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蝈蝈怎么饲养
- 养殖问答
- 2023-06-02 11:40:42
- 732阅读
青蝈蝈是一种小型昆虫,外形美丽,是许多爱好昆虫收藏的朋友的宠物之一。如果你也想养青蝈蝈,本文将会介绍饲养青蝈蝈的一些要点。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青蝈蝈的生态习性。青蝈蝈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昆虫,喜欢在林荫、灌丛中活动,对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较高。因此,在饲养青蝈蝈时,要做好以下几个要点:
1. 饲养箱
青蝈蝈的大小不一,但总体上比较小。对于一只青蝈蝈,一只装3-5只即可。饲养箱可以使用透明的塑料盒子或玻璃缸,让青蝈蝈能够透过箱子看到外面的环境,因此透明度较高的容器更为合适。
箱子的底部可以铺设一层透气性好的材料,例如竹帘、木屑等,这样可以保持容器内的湿度。当然,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在箱子的底部设置一个水肥互用的小型小型水槽,在里面放一些植物,给青蝈蝈提供更适宜的环境。此外,在箱子的侧面开几个小孔,以便排除箱子内的积水、增加通风性。
2. 饲料
青蝈蝈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日常饮食主要以叶片、嫩枝、水果为食。通常来说,我们可以给青蝈蝈准备一些新鲜的绿叶蔬菜或水果如青菜、西瓜、苹果等切片或切小块放在饲养箱中,可以给青蝈蝈提供足够的营养。
在喂食方面,我们需要注意控制质量。一方面,青蝈蝈并不是很能容忍过饱的情况,如果供应过多的食物会导致食物腐烂,对青蝈蝈不利;另一方面,如果供应过少的食物,也会影响青蝈蝈的正常生长。因此,我们需要喂食适量的食物,避免浪费和过度。
3. 环境
青蝈蝈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饲养环境的调控。宜居的环境温度在18℃到30℃之间,湿度在70%到80%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在夏季可适当增加通风,以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饲养箱内的清洁。青蝈蝈喜欢在湿润、潮湿的地方生长,但长时间的积水也会导致细菌滋生。因此,需要定期清理饲养箱,清洗饲养箱和食具等。
4. 幼虫转化
饲养青蝈蝈时,我们需要注意青蝈蝈的幼虫转化。青蝈蝈在幼虫时期会经历3-4个龄期,幼虫时期的青蝈蝈主要在侧面、底部吃东西,斜着爬行,这时你可以适当放入一些提供睡眠舒适度的树枝、叶子,繁殖过程中适时更换。
当幼虫快要进化成蛹的时候,会离开食物,在地上寻找小洞穴开始变蛹,这时我们应该保证其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同时为其作好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给予空间密闭性、防盗防虫等。
5. 繁殖
青蝈蝈的交配繁殖并不复杂,只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其自行完成繁殖。青蝈蝈可以自行产卵,每只青蝈蝈在一个月左右能产下几十颗蛋。蛋在合适的温湿度下,一般在一周左右就会孵化。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初次养蝉(蝉蛹),最好在宠物店或专业的昆虫网店咨询,也可以通过有经验的昆虫爱好者拿到青蝈蝈下蛋或已经变态的蛹。
结语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了饲养青蝈蝈的基本要点了。养青蝈蝈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掌握好一些基本技巧,就可以养出健康、快乐的青蝈蝈了。祝您养青蝈蝈愉快!
蝈蝈怎样喂养才好?
1、吃: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最好是胡萝卜,每只每天一指甲盖大的量就足够了,偶尔辅以面包虫。
2、喝:不用喝水,用一个湿毛巾扑在桌面上让他爬一爬就行了,补充水分的同时还能清洁抓须。
3、住:蝈蝈笼空间狭小,容易引发关节疾病,有时间多让蝈蝈出来走走。
4、在冬天喂养蝈蝈,在高于27~28摄氏度时,蝈蝈就会开始大声鸣叫,但是切忌把养蝈蝈用的葫芦放在暖气上烘烤,并且长时间的鸣叫也会缩短蝈蝈的寿命。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大约在16摄氏度左右时,蝈蝈就会停止鸣叫。当然,温度也不能太低,0摄氏度以下时就容易造成蝈蝈的死亡。
扩展资料:
成年蝈蝈根据颜色、体形,大约分为四个品种:青色的叫做“山青”,在它不动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蜡制品似的鲜艳、清亮;黑色(或深咖啡色)的叫做“铁蝈蝈”;
类似枯草颜色的叫做“草白”;另一种纯绿色的叫做“绿蝈蝈”。这些成年蝈蝈基本上属于肉食动物,饲养者可以每天喂它们一些“面包虫”,间或也可以喂一些蔬菜及瓜果,以做到营养均衡。
冬蝈蝈可以活到第二年的五一前后,不过,也有许多饲养高手能让它们一直活到第二年的8月份左右。
蝈蝈有什么习性,喜欢吃什么,适合养在什么地方
蝈蝈有点像蝗虫,但是蝈蝈的翅膀可以发出声音,但不会飞,蝗虫的翅膀是用来飞行的,它靠后腿的摩擦发出声音。
2你在外边买一个养蝈蝈用的葫芦就好了,其他的卖葫芦的会教你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葫芦能使蝈蝈的声音变的好听,有的就不能,如果你是为了听声音就不要靠外像挑选葫芦,要具体听声音!
3好的蝈蝈一般都是黑色的,黄膀盖子,绿膀墙子,蓝脸,粉肚皮,宽镜面,膀墙子高,膀子长
4新出的蝈蝈一天一喂,等蝈蝈叫了以后隔天一喂,还有矫正下上边的错误,蝈蝈不能喂水,喂水会涨肚死掉!等蝈蝈老点以后可以弄一条温的毛巾,叫它在上边爬一爬
5蝈蝈怕冷,温度要在20度上
6蝈蝈长的样子就不同啊,蝈蝈大,发绿,蛐蛐小,大多黑色的,蝈蝈是用来听响的,蛐蛐也可以,但大多用来斗。两种虫子的习性也不一样,蝈蝈是阳虫,蛐蛐是阴虫。食物:1、最好喂胡萝卜,喂指甲大小的就可以了;2、喂嫩玉米粒也可以,买个嫩玉米用塑料袋包好放到冰箱里,每天扒两粒喂两给它;3、我们家的蝈蝈还吃面条,就是抽取一根面条在水里泡一会儿,然后再拿一根吸管,将面条插到吸管里,留出一点头,喂给蝈蝈,这样蝈蝈还能吃到湿润的东西;4、我还喂给它南瓜子,吃的蛮欢呢;(3、4项是俺个人认为,俺家蝈蝈就这么吃咧~)5、还可以给它吃泡过的黄豆,一般大家都选择的。
注意:不要乱喂东西,最好在网上搜一下,看看蝈蝈能吃什么,否则有可能吃坏肚子,还有每天不要喂太多的东西,会撑到它的。
生活:蝈蝈可以放在离空调远一点的距离,它也能感受到凉气的、(个人认为,我每天学习时,开着电风扇,把蝈蝈的笼子,就放在我旁边)
笼子:可以买一个大一点的笼子,或者自己找一个,当买蝈蝈时,一般笼子会很小,只能让它翻过身,所以要想让蝈蝈在笼子里,也能有一点自由,换过大笼子是比较好的。
感情:以前我们家养过一只兔子,它都是没有感情的,所以,蝈蝈,它的脑容量是有限滴、我觉得无论时间多长,它都不会与你产生感情的,但是你经常跟它在一起、喂它,它就不会怕你了(@-@)
我是找专业的人给你问的哦!
蝈蝈养殖
1、习性
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经7一13天开始交配,历时30分钟左右,雄虫排出乳白色直径达1 0mm的粘性精托,并附着在雌性生殖器内外,便结束交配。这时雌虫腹部向前弯曲,并用口咬食精托,将精子挤入贮精囊中,不取食精托则不能产生受精卵。
姻烟一生可进行多次交配。雌虫交配后13-20天开始产卵,产卵期很长,怀卵后体重可增加3倍左右。
产卵时腹部向上提,产卵管垂直插入上内,产卵瓣上下错动,将卵产于土中,散产,产完卵后抽出产卵管,用力向后弹土封闭产卵孔,再继续产卵。
白天产卵多于晚上,7月上旬产卵开始,高峰在8月,9月末结束。每头雌虫产卵200-444粒,每粒卵重14mg,雌雄成虫寿命近似,一般为80-90天。
2、食性
蝈蝈是杂食动物,但以捕食其它昆虫为主。在饥饿时能自相残杀,一般雌虫吃雄虫较多。由于它能捕食一些害虫,所以应合理捕捉利用。柞蚕区视为害虫。植物方面除取食各种绿色植物外,也取食窝头、.米饭,豆腐、馒头、炸饼等。
该虫天敌有白僵菌、红色寄生瞒、蝗螂,有时在捕食蚂蜂时有被鳌死的情况。它除做为欣赏昆虫饲养外,还可做为害虫天敌,加以保护利用。另外其卵营养成分很高,蛋白质含量达49.49%,可食炒其卵或油炸蝈蝈也是一道美味佳肴。
3、饲养地方
为防止蝈蝈的互相残杀,一般不宜混养,每笼一只。入冬后装入小容器,贴身保暖,还可养过春节。不过由于蝈蝈晚上会很吵,就算自己可以勉强忍受但邻居却不能那么平静了。因此为了降低蝈蝈的噪音还是把它放到一个凉快有封闭点的地方,最好有隔空材料把它围起来。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蝈蝈:
商周时期人们把蝈蝈和蝗虫统称为 "螽斯 ",宋朝人将蝈蝈与纺织娘混为一谈,明朝才有了 "聒聒 "的称呼, "聒聒 "和 "蝈蝈 "都是以声名之,实际上 "聒聒 "和 "蝈蝈 "是一个等同的名称。中国人历来视蝈蝈为宠物,宋代人开始畜养蝈蝈,明代从宫廷到民间养蝈蝈已经较为普遍。

明太监若愚在《宫中记》中说到皇宫内有两道门以蝈蝈的名字命名,一曰 " 百代" ,一曰 " 千婴" ,这当然是延续了远古时代对蝈蝈的生殖能力的崇拜。到清代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蝈蝈热。
从康熙,乾隆直到宣统,许多皇帝都喜欢蝈蝈,乾隆游西山,听到满山蝈鸣,即兴赋诗,末代皇帝宣统与蝈蝈的情缘更是带有浓重的神奇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螽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蝈蝈
怎样饲养蝈蝈
1、棚养
棚养包括大棚、拱棚和土暖棚等,初养蝈蝈可选用拱棚,建造和管理比较容易和方便。蝈蝈喜欢生长在背风向阳高燥之处,建棚时应避开地势低洼潮湿和风口处,选好地形地块后,先种上黄豆或小麦,以备蝈蝈自由采食。
2、室内养殖
室内养殖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不受气候条件所影响,可用水泥和砖建成高80cm左右,宽以木板或水泥板的长度为准,间隔或通长均可,一般为三层最好,低了浪费空间,高了不容易管理。
每层板上面放一层10cm厚的沙土(沙土的比例为1 1),以备蝈蝈日后产卵,然后用铁网或沙窗布固定到板的上面,形成一个多层立体式的蝈蝈养殖地。
3、蝈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鸣虫,具有很大观赏价值和饲养价值。蝈蝈在我国分布较广,但各地区的蝈蝈品种也大不相同,有**的、绿色的、青色的;有长翅的、短翅的;有叫声清脆的、也有叫声悠长的。
蝈蝈学名螽斯,我们常见的有优雅螽斯和暗褐螽斯。其中我们所说的狭义上的蝈蝈就是优雅螽斯,而野外长翅会飞的俗称四不像的就是暗褐螽斯。二者样貌相似,生活习性也大致相同。但优雅螽斯叫声较为好听,因此养优雅螽斯的玩家相对比较多。
4、一般来说蝈蝈的平均寿命是3个月左右,如果精心饲养,可以达到4个月甚至更长。蝈蝈是食肉性的昆虫,虽然我们饲养只喂食蝈蝈蔬菜水果,但蝈蝈更多的还是爱吃蚂蚱、大麦虫、甲虫、知了等昆虫。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喂一些昆虫,对于蝈蝈的生长也是十分有利的。
5、当前许多瓜果蔬菜都喷洒农药,而农药对蝈蝈的伤害是致命的。因此在喂食过程中要么洗干净食物,要么选择胡萝卜、丝瓜花等不打农药的蔬菜。只有保证食物健康,才能让饲养的蝈蝈活的更健康,更长久。
家养的蝈蝈吃什么?
1、饲养前的准备。将准备好的养虫笼和扎盘,用高锰酸钾药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清水冲净药液,保证清洁无菌后备用。养虫房地面、墙壁、门窗和屋顶等要用高锰酸钾消毒,养虫房的加温设施消毒后安装好备用。根据蝈蝈出孵的时间,提前加温使养虫房内温湿度达到出孵若虫的要求。
2、温度与通风管理。新孵出的蝈蝈若虫对温度要求很严格。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不宜过高。三龄以上的若虫对温度变化适应生增强,一般掌握在25-28℃。温度高一些,蜕皮间隔较短,发育较快,但体质不甚健壮;温度低一些,蜕皮间隔期长,发育稍慢,抗寒能力强,体质健壮,即所谓:“热蜕”和“冷蜕”。应选择“冷蜕”管理。昼夜温度变化要尽量大一些,可掌握在5℃左右。蝈蝈若虫喜干燥,除了为降温少量喷水之外,一般不必喷水。
蝈蝈怎么养?多长时间喂一次?喂什么?
蝈蝈吃的东西有很多,如黄豆、羊肝和胡萝卜等等,蝈蝈的食量是很小的,在给蝈蝈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蝈蝈的饮食健康。
养蝈蝈的饲料主要有三大类,即黄豆(青豆)、羊肝、胡萝卜、黄豆含植物蛋白质很高,每百克中含36克以上,羊肝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胡萝卜营养齐全,所含粗纤维有极好的利便作用,对若虫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若虫食量小,饲料不要涂得太厚,以免造成浪费。每天的食料要保持新鲜,现做现喂,不要喂隔日食,喂食要定时,每天1次即可,2次更好。
扩展资料:
我国蝈蝈的分布较广,从观赏的角度,对蝈蝈按体色分类,可分为绿蝈蝈、黑蝈蝈、山青蝈蝈、草自蝈蝈、异色蝈蝈。
按产地来分类,可分为北蝈蝈与南蝈蝈两大类,北蝈蝈优于南蝈蝈。北蝈蝈又分为京蝈蝈、冀蝈蝈、晋蝈蝈、鲁蝈蝈。京蝈蝈又叫燕蝈蝈。燕蝈蝈最有名的是安子沟的大山蝈蝈,以产黑色大铁蝈蝈著称。
多生在平原、农田、花生地、豆地、玉米地、菜地等农作物区。
每天喂食,不要喂隔日食,喂食要定时,一天2次更好。杂食,但以捕食其它昆虫为主。在饥饿时能自相残杀,雌虫吃雄虫较多。由于它能捕食一些害虫。
植物方面除取食各种绿色植物外,也取食窝头、米饭、豆腐、馒头、炸饼等。该虫天敌有白僵菌、红色寄生瞒、蝗螂,有时在捕食蚂蜂时有被鳌死的情况。
喂食时以新鲜的菜叶切成块状,将绞好的饲料涂在上而,置于罐中,一罐中可多放几块,上下都有,使若虫均可食到。因为若虫食量小,每块上不要涂得太厚,以免造成浪费。
扩展资料:
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南北温度变化很大。南方春夏暖的早,北方迟。南京首批“叫哥哥”在端午节就可以出现,称“夏叫”,鸣声弱,体小色淡。北方见蝈蝈成虫时间较晚,要到6月下旬或7月初才能听到“夏叫”,称早蝈蝈。
这批蝈蝈对人工繁殖留子很有意义。立秋后10天新蜕的蝈蝈称“早叫”,个大体健,饲养好了可以越冬。人工繁育的蝈蝈可人为控制分批的羽化出来。
蝈蝈冬季也应采取保温措施。另外,对于蝈蝈来讲,温度在25-36度之间时,蝈蝈最为活跃,通常会大声放歌。只要温度低于25度,就容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