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苗怎么养殖

黑鱼,又称黄鳍黑鱼,属于鲤科鱼类,是一种淡水常见的鱼类,全身黑色,黄色鳍。由于其肉质肥美,滋味鲜美,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那么,如何养殖黑鱼苗呢?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一、选址

黑鱼对水温和水质要求相对较高,选址是决定养殖成功率的关键。选择靠近山区、水源丰富且水流缓慢,水深为1至3米的水域,作为黑鱼苗养殖的场所,能够满足黑鱼苗的生长发育。

二、水质处理

黑鱼苗的水质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养殖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水质检测,检查水质中是否存在铵、硝、磷等物质。若检测出有害物质较多,需要通过增氧、换水、通风等方式来净化水质,以保证黑鱼苗的健康成长。

三、黑鱼苗的选择和投放

黑鱼苗的选择和投放是非常讲究的,选购时一定要选择新鲜的素鱼苗,外观健康、活力强的为佳。在放养前先给黑鱼苗进行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泼浆,让黑鱼苗逐渐适应在新的水域环境中,逐渐适应不同的温度、光照和水流环境等。

四、定时饲喂管理

饲喂管理是黑鱼苗养殖中关键的一步,要控制好黑鱼苗的饲喂量,以避免过量而导致身体膨胀、肝腹水的问题。在饲喂时间上也要定时,并且要保证饲料的种类和质量,以为黑鱼苗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五、疫病防治

黑鱼苗养殖中,疫病防治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经常观察黑鱼苗的行为习惯,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如有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救治。另外,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并勤换水,避免疾病的传播扩散。

六、收获和销售

黑鱼苗的收获一般在生长期结束后的第六个月,此时黑鱼的体重达到了约1斤左右,可以进行收获。在销售前,应该先选择有知名度和正规资质的鱼贩或渔商进行采购和销售,在付款结算等和商业贸易中尤其需要注重信誉和合法性。

以上就是关于黑鱼苗怎么养殖的详细介绍,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养殖方法流程,如果您想要进行黑鱼苗的养殖,可以参照以上步骤进行。保证标准的水质处理,合理的饲喂管理,适时的适养适温,做好养殖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使养殖业走向成功。祝养殖愉快!



黑鱼苗怎么在家养?

 1、黑鱼属鳢科鳢属,原产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半岛。成年乌鳢体长一般在40-80厘米之间,体色多为黑灰色、棕**,身体呈圆筒形,背部和头顶颜色较深,腹部为淡白色,身体两侧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两侧各有两行黑色斑纹,背鳍很长几乎与尾鳍相连,尾鳍呈圆扇形,头尖而扁,口宽大。除西部地区陕西合阳洽川的黄河湾湿地较多外,其他西北地区就极少分布,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沟塘、池沼中均产,并且有大量人工养殖。

2、池塘条件:鱼池面积以10亩为宜,水深2米左右,塘埂高出水面50公分,池塘四周用竹竹篱笆或网片作为防逃墙,防止黑鱼趁雨季地面湿滑时逃逸。水源要充足,水质要清新,池水溶解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公分以上。

3、池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间隔3天后注入新水,水深1.0米,待毒性消失后即可试水放入鱼种。

4、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做好放养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养殖效果。黑鱼放养时间在7月初放养。配套家鱼池主养成鱼,其中草鳊鱼种放养量按草鳊鱼单产能达175千克模式放养。

5、7月18日开始放养乌鳢:规格为13~15克/尾,总放养21000尾,重276.1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6000尾/亩,78.9千克/亩。7月25日放养鳙鱼:规格为250克/尾,总放养140尾,重3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40尾/亩,10千克/亩。两种模式的总放养尾数为21140,总重量为311.15,单位面积总放养量6040尾/亩,88.9千克/亩。

6、饲料投喂:黑鱼饲料分为两种,一是以小型野杂鱼为主的新鲜动物饲料,二是人工配合饲料:有浮性颗粒料、硬颗粒料和粉状配合料。目前,乌鳢人工配合饲料的组成尚未彻底解决,主要是肉食性鱼类生长需要的一种活性物质——H因子,存在鲜动物组织中,而鱼粉中不存在。其对乌鳢的生长和免疫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7、投喂方法:投饵要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次,上午8:00~9:00、下午4:00~5:00进行,冰鲜小杂鱼投喂前用药液浸泡消毒后切成块,待温度与池水温度相近时投放于食台。日投喂量为在池鱼总重量的3-10%,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鱼种不再上食台吃食为度。

养殖黑鱼时需要注意

黑鱼不可以和其他鱼养在一起。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

黑鱼苗怎么养殖

一、黑鱼可以和什么鱼混养

黑鱼是属底栖性的一种鱼,比较喜欢生活在水草丛生的静水或者微流水的水中,也能在其它鱼类不能生活的,比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比如水中缺氧、水质差等等,就算缺水它也能生活很长的一段时间,适应性非常强。当然养黑鱼的池塘,长期投饵,再加上鱼的排泄物增加,这个时候可以混养一些家鱼,以便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的互利作用,还能调节水质。

因为黑鱼比较凶猛,是纯肉食性鱼类,并且非常贪婪,成鱼时期,主要捕食形体小的蛙类、鲫鱼、泥鳅、黄鳝等作为食物,所以可以适量混养体型较大的草鱼和鲤鱼,注意一定要比黑鱼的体型大,不能放幼苗或小鱼。

这样可以利用黑鱼来吃掉池塘里的小鱼小虾,避免饵料的浪费,而草鱼属于上层水域生长的鱼类,吃的是漂浮在水上面的草,或是漂浮的颗粒饲料,鲤鱼生活在水下底层,吃水下的杂质,特别是其他鱼类排出的草粪便,这样就可以互利共生。

总之,黑鱼与草鱼、鲤鱼可以适量混养,但一定要注意放养量,千万不能投放过多。

二、黑鱼都有哪些吃法

黑鱼的做法多种多样,毫不夸张的说,煎、炒、烹、炸、做汤都很美味,其中比较家常的做法有:红烧黑鱼、酸辣鱼条、炸黑鱼卷、番茄黑鱼片、黑鱼浓汤等等。

黑鱼不但肉质细嫩,而且骨刺也很少,营养还特别丰富,并且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都要高,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此畅销国内外,备受大家的喜爱。喜欢吃鱼的朋友,可以买上一条,自己做尝尝,绝对不负所望。

黑乌里鱼怎么养殖技术黑鱼产卵在什么季节?

黑鱼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凶猛。它繁殖力特别强,而且胃口很大,养殖黑鱼,需要防鸟和蝙蝠,黑鱼凶猛,但是毕竟只能够在水里称王,遇到外面的动物也有被吃掉的风险。特别是小黑鱼,很容易被鸟类和蝙蝠捕捉,被吃掉。特别是在夜间的时候,小黑鱼有集群到水面透气呼吸的习惯。而此时,等待已久的蝙蝠会迅速贴近水面飞行,抓住机会叼起黑鱼。没有养殖黑鱼经验的养殖户,对于这种情况不了解,没有做好任何的防范措施,黑鱼苗减少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对于刚投放不久的黑鱼苗,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范,即在养殖池的上方使用网片覆盖,不仅晚上可防蝙蝠偷袭,白天也可以预防鸟类袭扰,给黑鱼苗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黑鱼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每年的5月中旬是黑鱼的繁殖季节,应选择成熟、健壮的雌雄性黑鱼以1∶1的比例做为亲鱼。雌雄分辨的方法是,雌性黑鱼腹部膨大且松软,呈黑白色,卵巢轮廓明显,中央出现凹沟,生殖孔外突,呈粉红色;雄性黑鱼体色呈紫红色,背鳍上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齐的透明白色小圆斑,腹部发暗,生殖孔稍有扩大,微凹,呈三角形,淡粉红色。催产前将雌雄鱼分别放入网箱中静养一天,不要投喂饲料,这样更有利于产卵。

2、亲鱼催产:雌鱼分两次注射,第一针为全剂量的1/3,相隔18~26小时,剩余剂量一次注入,雄鱼剂量为雌鱼一半,在雌鱼第二针时注入。鱼体大多采用胸腔注射,与鱼体呈45°注射,进针的深度约为1厘米,常用的激素种类有鲤、鲫脑垂体,剂量为雌鱼4~8个/千克,雄性减半;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鱼为16000~24000国际单位/千克,雄鱼减半。

3、鱼卵孵化

①人工模拟自然环境孵化:注射催产剂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池中,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孵化。鱼苗孵出后,利用黑鱼的护仔习性让其自由照管。此方法省工、省时,缺点是鱼苗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一致。

②人工网箱孵化:注射催产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4~6米2网箱产卵、受精,后将亲鱼捞出,放入大塘。将鱼卵投放40目网箱中,每箱投放1万粒受精卵,采用微流水方式孵化,孵化率高低取决于受精率和水质。22~27℃,需32~48小时,经常检查,及时去除未受精卵。

4、苗种培育:出膜至2厘米以前,应放入用40目网布制成的1米×0.5米×0.5米规格的网箱饲养,密度2000尾/米2,出膜4~5天后,投喂轮虫或枝角类、桡足类等,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隔4小时一次,持续3~4天;以后投喂数量增加,次数减少,逐步过渡到1天2次。当黑鱼苗达到2厘米时,换入8~16目的夏花网布制成的网箱,面积10~15米2,长方形为好,密度500~600尾/米

5、投喂饵料: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主。4~5厘米时,投喂鱼肉泥加浮游动物,为防止污物和丝状藻类堵住网眼,每天刷洗一次,一周换箱一次,并将网箱彻底消毒。

黑鱼饲养技术

1、池塘建造: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设防逃设施,在养殖前15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2、鱼种放养:鱼种下塘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池内,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16~20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

3、日常管理:注意观察黑鱼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春季每星期换池水4/5,高温季节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进排水接防逃网,池埂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为好。对于排出的污水,应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

4、饲料投喂:喂养黑鱼的饲料,有人工配合饲料、淡水或海水的小杂鱼、畜禽屠宰后的下脚料。小杂鱼投喂前,需进行分拣,剔除带硬棘的鱼类,如黄颡鱼等。投喂前,用拍击为信号,将远处的鱼集中到饵料台附近,减少饲料的浪费,初期投喂量为体重的10%,后可适当减为体重的5%左右,应该一勺一勺投喂,这样饲料的浪费少。投喂应做到“四定”原则,每个塘要选择3~4个投饵点。采用集约化养殖的方式,体长10厘米以上,经过8~9个月养殖,成活率75%~80%,平均体重0.5~0.7千克,亩产4000~5000千克。在池塘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如蒲草、苦草、水花生等,种植面积控制在池塘面积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