平方米可以饲养11只到13只,之后就要按照大小,强弱,公母都要分开饲养,一直到1平方米可以饲养7只左右。同时,要设置充足的料槽,让野鸡可以均匀的进行吃食,这样在生长的时候,就会尽量的一致了。

3、设栖架、防啄癖:正在处于育肥阶段的野鸡,在野鸡舍里面都应该放置一个栖息架,这样不仅可以使野鸡的活动空间增加,还会使野鸡的啄癖有所减少。一般在发现野鸡有啄伤的情况,就要在及时的给野鸡伤口的地方进行涂抹紫药水。如果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调控,方法是以下几点:

(1)在野鸡舍的上方挂上青菜,或者是青草,来吸引野鸡吃食,这样就会减少精力去啄羽,这样也能补充适量的纤维素,还有维生素。

(2)等到生长的63天到77天的时候,在饲料里面可以加入百分之1.2的羽毛粉。

(3)在饲料里面在添加百分之2.6的食盐,在水里面添加也可以。

4、防惊飞:在饲养的时候,要保证一定的安静,要不然有可能就会出现撞伤,撞死的情况,为了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可以把野鸡其中一侧的最开始生长出来的飞羽给减掉。

野鸡孵出来怎么喂养

5、做好防疫:每天都要进行清扫野鸡舍,每过7天就要使用百毒杀等进行1次消毒。等到生长56天到63天的时候,就要进行饮水接种新城疫苗,同时要还在预防别的病害发生,如球虫病,还有禽霍乱。

山鸡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雏雉出壳后,待羽毛一干,就应今早移入育雏室饮水,用0.02%的高锰酸钾或1毫升的水加100单位青霉素,给雏鸡开饮。以后供给常温的饮水,但要求不断水。开食的最佳时间是24--36小时之间。可用小鸡的全价配合饲料按100只加1个熟鸡蛋捣碎拌匀,给其开食。1周内,可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垫料上让鸡自由采食。1周后可用食槽饲喂,在饲养中,其原则是少量多餐,做到不断料。

一、山鸡的生活习性

山鸡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全世界各个地区几乎都有山鸡生存。山鸡有随季节变化小范围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天栖于海拔较高的针、阔叶混交林边缘的灌木丛中,秋季迁转到海拔较低的避风向阳处。山鸡的食性很杂,以植物为主,喜食植物的嫩芽、种子、果实等以及豆类、谷类,偶尔捕食昆虫。山鸡食量小,喜少食多餐。

山鸡的翅膀飞行能力差,不善飞行,往往几次起落便不能再起飞,山鸡善于奔走,跳跃。山鸡10~11个月可达性成熟,并开始繁殖。山鸡繁殖高峰期在5~6月,年产蛋两窝,每窝10~15枚,蛋重25~28克,多呈浅**椭圆形。

二、饲养场建设

山鸡场舍应选择在有利于排水干燥、背风向阳、无污染源、交通方便又不近村庄、厂矿,较为清静并有卫生水源和电源的地方。每间鸡舍以32平方米为宜。规模养殖,每栋鸡舍长36米,宽8米,高2米以上。鸡舍前设有活动场地,每间舍场之间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分隔,上有罩网,以防飞逃。7~8月,天气炎热,应搭棚蔽荫。

1.育雏室

分为平面式和网箱式两种,要求保温性能好,又利于通风排出废气。

平面式育雏室每幢长20米、宽5米、高2.5~2.8米,用纤维板或砖分为4间。每间的一边留一走廊,顶部设置保温隔热板,墙脚离地30厘米左右,墙顶部开有窗口便于通风。每间设一个保温伞,或用8个红外线灯泡作热源。地板垫上谷壳作垫料。每间可育雏400~500只,每幢可育1600~2000只。

网箱式育雏室是在室内设一列列网箱,以便于管理,提高育雏密度,减少粪便接触和胃肠疾病发生。网箱长100厘米、宽50厘米、高45厘米,底网眼要求3×1厘米或1×1厘米,侧网眼3×1厘米或2×1厘米。每个网箱可育雏40只。

2.中雏网舍

每幢长25米、宽5米、高1.8米。禽舍南面侧建有相连接的运动场,长2.5米、宽3米、高1.8米。每幢舍用尼龙网分为5间,上设天网。网眼为1.5×1.5厘米。舍内用砖地面,上垫沙土。每间可饲养150~200只。

3.成鸡网室

每幢长40米、宽5米、室高2.4米。外设运动场长40米、宽7.5米、高1.8~2米。每幢用尼龙网分成10间,网孔3×3厘米。舍内用砖砌地面,运动场垫沙土。每间饲养50~70只。

4.饲养用具

(1)孵化器可用家鸡电力孵化器。

(2)育雏设备育雏架、育雏笼、电暖气、育雏伞等。

(3)饲养用具食槽、水槽为镀锌铁皮焊制而成。饮水器用塔式和方盘式两种。

三、饲养管理

根据山鸡的生长特点,其饲养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育雏期:从出壳至脱温,一般为42天左右。这个阶段系山鸡保温养育的前期,是山鸡比较难养的一段时间。为了提高成活率,请注意下列几点:

1.调控温度

适当通风和保温是育雏的关键。育雏室地面或育雏箱可垫上谷壳,并选用保温伞或红外线灯作热源。温度应掌握在:头三天以35℃为宜,以后每隔二天降一度,10天后视其情况灵活掌握。相对温度一般以65%为宜。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但要设挡风门,以防贼风进入。

2.及时开食

雏鸡出壳待羽毛干后,迅速移至育雏室或育雏箱,24小时后,应及时供水开食。开始时用0.01%高锰酸钾水喂,水温与室温相近。一周内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和喂。以后饲喂雏鸡饲料,1~2周龄,每2~3小时饲喂1次,日喂8次3~5周龄,每天喂5次,以后每天3次。

3.适时分群

雏鸡群体不宜过大,随日龄增长而分群,一般1平方米,1~10日龄60~70只,11~20日龄40~50只,21~30日龄20~30只,25平方米的鸡舍育雏一般为400~500只左右。同时注意强弱分养,保持鸡群生长一致。

4.接种疫苗

开食前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传支H120饮水,14日龄用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饮水,30日龄再用一次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

青年期:42日龄至120日龄的称青年山鸡。此时期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可达10~15克。如作为肉用商品,此阶段饲养期满即可上市。

山鸡系杂食性禽类,以植物种子(如大麦、玉米、杂草籽等)、嫩草、蔬菜等为主。为使山鸡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要求,最好根据山鸡不同时期,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提供均衡营养的配方饲料。

山鸡嗉囊较小,容纳食物量少,因此,饲喂食料要做到少量多次,每日每只需要标准配合料70~100克,并配以适量嫩青草或蔬菜。

成年期:10个月龄以上的山鸡为成年鸡。种用鸡可在管理上分为配种准备期,1~3月份产蛋期,4~7月份换毛越冬期,8~12月份。产蛋期,喂家鸡蛋用鸡全价饲料,需要营养水平最高配种期和越冬期,营养水平一致。在产蛋期的日粮中加20%~25%的动物性饲料,以满足繁殖和产蛋时大体量消耗的需要。成年山鸡日喂次数随季节而异,春、夏、秋每天喂3次,冬季每天喂2次。每天清洗水槽1次,供饮用水1次。成年鸡饲养在大网室内,每平方米1~2只。鸡群以100只为好。产蛋时,网室地面应垫上0.5厘米厚的细沙子,山雉鸡断喙一次,防止叨蛋。同时,产蛋期,要保持圈舍的安静,防止惊群影响产蛋,产下的蛋及时拣出,防止叨破。换毛越冬时,应按产蛋多少而分群留种,再断一次喙,保持适当的温度,安全越冬。

产蛋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钟完成。雌雄配比为4∶1或5∶1,于4月中旬合群,可以达到交配及时,产蛋率高,受配率也高。在雄鸡相斗中选强者为种雄,体大健壮者为"王子",并且想法使交尾次数增加。

四、种蛋孵化

饲养的数量少,可用家鸡代孵化。量大则用人工孵化,用各种热源来孵化(炕孵、水孵、灯孵、电孵)。孵化一是看蛋的质量二是看温度和湿度三是看操作方法。

种蛋保存不能超过5天,时间一长,胚盘就衰老。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8℃,相对湿度为70%~80%。应将种蛋大头朝上放在贮蛋盘上。保存时间超过5~7天,每天翻蛋1~2次。种蛋应用福尔马林熏蒸、新洁尔灭喷雾和高锰酸钾浸泡进行消毒。

孵化时的温度,不能超过家鸡,一般1~20天内温度为37~37.5℃,相对湿度为65%~70%21~24天的出雏孵化期,温度降到37℃,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

孵化在1~20天时,每2小时翻蛋1次,每天翻蛋8~12次,角度为90°,使胚胎受热均匀。在孵化7~20天期间,应及时散发多余的热能,每天晾蛋10分钟。第一次验蛋在7~8天进行,观察蛋的受精情况,检出无精蛋和死精蛋第二次在19~20天进行检查,除去死胎蛋即毛蛋。

孵化期,要注意温度的变化,2小时记录1次,保持好湿度比,做好孵化室的通风换气。孵化23天大批出雏、脱壳后,幼雏放到出雏器中2小时左右,羽毛干后放到育雏箱中,每2小时取雏和检查1次。

五、怎样使七彩山鸡反季节繁殖

美国七彩山鸡的繁殖规律一般是在每年的4~5月份开始产蛋,至9月份基本停产。由于山鸡的生长至上市时间需4~5个月时间,因此其上市时间都集中在9月至次年1月份。而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和传统习惯,在山鸡大量上市的9~12月份正好是市场需求的淡季,而在2月份季节前后至5月份却是山鸡最畅销季节,其销售价高于淡季2倍以上。因此在淡季上市山鸡的养户一般都获利平平。而在旺季上市的养户却获利丰厚,但一般养户都无法做到。上海某公司珍禽野味产销部根据十多年饲养山鸡的实践,通过多年不断筛选,培育出了大批反季节繁殖的山鸡种,使山鸡一年四季产蛋繁殖,一年四季有山鸡商品上市,经济效益大增,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获取反季节产蛋的山鸡种群

这些鸡种的来源是年夏一年从每年秋季最晚出的一批山鸡苗留种提纯而来,一般在12月下旬出壳的山鸡苗,经7个月的饲养,即在7月和开产至12月份停产在2月份留的苗一般在10月份开产至3月份停产,每只母鸡产蛋量在100~120只左右,这些种蛋经孵化后的苗,饲养4~5个月上市正好是1~6月份,正是商品山鸡最畅销季节,与此同时,把在12~3月份出壳的山鸡苗留种,又可成为下一年的反季节繁殖山鸡种群。

2.饲养好反季节山鸡种鸡

(1)公鸡最好提前1个月留种,使其在母鸡开产时间同步性成熟,便于交配同时公鸡要避免遇亲,这样对提高孵化率、减少弱雏、改良品种都有利。

(2)繁殖阶段可选用蛋鸡料,另加鱼粉、维生素A、维生素D等添加剂。

(3)冬季严寒时可室内饲养,每天光照16小时。

六、注意事项

1、合理饲喂。 采用原粮饲喂野鸡的养殖户,可适当增加玉米、高梁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 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采用家鸡饲料饲喂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以添加10%~20%的青饲料。让野鸡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龄)每平方米可养10~12只野鸡,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糟让其均匀采食,生长一致。

3、设栖架、防啄癖。育肥野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飞攀栖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野鸡的啄癖。发现有被啄伤的野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必要时对野鸡进行调控,方法为:①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引诱野鸡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②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③饲料中的食盐要提高到2.5%,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4、防惊飞。尽可能保持场内安静,谢绝参观,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为防惊飞出现撞伤或撞死,可剪掉野鸡一侧的初级飞羽。

5、做好防疫工作。野鸡舍应每天清扫,每周用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一次消毒。8~9周龄的野鸡要进行新城疫Ⅱ系疫苗饮水接种,并预防禽霍乱或球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