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胡蜂的窝怎么挖
- 养殖问答
- 2023-06-07 10:10:36
- 874阅读
有时我们在自家院子或者附近的公园、学校等地方会发现金环胡蜂的窝,这让许多人感到恐惧,也让一些人好奇心起,想着把窝给挖出来看看,毕竟金环胡蜂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昆虫,它们的窝也有着一定的构造和布局规律。
那么,金环胡蜂的窝怎么挖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1.选择合适的时间
首先,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挖掘。一般来说,春季和夏季是金环胡蜂最为活跃的时间段,它们的窝也最为兴旺。不过,在这个季节挖窝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因为这个时候金环胡蜂会非常警觉,对外来的干扰会格外敏感,涉及到食物来源的干扰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攻击。因此,我们应该选择秋季或冬季挖窝,这个时候金环胡蜂的活动相对较少,窝内蜂群也相对静态,容易进行挖掘。
2.准备必需工具和防护措施
挖窝需要一些必需的工具,例如手电筒、锤子、榔头、铲子、手套、防护网等,在准备工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建议最好穿戴防护衣物(长袖长裤),佩戴手套,切勿轻视金环胡蜂的攻击性,一旦受到攻击会带来极大的危险。
3.确定挖掘位置
在挖掘前,我们应该确定窝的位置和规模。一般来说,金环胡蜂的窝都建造在高大的树木上,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望远镜或者登高的工具来观察,确定好窝的大致位置。在确定好位置后,我们可以考虑如何安全地登高到达窝的位置。
4.挖掘窝的过程
在挖掘窝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证安全和谨慎。首先,用铲子或者类似的工具将窝的周围泥土挖去,露出窝的部分,然后将窝口的入口用防护网封住,以防止金环胡蜂的逃逸或者攻击。
接着,我们要开始挖掘窝。一般来说,金环胡蜂的窝数据很大,得有足够的耐心才能挖出来。首先,我们可以用锤子和榔头轻敲窝的表面,试探出窝的状态和周围墙壁的厚度。然后,我们可以用铲子或者类似的工具慢慢将周围的松土挖掉,逐渐逼近窝壁。当我们挖到窝壁后,我们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地进行挖掘,以免破坏窝的结构和蜂群的生存环境。
在挖掘窝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蜂群的动态,特别是防备成群的蜂群攻击,当发现活动异常时,应该立刻停止挖掘工作并远离现场。
5.窝内观察和处理
当我们挖到窝内后,我们可以观察窝内蜂群的状态和数量,了解它们的生态和行为。在观察时,建议佩戴防护网和防护手套,以防止被刺。
如果我们选择了观察窝的状态而不是毁掉它,我们可以很好地保护金环胡蜂的生态环境。但是,如果我们必须摧毁窝,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比如,将窝内的泥土取出来,然后将窝口沙盘的位置遮盖住,切断蜂群的粮食来源,并在遮盖物下面喷洒殺蟲劑,以便彻底消灭金环胡蜂。或者,将窝放在密封的桶或袋子里,用二氧化碳或其他方法杀死蜂群。
总结
挖掘金环胡蜂窝是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但是也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在挖掘前一定要充分了解金环胡蜂的行为和习性,选择合适的挖掘时间和工具,保证安全和谨慎,尊重金环胡蜂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权益。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更好的挖窝经验和意见,欢迎留言分享。
心惊肉跳,世界十大最毒的虫子
金环胡蜂
中文名:金环胡蜂(又名:中华大虎头蜂、桃胡蜂、人头蜂、葫芦蜂、马蜂)
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栖息在地下有足球大的圆形蜂巢中,过着分工明确的社会生活。这是攻击性极强的危险性蜂类,敢在分泌树液的树上追击独角仙。到了秋天,还常常袭击蜜蜂的蜂巢,使其全军覆没。此虫毒性很强。
为膜翅目,胡蜂科。分布于云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四川、广西、江西、福建、贵州等地。为害苹果、桃、梨、葡萄、柑桔等,以成虫啮食成熟的水果,残留果皮、果核。
金环胡蜂是我国境内最大的胡蜂,体长达50mm,毒针长6.25mm,属于危险性蜂类。喜欢啃食成熟的水果,常常攻击蜂群,而且一般都是一次灭门,30多只金环胡蜂2小时能30000只蜜蜂,导致滴蜜无收。如果不用药物,被金环胡蜂蜇到的死亡率几乎是100%。
金环胡蜂是毒性最大、最凶猛的一种胡蜂,其窝建于自建的土洞中,随着其蜂窝的增大,其自我认定的势力范围也从几十米扩展为几百米。金环胡蜂的最喜欢单独在树林中寻觅小马蜂窝、胡蜂窝(包括金环胡蜂窝)、毛毛虫等,也喜欢在蜜蜂巢洞口猎食进出的蜜蜂,一旦发现蜂类的巢穴,即成群结队地进行驱逐、捕杀并将其蜂蛹全部咬回巢喂养自家的蜂蛹。
金环胡蜂个体长、大,行动灵活,觅食范围从几百米到十里以外不等,但却不会在势力范围以内进行觅食。在势力范围以外,金环胡蜂一般不蜇人(除非正在与其它蜂群群殴),在受到侵袭时也只是固定飞在空中环伺四周进行警戒或逃离。但在其自我认定的势力范围内,只要被其发现有动物对象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声音、风向、振动的感应),就会呼朋引伴,立即进行蜇咬。
怎样在野外快速找到马蜂窝的技巧!求高人指教,我会非常感谢 给钱也可以,只要有好的方法
金环胡蜂能蛰死人。
金环胡蜂是毒性最大、最凶猛的一种胡蜂,体长达50毫米,毒针长6.25毫米,如果不用药物被金环胡蜂蜇到的死亡率几乎是100%。
但金环胡蜂在势力范围以外一般不蜇人,除非正在与其它蜂群群殴,在受到侵袭时也只是固定飞在空中环伺四周进行警戒或逃离,但在其自我认定的势力范围内只要被其发现有动物对象活动就会呼朋引伴立即进行蜇咬。
危害胡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
黄尾巢螟幼虫通过蜂巢,咬胡蜂幼虫,造成蜂巢解体,蜂巢蛀虫喜欢在夜间活动,黄蜂白天活动,晚上呆在巢中,让蜂巢蛀虫在蜂巢上产卵而不感到冷漠。一旦蛀虫侵入蜂巢,它就能杀死大量的胡蜂。
为了防止蛀虫,一种是让胡蜂在离地较远的地方筑巢,因为天然胡蜂一般离地较近,受到蛀虫的严重伤害,离地较轻;另一种是在人工饲养箱中的黄蜂每天晚上2-3天内关闭蜂巢的门。
可避免巢螟在蜂箱内产卵,幼虫在高温、雨季易感染腐烂、恶臭等病害,感染后很快死亡。我们可以疏散蜂箱并在蜂巢上喷洒抗生素以防止蜂巢。此外,危害黄蜂的动物有乌鸦、喜鹊、蚂蚁、蜘蛛、壁虎等。冬天,老鼠也会咬成群的越冬黄蜂。
金环胡蜂是杂食性昆虫,捕食多种昆虫,亦会吸食成熟的水果,觅食范围从几百米到十里以外不等,最喜欢单独在树林中寻觅小马蜂窝、胡蜂窝、毛毛虫等,也喜欢在蜜蜂巢洞口猎食进出的蜜蜂,一旦发现蜂类的巢穴即成群结队地进行捕杀且一般都是一次灭门,30多只金环胡蜂2小时能杀死30000只蜜蜂。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金环胡蜂
怎样在野外快速找到马蜂窝?
马蜂学名胡蜂,是蜜蜂的天敌。
每年夏秋两季,马蜂很猖獗。
专业寻找马蜂窝的 方法,供大家参考。
用这个方法找野蜂(马蜂,胡蜂,黄蜂,葫芦包,地龙蜂)窝,最好是有两个人以上,一个给野蜂挂白胶纸,一个去看野蜂窝在哪个地方。
一次没找到 没关系还有机会,因为马蜂会来回几搬食物的,直到把诱饵全部搬完。
云南人不用防护服就搞野蜂窝的方法有点危险,没丰富经验的人不要贸 然去摘野蜂窝。
野蜂资源也要保护利用,不要动不动就一把火给烧掉啦!像那些不是在 路边的不容易蜇到过路人的马蜂窝,就可以把蜂蛹取出一部分再把马蜂窝放回 去,不一定放在原来的树枝,可放在不太高的地方,方面下次摘取马蜂窝。
春天蜂王开始做窝,产下第一批十几只工蜂,然后蜂窝开始几何增长, 到了秋天蜂窝越大,工蜂越多,野蜂护巢护越强,势力范围越大,越容易攻击人。
所以初夏在外面飞的野蜂还是蛮少的,另外,刚化蛹成熟的工蜂是不蜇人的。
初夏就开始可以到处找野蜂窝了,虽然此时的野蜂窝还很小一个。
找到 了放那里别去惹它们,只要记下地址就行了,到了要采收时再带上防蜂服,工具 来一起采收就行啦!随着其蜂窝的增大,其自我认定的势力范围也从几十米扩展 为几百米。在势力范围以外,野蜂一般不蜇人。
大土、,马蜂、金环胡蜂、虎头土蜂、胡蜂、土蜂、地蜂、牛牯蜂的预 防 因金环胡蜂对声音、风向、振动相当敏感,所以,当发现有几只金环胡蜂会 在林中环绕飞行或环伺时,那是被你惊扰的蜂群来巡逻了,应该是到了蜂巢边 了,此时静听应可听到一声一声断断续续的“嗡”声,那是金环胡蜂进出洞口的声音。
顺着声音望去即可看到金环胡蜂挖出来的泥土了。
这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如 果巡逻蜂没巡逻到眼前,请慢慢下蹲;如果巡逻蜂离你身体很近,请马上变成木 头,别呼气,僵住!待其平息后轻轻地离开,不可急跑,不可摇树枝,不可踩响 地上的枯枝落叶,不可出声,一句话就是要“提心吊胆、悄无声息”。
如果有金环 胡蜂直对着你冲 (扑) 过来,那肯定是被发现了,两秒钟之内就要挨蜇了,咋办? 滚!向地势更低的山下滚,滚得越远越好,不然小命难保哟。
要随时敬畏野蜂!不要随便惹野蜂窝,野蜂窝里面的蜂群总是集中攻击 一个人的,这样更容易致命!! 寻找胡蜂巢穴是比较艰苦但十分有趣的,在许多情况下,在野外找到一巢胡 蜂的巢穴往往需要多种方法配合进行才能达到目的。
胡蜂的整个繁殖活动都是围绕捕食、取水和啃取建筑巢穴材料为中心。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繁殖活动的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寻找。
A、食物引导;6 到 8 月份可去有分泌树汁的树干上和一些花朵上找在吃东西 的胡蜂,当发现胡蜂的踪迹时,可用 1—2 米的细树干枝条末端削尖,穿以蚂蚱 (蟋蟀、蜻蜓、鸡肉均可)诱其啃食,当诱上胡蜂啃食后固定观看,胡蜂会来回 往返运送,直到把食物啃光。
在此期间你就可以观察到胡蜂的回巢方向,并计算 出它的往返时间,由此可以初步估计出胡蜂巢穴所在位置,通常情况下,每次往 返的时间与巢穴的直线距离大约为:2 分钟;200-300 米,3 分钟;400-500 米,
4 分钟;600--700 米,5 分钟;1000 米左右。
如果取食每次往返时间超过 10 分 钟,说明巢穴在 1.5 公里之外(最远的可达 5 公里),寻找特别困难,此时应该 另外选点诱导。
为方便观察马蜂窝的位置,还可在马蜂啃食食物时,轻轻的在 马蜂腰上拴上一根连着白胶纸的细线,马蜂咬食物后会直接飞会窝里,根本不知 道腰上还挂着白胶纸的。
这样远远的就能看到一个白点飞向马蜂窝的方向了。
在诱导胡蜂取食时,如果一种食物胡蜂拒绝取食,可以换另一种诱导,例如 在森林比较好的地带,大胡蜂会拒绝食用蚂蚱,仅仅喜欢捕食其他小型胡蜂,此 时,可以用蝉(知了)、蜻蜓或其他小型胡蜂作为诱饵. 假如几种食物胡蜂都不 感兴趣,说明巢穴较小或者是被别人取过蛹不久的胡蜂,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无须浪 费时间,应该另外寻找其他胡蜂踪迹诱食. B、观察取水:当空气干燥的时候,胡蜂喜欢在阳光照射下的涓涓小溪边往 返运水回巢,每只胡蜂一般都有固定的取水点,观察和记忆每个胡蜂的取水点和 计算来回时间,亦可判断其巢穴的大概位置。
C、搜索取材痕迹:胡蜂筑巢需要不断的补充材料,它们通常会在距离巢穴 200—800 米的范围内啃取树木(松、篮桉、沙松、马缨花)的外栓皮或枯木作 为筑巢材料,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找到啃取树皮的胡蜂,也就会在比较短的时间 内找到巢穴。
D、堵蜂路:胡蜂在捕食过程中往往会翻山越岭,可以选择山顶的丫口部位 观看有无胡蜂飞行过路,判断其巢穴方向的方法是:回巢的胡蜂飞行速度慢,飞 行路线直,有时还可以看到胡蜂叼有食物。
在一般情况下,胡蜂回巢时飞行高度 越高,距离巢穴就越近,反之则相对较远。
出巢的胡蜂飞行速度快,呈现“S”状 线路前进,而且看不到叼有食物。
E、利用阳光快速寻找:在日出后两小时和日落前三小时的时间内,山丘和 小箐之间就会产生背阴面,当你迎着太阳观看背阴面的位置时,数十米之内蝇蚊 可辩,在 100 米内胡蜂飞行一目了然。
特别是在雨后天晴的情况下更为清晰。
此法的缺点是受时间和地形限制,但是搜索面积大而且速度快,特别是在已经知 道胡蜂巢穴的大概位置的情况下,在数分钟内即可找到。
F:远远的看到马蜂窝在那里就行了,不要太靠近马蜂窝了,马蜂窝边的马 蜂攻击性很强,在无防护的情况下靠近马蜂容易受蜂群的攻击,轻者伤重者至死 的。
后语:虽然马蜂是蜜蜂的天敌,但马蜂也是益虫,专吃果树农作物的害虫, 它是人类的朋友,如果胡蜂不是严重危害蜜蜂,请不要赶快杀绝!马蜂虽然毒性 大,但它是个宝。
马蜂浸酒可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四肢麻木等;马蜂蛹可油炸 或浸酒;马蜂巢可入药治病。
什么昆虫做巢厉害?
马蜂学名胡蜂,是蜜蜂的天敌。
每年夏秋两季,马蜂很猖獗。
专业寻找马蜂窝的 方法,供大家参考。
用这个方法找野蜂(马蜂,胡蜂,黄蜂,葫芦包,地龙蜂)窝,最好是有两个人以上,一个给野蜂挂白胶纸,一个去看野蜂窝在哪个地方。
一次没找到 没关系还有机会,因为马蜂会来回几搬食物的,直到把诱饵全部搬完。
云南人不用防护服就搞野蜂窝的方法有点危险,没丰富经验的人不要贸 然去摘野蜂窝。
野蜂资源也要保护利用,不要动不动就一把火给烧掉啦!像那些不是在 路边的不容易蜇到过路人的马蜂窝,就可以把蜂蛹取出一部分再把马蜂窝放回 去,不一定放在原来的树枝,可放在不太高的地方,方面下次摘取马蜂窝。
春天蜂王开始做窝,产下第一批十几只工蜂,然后蜂窝开始几何增长, 到了秋天蜂窝越大,工蜂越多,野蜂护巢护越强,势力范围越大,越容易攻击人。
所以初夏在外面飞的野蜂还是蛮少的,另外,刚化蛹成熟的工蜂是不蜇人的。
初夏就开始可以到处找野蜂窝了,虽然此时的野蜂窝还很小一个。
找到 了放那里别去惹它们,只要记下地址就行了,到了要采收时再带上防蜂服,工具 来一起采收就行啦!随着其蜂窝的增大,其自我认定的势力范围也从几十米扩展 为几百米。在势力范围以外,野蜂一般不蜇人。
大土、,马蜂、金环胡蜂、虎头土蜂、胡蜂、土蜂、地蜂、牛牯蜂的预 防 因金环胡蜂对声音、风向、振动相当敏感,所以,当发现有几只金环胡蜂会 在林中环绕飞行或环伺时,那是被你惊扰的蜂群来巡逻了,应该是到了蜂巢边 了,此时静听应可听到一声一声断断续续的“嗡”声,那是金环胡蜂进出洞口的声音。
顺着声音望去即可看到金环胡蜂挖出来的泥土了。
这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如 果巡逻蜂没巡逻到眼前,请慢慢下蹲;如果巡逻蜂离你身体很近,请马上变成木 头,别呼气,僵住!待其平息后轻轻地离开,不可急跑,不可摇树枝,不可踩响 地上的枯枝落叶,不可出声,一句话就是要“提心吊胆、悄无声息”。
如果有金环 胡蜂直对着你冲 (扑) 过来,那肯定是被发现了,两秒钟之内就要挨蜇了,咋办? 滚!向地势更低的山下滚,滚得越远越好,不然小命难保哟。
要随时敬畏野蜂!不要随便惹野蜂窝,野蜂窝里面的蜂群总是集中攻击 一个人的,这样更容易致命!! 寻找胡蜂巢穴是比较艰苦但十分有趣的,在许多情况下,在野外找到一巢胡 蜂的巢穴往往需要多种方法配合进行才能达到目的。
胡蜂的整个繁殖活动都是围绕捕食、取水和啃取建筑巢穴材料为中心。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繁殖活动的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寻找。
A、食物引导;6 到 8 月份可去有分泌树汁的树干上和一些花朵上找在吃东西 的胡蜂,当发现胡蜂的踪迹时,可用 1—2 米的细树干枝条末端削尖,穿以蚂蚱 (蟋蟀、蜻蜓、鸡肉均可)诱其啃食,当诱上胡蜂啃食后固定观看,胡蜂会来回 往返运送,直到把食物啃光。
在此期间你就可以观察到胡蜂的回巢方向,并计算 出它的往返时间,由此可以初步估计出胡蜂巢穴所在位置,通常情况下,每次往 返的时间与巢穴的直线距离大约为:2 分钟;200-300 米,3 分钟;400-500 米,
4 分钟;600--700 米,5 分钟;1000 米左右。
如果取食每次往返时间超过 10 分 钟,说明巢穴在 1.5 公里之外(最远的可达 5 公里),寻找特别困难,此时应该 另外选点诱导。
为方便观察马蜂窝的位置,还可在马蜂啃食食物时,轻轻的在 马蜂腰上拴上一根连着白胶纸的细线,马蜂咬食物后会直接飞会窝里,根本不知 道腰上还挂着白胶纸的。
这样远远的就能看到一个白点飞向马蜂窝的方向了。

在诱导胡蜂取食时,如果一种食物胡蜂拒绝取食,可以换另一种诱导,例如 在森林比较好的地带,大胡蜂会拒绝食用蚂蚱,仅仅喜欢捕食其他小型胡蜂,此 时,可以用蝉(知了)、蜻蜓或其他小型胡蜂作为诱饵. 假如几种食物胡蜂都不 感兴趣,说明巢穴较小或者是被别人取过蛹不久的胡蜂,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无须浪 费时间,应该另外寻找其他胡蜂踪迹诱食. B、观察取水:当空气干燥的时候,胡蜂喜欢在阳光照射下的涓涓小溪边往 返运水回巢,每只胡蜂一般都有固定的取水点,观察和记忆每个胡蜂的取水点和 计算来回时间,亦可判断其巢穴的大概位置。
C、搜索取材痕迹:胡蜂筑巢需要不断的补充材料,它们通常会在距离巢穴 200—800 米的范围内啃取树木(松、篮桉、沙松、马缨花)的外栓皮或枯木作 为筑巢材料,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找到啃取树皮的胡蜂,也就会在比较短的时间 内找到巢穴。
D、堵蜂路:胡蜂在捕食过程中往往会翻山越岭,可以选择山顶的丫口部位 观看有无胡蜂飞行过路,判断其巢穴方向的方法是:回巢的胡蜂飞行速度慢,飞 行路线直,有时还可以看到胡蜂叼有食物。
在一般情况下,胡蜂回巢时飞行高度 越高,距离巢穴就越近,反之则相对较远。
出巢的胡蜂飞行速度快,呈现“S”状 线路前进,而且看不到叼有食物。
E、利用阳光快速寻找:在日出后两小时和日落前三小时的时间内,山丘和 小箐之间就会产生背阴面,当你迎着太阳观看背阴面的位置时,数十米之内蝇蚊 可辩,在 100 米内胡蜂飞行一目了然。
特别是在雨后天晴的情况下更为清晰。
此法的缺点是受时间和地形限制,但是搜索面积大而且速度快,特别是在已经知 道胡蜂巢穴的大概位置的情况下,在数分钟内即可找到。
F:远远的看到马蜂窝在那里就行了,不要太靠近马蜂窝了,马蜂窝边的马 蜂攻击性很强,在无防护的情况下靠近马蜂容易受蜂群的攻击,轻者伤重者至死 的。
后语:虽然马蜂是蜜蜂的天敌,但马蜂也是益虫,专吃果树农作物的害虫, 它是人类的朋友,如果胡蜂不是严重危害蜜蜂,请不要赶快杀绝!马蜂虽然毒性 大,但它是个宝。
马蜂浸酒可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四肢麻木等;马蜂蛹可油炸 或浸酒;马蜂巢可入药治病。
蜂蛹怎么油炸
胡蜂
paper wasp
亦称纸巢黄蜂。
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科(Vespidae)胡蜂属(Polistes)昆虫的统称。分布全世界。令人见而生畏。长约16公厘,触角、翅和跗节橘**;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Vespula〕)。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一个蜂窝内有100个幼虫室,用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1总科,蜂家族的一员。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的蜂类。本总科昆虫通称胡蜂,俗名黄蜂。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为捕食性蜂类。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静止时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很多蜾蠃以蛹越冬。幼虫梭形,白色,无足。体分13节。蜾蠃类幼虫在亲代成蜂构筑的封闭巢内,以亲代贮存的被麻醉的其他昆虫为食。其他类胡蜂的幼虫在巢中由成蜂饲喂嚼烂的其他类昆虫,幼虫食后常分泌一种成蜂喜食的液体。在幼虫消化道的中肠端部,由围食膜形成一个封闭囊,不与排泄孔相通。排泄物贮在此囊中,于体内呈游离状。化蛹以后,此囊干硬变黑,随蜕皮一起脱去。卵常呈椭圆形,白色,光滑,在每个巢室中有1枚,其基部有一丝质柄固着,直至孵出幼虫。因此,蜂巢巢口虽然向下,但巢内幼虫并不脱巢落下。
胡蜂为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蜾蠃科的种类平时无巢,营自由生活,在产卵时,由雌蜂筑一泥室或选择合适的竹管,产卵其中,同时贮藏在捕来之后经螫刺麻醉的其他类昆虫的幼虫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别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虫取食所贮存的猎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后,即咬破巢口飞出。
其他种类的胡蜂一生营巢而居。蜂群中有后蜂、职蜂(或称工蜂)(雌性)和雄蜂的区别。后蜂为前一年秋后与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它们把精子贮存在贮精囊中,到本年分次使用。雄蜂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天渐冷时,受精雌蜂纷纷离巢寻觅墙缝、草垛等避风场所,抱团越冬。翌年春季,存活的雌蜂散团外出分别活动,自行寻找适宜场所建巢产卵。它们所产的受精卵形成雌蜂,未受精卵形成雄蜂。由于职蜂增多,蜂巢逐渐扩大。职蜂负责筑巢和饲育幼虫。中国中部地区每年有 3次发生高峰。秋后,巢中的雄蜂约占总数的1/3,为一年中雄蜂最多的时期。
中国河南、山西等省采取人工辅助越冬以及人工辅助建巢和迁巢的方法,利用胡蜂防治棉花害虫,甚有效果,而且比较经济。在秋后捕捉雌蜂放入笼内,将笼安置在避风场所,任其抱团,到来年春季,将这些雌蜂放入田间,任其在田间周围自然筑巢。也可以在大蜂棚内提供食物、饮水和建筑材料,令其在棚内建巢。在需要时,把巢移至田间,每亩3~5巢,有蜂100余头,即能基本控制鳞翅目害虫的为害。由于胡蜂有归巢习性,所以放蜂一次长期有效。其食性广,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
一般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有喜光习性。风力在 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质。在500米范围内,胡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胡蜂成虫、幼虫和蜂巢可入中药。或内服,或外敷,可治毒虫螫咬、毒□疔疮等症。
胡蜂能捕食蜜蜂、柞蚕等,在果园地区,常咬食果实造成减产。蜂毒毒性很大,受伤者非常疼痛,严重时可造成伤残或死亡。但是,胡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畜。除在养蜂、养蚕地区和果园附近外,胡蜂实为一类消灭害虫的天敌昆虫,应受到人们的保护。
胡蜂,职业作家,长篇灵异惊悚小说《蛇怨》(原名《红蛇女》)曾获中国清韵书院第三届“网络新文学”长篇小说大奖、美国PSI-XYS文学奖。另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黑天使》和长篇小说《一路沙尘》《本格拉寒流》等。
紧急处理:
1.轻度蜇伤:黄蜂毒是酸性的,所以应该即用碱水冲洗。
2.中度可立即用手挤压被蜇伤部位,挤出毒液,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红肿和过敏反应.或立即用食醋等弱酸性液体洗敷被蜇处,伤口近心端结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毒预防:在黄蜂密集地区作业时要穿长衣裤,注意面部、手的防护;不要激惹黄蜂。
胡蜂防治
胡蜂是秋季山区蜜蜂的重要天敌之一, 胡蜂是抹杀蜜蜂盗食蜂蜜的膜翅目昆虫,为夏秋季山区蜂场的主要敌害。 中国常见的胡蜂有115种,为害养蜂业的主要有金环胡峰,又名大胡峰、黄边胡峰、黑盾胡蜂和基胡蜂等。常见的金环胡蜂体长约40毫米,黄边胡蜂体长22-30毫米。大部分营社会性群居生活,每群有母蜂、工蜂和雄蜂。初冬最后一代母蜂交配受精后,潜伏于隐蔽处越冬。第2年春季母蜂开始觅食,营巢、产卵。胡蜂多营巢于树枝、树洞和屋檐下。母蜂可活1年以上。雄蜂多在当年最后一代出现,雄蜂与新母蜂交配后很快死亡。 如何防治是养蜂人头痛的问题,现在介绍几种方法,希望对蜂农有所帮助.
1.毒杀法:用虫罩网住活体胡蜂,然后用防蛰手套(注意个人防护,被胡蜂蛰了可不是好玩的),把它放入装粉剂的广口瓶中,盖上盖子,1分钟左右释放,使胡蜂不当场死亡或者返回途中死亡,而且能够毒死其他家族成员,此法狠毒,从生态平衡上讲,尽量不要用.
2,火烧法:在专用的铁箭或长竹杆上绑上一块棉絮,棉絮上浇上汽油或柴油后点燃,由身穿防蜂服的消防队员用火把将树林上的蜂巢直接烧毁。此方法一般对付野外树枝上8米以下的蜂巢,其效果较好,此法缺点,如何找到蜂窝是待讨论问题。
2,袋装法:指用一个1米见方的布口袋,将位于住房阳台、窗户或较低部位的蜂巢,整笼装入袋中,在摘除时,动作要轻、要准 、要快,只要将这“三要”做好,一般情况下能将整笼马蜂的成虫、幼虫全部消灭,此方法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是值得推广灭蜂法之一。
3、射杀法:是指把汽枪子弹经过加工后,在铅弹后部绑上棉花后再沾上毒药,通过汽枪发射打到蜂窝内,使“毒弹”留在蜂巢内,其药力慢慢扩散,导致蜂巢内马蜂死亡。射杀法适用于对付10米以上高度的蜂窝。但此方法因“子弹”上涂沫的毒药剂量较小,无法在短时间见到成效,当药力慢慢减退后,杀伤力就显得不太大。
4、砍树法:主要针对火烧和射杀法均无法使用时,所采取的一种下下策,其方法是将有马蜂巢的那棵树砍断,待树倒下后采取袋装或浇上汽油火烧将其捣毁。此方法一般情况下不会采用。因为一是消耗消防队员大量体力,二是毁坏林木,所以说不值得推广。
5、水冲法:就是用消防车大口径水炮,在加压后直接将蜂巢冲烂,此方法非常简单,省时、省力,往往捣毁一笼蜂巢,只需1分钟或数秒钟,但水冲法又受地势限制,只能用于公路沿线能停放消防车的地方。
6、毒杀法:这种方法是在自制的小型铁箭上绑上棉花,再沾上“敌敌畏”、“保棉丰”等剧毒农药后,用特制的组合长杆将“毒箭”轻轻插入蜂巢内,使“毒箭”永远留在蜂窝内,毒药在蜂窝内快速扩散,数十分钟便能将整笼马蜂全部毒死,因为采用这种方法队员一般不会惊动马蜂,能使绝大部份马蜂“安乐”死。
7.防范法:春季至夏季在胡蜂造巢取材的牛粪中喷洒农药.
8.拍打法:将打死的胡蜂尸体集中放于蜂场上,引诱胡蜂飞来取食,进行拍打消灭
9.诱杀法:在广口瓶内装入3/4蜜醋(稀食醋调入蜂蜜),挂在蜂场附近诱杀胡蜂。
金环胡蜂毒多少钱一克?
用料
主料
蜂蛹1窝
辅料
油
3勺
精盐
1勺
油炸蜂蛹的做法
1.
蜂蛹窝一个
2.
用夹子夹出
3.
洗干净
4.
锅中热油,加入蜂蛹,小火炸至金黄捞出控油,撒上盐即可食用
油炸蜂蛹成品图
烹饪技巧
味道又甜又咸,听说它高蛋白低脂肪哦……
油炸蜂蛹是在秋季把山里的黄土峰、葫芦峰或其他峰块从树上或土里取来,用食油将峰蛹炸黄,蘸着花椒盐吃。油炸蜂蛹蛋白质较高、营养极为丰富,而且喷香可口,是难得遇到的云南佳肴。蜂蛹要鲜活,切不可冷冻或水烫。
蜂蛹生吃是最补的,但味道不是最好的,我是这样做的,
做法:
把锅洗得干干净净,用微火热锅,待锅里的余水烧化后,将蜂蛹倒到锅里,轻炒,记得千万不能放油,一滴油都不要放!过了一会,轻轻“叭”的一小声,一只蜂蛹的肠胃就受热暴了出来,然后又是另外一只,因为锅里没油,于是那些暴出来的肠胃都粘在锅上,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加一滴油的原因了,不到两分钟,就完全OK了!切记一不能加油入锅,二不能炒得太久,小火两分钟即可,蜂蛹刚好熟时味道是最好的。
一窝马蜂产多少蜂蛹
一克500多。
形态特征
雌蜂
头部:宽较胸部窄,但略宽于前胸背板前缘。两触角窝之间三角状平面隆起,隆起端部伸达唇基基部,额沟明显,整个头部桔**,额部及颊部较稀的布有浅刻点,仅沿后头边缘布有棕色毛,颊部宽,棕色单眼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复眼顶部之间,每个单眼周围略呈黑色。
触角支角突深棕色,柄节棕**,鞭节黑色,唯基部数节的腹面及端部数节呈锈色。唇基略隆起,宽大于高,全呈桔**,密布刻点,沿端部布有棕色毛,基部中央凹陷,端部两侧齿状突起。
上颚基部宽,近三角形,桔**,端部处呈黑色,端部下半部有3个齿,上半部刃状,最上端有1短齿,上颚布有刻点和极短的毛。颊部明显超过复限宽。
胸部:前胸背板前缘中央略隆起,被中胸背板端部分开,肩角明显,前缘两侧黄棕色,其余均呈黑褐色,但有的个体肩角处各有1棕色斑,刻点几无,但布有棕色毛。中胸背板略隆起,中央有细纵隆线,刻点细浅而稀,布有稀的棕色毛,全呈黑褐色,但有些个体于前缘两侧及近翅基片处各有l条状棕色斑。
小盾片矩形,略隆起,光滑,稀布棕色毛,全呈黑褐色,或棕色。后小盾片向下垂直,五边形,端部突出,光滑、无刻点,稀布棕色毛,全呈黑褐色,有时于两侧各有1点状棕色斑。并胸腹节全呈黑褐色,稀布浅刻点,布有棕色毛,中央自浅沟,背面平。
中胸侧板黑褐色,布有浅刻点及棕色毛。后胸侧板黑褐色,光滑、无毛及刻点。翅基片棕色,内缘色暗,光滑,后缘稀布短毛。翅呈棕色,前翅前缘色略深。前、中、后足之各节均呈黑褐色,仅膝部及前足胫节背面呈棕色。爪光滑无齿。
腹部:除第6节背、腹板全呈橙**外,其余各节背板均为棕**与黑褐色相间。第1节腹板全呈黑褐色,第2至5节腹板均为黑褐色,仅于端部确1棕**窄带。第1节背板与第2节背板两端橙色,中间黑褐色。
第3至5节背板仅于端部边缘为橙色,基部为黑褐色,两色横带相间之宽窄,个体间常略有差异。各节均较光滑,仅能略见浅细的刻点,均布有棕色毛。
体长约30至40毫米。职蜂较小。
雄蜂
近似于雌蜂。棕色毛较密,体上常有些棕色斑。
体长34毫米 。
马蜂的产卵从懒黑尾的十几个到,黑绒胡蜂的2000以上,以及青米蜂那拔蜂蛹拔的眼乱神迷的成千上万卵,蛹。 你说的金环应该是蜂友们说的黄金环,金黄虎头蜂应该是云南大黑蜂:前者产量在40~60斤,后者更多,有100以上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