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初饮中的糖怎么添加的

随着我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食品添加剂也被放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糖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而对于雏鸡初饮而言,糖的添加也是十分关键的。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可能会有疑虑:“糖真的是必须要加的吗?如果非要加,怎样才能加得恰到好处?”那么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吧。

首先,为什么要在雏鸡初饮中加糖呢?原因是十分简单的:加糖可以促进雏鸡的食欲,增加食量,帮助雏鸡更好地吸收营养。

那么,什么样的糖比较适合作为雏鸡初饮中的添加剂呢?一般来讲,葡萄糖、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是常用的添加糖。其中,葡萄糖作为最基本的单糖,对于雏鸡的吸收和利用都很有好处;麦芽糖则是由葡萄糖和麦芽糖组成的双糖,能够更好地满足雏鸡在生长过程中的需要。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考虑糖应该怎么加了。首先要考虑糖的数量,这是很难掌握的,因为糖的多少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温度、湿度等等。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雏鸡的年龄、生长状态等情况来确定糖的用量。比如说,对于1-3日龄的雏鸡而言,每100克饮料中加入2-3克的糖即可;对于4-7日龄的雏鸡,每100克饮料中加入3-4克左右的糖即可。此外,糖的种类、糖的纯度等因素也会影响用量。

而对于糖的种类来说,其实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果雏鸡的身体状况较弱,或者在低温环境下生长,那么就需要选择糖的种类中含有更多能量的,例如葡萄糖、麦芽糖等;如果是在高温环境下,那么就需要选择糖的种类中含有更多水分的,例如蔗糖等。

最后,为了确保糖的添加不会对雏鸡的健康造成影响,我们需要选择具有食品安全认证的糖,避免使用不洁的、不合格的糖类。同时,还需要注意糖的添加量,不要一次性添加过多,因为这样不仅会影响雏鸡的食欲,也会给它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在进行雏鸡初饮的添加时,糖的添加是可行的,但必须要注意用量、种类等因素,选择保证质量安全的糖,确保其对于雏鸡生长的促进作用,给它们带来更多的营养和能量。对于养殖行业而言,必须要在注重效益的同时也关注动物的生长环境和饮食需求,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更好地保证动物的健康成长。



如何做好雏鸡的开饮、开食?

雏鸡进舍前,应先给饮水预温,使饮用水达到舍内温度,并在饮水内加入5%的葡萄糖和0.1%的多维,连饮3天。开饮要用真空饮水器,3天后在乳头饮水器或水槽中加水,并使雏鸡逐渐过渡到用乳头饮水器或水槽饮水,撤掉真空饮水器。要先让雏鸡饮水,饮水应新鲜、清洁,饮水2~3小时后开始喂料。雏鸡开食时间在孵出后24小时内为宜。最初3天用浅平开食盘或塑料布(牛皮纸),把料撒在上面,雏鸡喂料原则宜少喂勤添,以后随着雏鸡日龄增长逐步增加数量、减少次数。雏鸡3日龄后在料槽中加料,待雏鸡习惯料槽时撤去开食料盘或塑料布,料槽的高度或挡板高度应根据鸡体高度随时进行调整。

饲养鸡方法

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等特点,因此,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1育雏前的准备

1.1育雏室育雏室的大小由饲养雏鸡数量来决定,1~7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养30只,随着日龄的增大,饲养只数应逐渐减少。育雏室离其他鸡舍隔开,同时可以用发酵床来饲养雏鸡以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1.2制定好育雏计划根据本场的具体条件制定和落实育雏计划,每批进雏数应与育雏舍、成鸡舍的容量大体一致。一般育雏舍与成鸡舍的比例为1:2。

1.3饲料和垫料的准备饲料和垫料切忌霉烂,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灰尘少。优质的发酵床垫料对雏鸡腹部有保温作用,常用的垫料有稻草、麦秸、锯木屑等。

1.4消毒在育雏前1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除臭消毒液彻底消毒,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d内,将舍内温度提高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1. 5其他工作育雏最好避开夏冬季节,选择春秋两季育雏效果最好,但也要参考市场行情和周转计划选择适当的育雏季节。

1.6育雏方式

1.6.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饲养户,这种育雏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投资少,可节省清运垫料的人力,还可以充分利用鸡粪作为高效的有机肥。但需注意经常清除雏鸡的粪便,否则会使雏鸡感染白痢、球虫和肠炎等疾病。

1.6.2网上育雏即用网面来代替地面育雏。一般网面距地面的高度应随房舍高度而定,多以60~100cm为宜,最大的优点是鸡和粪便分开,解决了二者的直接接触问题,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饲养密度,进而减少了劳动强度,也便于早期的升温与保温。

1.6.3发酵床育雏是最完美的养殖方案。发酵床育雏鸡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发酵床可以分解清除雏鸡的粪便,摆脱地面传染疾病的可能,同时发酵床留下的垫料也是非常好的种植高效有机肥。

2 雏鸡的饲养

2.1及时饮水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一定要在雏鸡充分饮水1~2h后再开食。饮水器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雏鸡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糖和维生素C,可明显提高成活率另外,在水中添加养殖em菌可预防白痢等疾病的发生。

2.2开食及补饲雏鸡的第一次饲喂称开食,在出生后24~36h进行。开食时应增大光照强度,以便雏鸡容易发现饲料,为了防治鸡白痢的发生,可在料中加入0.20%的养殖em菌,喂料应做到少喂勤填,1~2周每天喂5~6次,3~4周每天喂4~5次,5周以后每天喂3~4次。雏鸡开食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屑、小米、碎米等。1~3d后改为配合日粮。

3做好雏鸡的防病驱虫工作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先要用0.01%的养殖em菌作为雏鸡的饮水,进行胃肠道的消毒。育雏前期雏鸡较易发生沙门氏杆菌病,可采取饮水中添加养殖em菌预防。雏鸡15日龄后易患球虫病,同样可以用好旺农养殖em菌来预防。当雏鸡受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在1kg饲料中添加10mg的维生素k制剂,连用1周,能有效地缓解应激。此外,每月应用驱虫净药物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

4发酵床育雏

 

4.1发酵床育雏的原理

使用益生菌剂(好旺农发酵床em菌种)制作的发酵床,不仅可以分解雏鸡的粪便,净化雏鸡的生活环境,还可以隔离疾病的传染途径,在细菌侵入发酵床的同时,床上的益生菌直接可以吞噬掉这边病害菌,所以发酵床养殖也成为无病菌养殖。

 

4.2育雏发酵床的制作

制作育雏发酵床需要准备锯末,稻壳,发酵床em菌种,水,麦麸,玉米面 准备好原料后可依次按照技术资料步骤操作,先激活发酵床菌种,然后兑水稀释洒在垫料上,密封发酵两三天即可铺开上雏鸡。

5雏鸡的免疫

5.1免疫的方法

5.1.1肌肉注射免疫多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时应手捏起皮肤,使针头从捏起的皮肤进入皮下组织,进针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应保持在30°左右,注射的方向应从头部向尾部的方向进针,以免扎伤头部引起肿胀。肌肉注射应在大腿外侧注射,注射时针头与皮肤保持30~45°的角度,以避开血管和神经。

5.1.2点眼或滴鼻点眼时应做到滴进的疫苗在眼内一闪即消失滴鼻时应使疫苗吸进鼻孔内,如果一侧鼻孔堵塞时应换另一侧,以确保疫苗的有效。

5.1.3刺种或涂擦刺种时应该在翅下避开有血管的部位,以防损伤血管而流血,刺种5~7d后应观察疫苗的反应情况,正常的情况是在刺种的部位有痂皮,若无反应,需再次接种。

5.2免疫应注意的事项首次免疫时不管用什么种类的疫苗进行免疫,都应该用个体免疫的方法,以保证免疫质量,保证抗体的均匀一致二次免疫或以后免疫,均可用群体免疫方法进行。

6结论

雏鸡阶段的饲养是后备鸡饲养管理的重点,做好育雏管理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养鸡的开端,雏鸡养育好坏,存活多少,能否培育出健康、结实、生产性能高的鸡来,是每个饲养管理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发展家庭养鸡,办好养鸡场的关键。总之,雏鸡饲养管理是一项精细、科学的工作,因予以高度重视。

养殖户的育雏实验案例表明,使用好旺农养殖em菌可以有效的预防抑制大肠杆菌,痢疾,球虫病在雏鸡身上的患病率,从根本提高雏鸡的免疫系统。加上发酵床育雏的环境优化,形成良性的养殖环境,极少出现传染类疾病。

怎样做好鸡苗育雏?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

度如下表 周 龄 育雏舍(室、箱) 内的温度°C 育雏舍(室、箱) 内相对湿度(%) 白 天 晚 上 1

-2 3-4 5-6 7-8 8周龄以上 32-28 28-26 26-23 23-20 20 34-30 30-28 28-25 25-22 22 65-60 65-55

55 55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

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

适宜的温度为:安装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

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

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

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

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

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

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

,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

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

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

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

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

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

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

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

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

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

、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

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

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

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

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

雏鸡初饮中的糖怎么添加的

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

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

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

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中鸡的

科学饲养 (一)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 1、平养:即在鸡舍地面铺有垫料(

木糠、刨花、谷壳、短稻草、粗砂等),让鸡散放在垫料上饲养。平养在室外可设置一定运动场。此方

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力较充裕的养鸡户。 2、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内饲养。是现代化

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 3、放养

:即白天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和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 (二)

饲养管理 中鸡,一般指八周龄以后能独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笼育肥前阶段的鸡,也称童鸡、育成鸡、青

年鸡、后备鸡。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1、日粮的需求

及合理搭配。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

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一般右占日粮15-20%)和青绿饲料(可占日粮30%)。这一阶段鸡的营养

需要一般为: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

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中鸡活动能力强,含量大,可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进

行饲喂,即每天定时喂2-3次湿料,另设食槽经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鸡自由啄食。此外,食槽和饮水器具

要配置充足,以免鸡群抢食出现捅挤和践踏。 2、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及早上栖架。 为了促进鸡骨骼、肌

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鸡舍以5-10只鸡为宜。平养方式应扩

大运动场地,并在场内设置砂池,以便鸡进行砂浴和增加活动量。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进行放牧饲养

。因为,野外牧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放牧的鸡活动量大,同时还可能吃到一些青草、草籽、昆虫、

矿物质等饲料,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随着鸡的生长和采食量的增加,呼吸量的排粪量也相应增加,鸡

舍内容易污浊。因此,要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舍内

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群上栖架,避免对外开放体与粪便接触,

从而减少球虫病等疾病的发生。 3、分群饲养和及时去势劣种公鸡。 为了保证鸡群均衡生长,应及时进

行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公母鸡更要注意分群。因为公鸡较强,吃料时常排挤母鸡,而且公鸡比母

鸡性成熟早,追逐母鸡,使母鸡终日不得安宁,影响母鸡的正常发育。所以,一般能明显地分出公母时

就应分群饲养。对于2-3月龄的小公鸡,根据需要留作种鸡外,其余不符合种用的,可短期限育肥作肉鸡

出售或去势上笼饲养。小公鸡经阉割去势后发生性情温驯,活动减少,增重快,易育肥,肉质好且饲料

报酬高。公鸡适宜的阉割时间,一般为45-90日龄。 产蛋鸡和种鸡的科学饲养 饲养产蛋鸡和种鸡的目的

,是得到更多的蛋和质量好的种蛋。因此,两者在饲养管理上基本相同。 (一)产蛋鸡的日粮配合 饲

料是保证母鸡产蛋的物质基础,而科学搭配饲料是保证母鸡多产蛋的先决条件,根据产蛋鸡对营养的需

要,在日粮中应保持16-18%的粗蛋白质,代谢能2600-2900大卡/公斤。而能量饲料或称淀粉料不宜过多

,以免母鸡身体积聚脂肪过多影响产蛋。同时搭配给1-1.5%的钙素。另外,要常喂青料以满足鸡对维生

素的需要。 此外,要保证新鲜清洁的饮水。据了解,母鸡在24小时内得不到饮水,会使产蛋下降30%左

右,至少10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二)适宜光照与温度 自然光照(太阳光)和人工光照(灯光照)

对鸡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据介绍,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可使产蛋量增加34

-40%。适宜的光照时数,一般为: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总时数,当年初产母鸡为14-15小时,成年经

产母鸡为15-16小时。 鸡是恒温动物,成鸡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度超过其

适应范围(惟15-21°C为宜),也会影响产蛋率,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1°C,饲料的消耗下降

1.6%。鸡没有汗腺,当气温超过30°C时,就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放散体热,致使采食量减少20-25%,产蛋

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三)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与安静 鸡舍空气清

新与否,对鸡的健康和产蛋力影响很大。因为鸡只体温高(41-42°C)、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

,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以排除有害气体,避免缺氧,降低湿度(鸡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

以减少疾病感染。 此外,鸡性怯弱,易受惊扰而产蛋减少,如因某些原因捉捕,引起鸡只炸群,惊慌飞

逃,往往在一、二天内产蛋量下降30-50%。同时还会出现下软蛋的薄壳帽。所以,应尽力保持鸡舍周围

安静。 (四)及时催醒抱窝母鸡 母鸡产生巢念抱窝是母性的表现,也是鸡繁殖后代的本能,素养鸡抱

窝后,由于食欲减退,消耗体质,而产蛋停止。如加以处理,少则停产20天,多则30-40天以上。人工催

醒抱窝母鸡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如下几中。 1、把刚抱窝的母鸡关在笼里,吊在光亮的地方,使

其不能长期伏卧,这样很快的醒抱。 2、采用“一穿、二刺、三灌醋”方法。先用一根羽毛横穿抱窝母

鸡的鼻孔,暂不取出;再用针分别刺入抱窝母鸡的两脚跟中部约1公分深,每天一次,然后再给抱窝母鸡

灌服2匙酸腊醋,每日一次,一般一次即可醒抱,如一次未醒抱,可连续用2-3次即可。 要使母鸡多产蛋

,除做好饲养管理外,在技术还要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要选择饲养高产品种的母鸡。 2、注意

选留高产的个体母鸡。 3、搞好鸡群更新。通常母鸡产蛋第一年最高,第二年比第一年减少20%左右。而

第二年以上的老母鸡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且蛋理较头年大8-10%左右,头年产蛋较多的素养鸡在以后2

-3年内产蛋也较多。产蛋三年后的母鸡,除个别优良且产蛋量较高的母鸡外,一般都应予淘汰。 鸡的育

肥 不作留种用的中鸡或肉用仔鸡的饲养后期,采用上笼育肥,可以在短其内获得更多的肉和脂肪。育肥

方法主要是创造一个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并通过限制鸡的活动和增加演粉和脂肪较多的饲料,以促

进肌肉的丰满肌肪积累,从而达到育肥的效益。 具体做法: 1、驱虫:鸡体内有寄生虫,会影响育肥。

因此,育肥前,应进行一次驱除鸡体内的寄生虫。 2、上笼饲养:经过驱虫后的鸡,一般要笼养育肥,

以便限制鸡的活动。同时,鸡舍内要保持黑暗与安静的环境,使鸡饱食后安睡。 3、供料:育肥鸡主要

靠体内积累更多的脂肪。因此,育肥鸡日粮应以玉米、稻谷、小麦、木薯、红薯等淀粉性饲料为主,适

当减少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以免造成浪费,且影响肉质风味。有条件的可利用一些榨油的下脚料或菜油

人微言轻鸡饲料添加剂,育肥效果更佳。育肥鸡可少喂或不喂表绿饲料。 一般经15-20天的育肥,鸡的

肥度符合要求,就应及时处理,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育肥期一般不宜超过一个月,否则鸡的增重就

不再明显增加,甚至可能掉膘。

一是重视鸡舍消毒。鸡舍消毒分为四步,第一步,清扫。把舍内鸡粪,包括污物、灰尘等彻底清扫出去。第二步,冲刷。将设备及地面用清水冲洗,有条件的用高压水泵效果更好。第三步,消毒。地面及墙壁一米以下用2%火碱,然后再用含碘的消毒药喷洒,如金碘威、宝碘等。因为碘对法氏囊病毒更敏感一些。第四步,熏蒸。烟雾无处不到,消毒更彻底,最常用的是海骑熏霸,既经济效果又好。

二是认真挑选鸡苗。优质健康的鸡苗源于种鸡群的净化、营养、管理和孵化技术等多方面。多种疾病(呼吸道综合症、腺胃炎、支原体、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能通过种蛋垂止传播,还有卵黄炎、脐带炎及脱水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成活率。

如何选择鸡苗?首先看颜色。一般情况下,雏鸡绒毛呈棕红色或金**,其颜色越深说明卵黄吸收越好;其次是看体重。鸡苗出壳体重越大,后期体重也越大;三是看卵黄吸收情况。如有个别鸡腹部膨大,脐部没有绒毛,脐带未断掉,有血水,肛门带有白色石灰样粪便,均可认定为不健康鸡雏。

三是合理配制饲料。一般鸡出壳15至24小时以后就可以喂料了。喂料前可先用0.01%的高锰酸钾水给鸡饮服,也可将其拌入饲料中喂鸡。4至5天后,鸡的日粮可改为配合料。可以买鸡苗全价颗粒料直接饲喂,也可按照各种饲料所含养分和适口性多样配合。常用鸡苗配合饲料配方为:玉米40%、高粱5%、黄豆15%、麦麸15%、豆饼10%、菜子饼8%、鱼粉5%、骨粉1.5%、食盐0.5%。鸡苗越小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越大,可喂一些小鱼、蚯蚓等,作为蛋白质饲料补充。

四是严格鸡苗防疫。要养好鸡,防疫很重要,从小鸡出壳,到在育雏舍的42天,要进行多次防疫,一次也不能落下。

小鸡出壳24小时之内,先要接种马立克疫苗,然后才能搬进育雏舍。小鸡搬到育雏舍里,要再做一次免疫—给小鸡点眼药,这眼药水是新城疫、穿肢二联苗。小鸡七日龄,还要注射一次新城疫苗,每只鸡打0.25毫升;14日龄注射法氏囊疫苗;17日龄做新支二联三价活苗;21日龄做禽流感疫苗H1H2防疫;23日龄做刺鸡痘苗的防疫;27日龄,如果是法氏囊流行的区域,还要再加强一次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