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养殖怎么过冬

在过去几年中,龙虾养殖业已经蓬勃发展。然而,为了让龙虾在冬季保持健康、繁殖和生长,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了几个重要的要素:

一、保暖

在冬季,水温下降将直接影响龙虾的健康和生长。因此,最好采用保温设施来保持水温。例如,使用保温材料覆盖水箱,并在必要时使用加热设备来控制水温。

二、饲料

在冬季,龙虾的饲料需求量会减少,因为它们的新陈代谢会放缓。为了确保龙虾获得足够的营养,饲料应该更加容易被消化吸收。通过使用高质量的营养配方饲料,可以确保龙虾摄取足够的营养。

三、环境

正确的水质和环境对龙虾的健康和繁殖至关重要。冬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水质的变化。应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此外,应确保水质清洁,防止疾病和细菌滋生。

四、繁殖

繁殖是龙虾养殖的重要环节。在冬季,由于水温较低,龙虾的繁殖能力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繁殖。例如,在适当的时间提高水温和增加饲料量可以促进龙虾繁殖。

冬季是龙虾养殖业的考验。通过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使龙虾在冬季保持健康和繁殖,并为龙虾养殖业带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小龙虾能在东北养殖吗?如何过冬?

应该不行,东北冬天太冷。

像那种露天的大池塘,大养殖场妮不可能搬到室内,而龙虾最低耐温-5度,在东北冬天能到-30度。除非你春天买种苗,夏天就卖。这样成本很高而且你不能保种。

还可以用暖棚。可以参照罗氏沼虾越冬方式。最好保持温度在18度上。

粤洲龙虾如何过冬?

小龙虾稻田养殖是指将稻田这种潜在水域加以利用,养殖小龙虾。 一、建造稻田养虾条件 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田养虾,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或上百亩都可。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要开挖养虾沟,沟宽1.5米,深1米,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田间沟,田间沟宽1米,深0. 5米,养虾沟和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20%左右。利用开挖养虾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田埂,平整田面,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防止下大暴风雨时使田埂倒塌。田埂面宽3米以上,田埂高1米。进排水口要用铁丝网或栅栏围住,防止小龙虾外逃和敌害进入。进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虾沟的最低处,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证灌得进,排得出。在离田埂1米处,每隔3米打一处1.5米高的桩,用毛竹架设,在田埂边种瓜、豆、葫芦等,待藤蔓上架后,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遮荫避暑的作用。在养虾沟和田间里要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性植物,水草覆盖面以30%为宜,且以零星、分散为好,这样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建防逃墙,以防小龙虾逃逸。 二、虾苗虾种放养 放养小龙虾虾苗或虾种时要试水,试水安全后,才可放虾。小龙虾放养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稻谷收割后的9月上旬将种虾直接投放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一般每亩放养个体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龙虾20公斤,雌雄性比3 :1。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体虾1500-2000尾/亩或30公斤/亩。小龙虾在放养时,要注意幼虾的质量,同一田块放养规格要尽可能整齐,放养时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放养,放养虾种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消毒,高温天气进种、苗要谨慎消毒,最好是进种苗时不用食盐水浴洗,进完种苗后用生石灰10公斤/亩对水体消毒。 三、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坚持巡田,观察沟内水色变化和虾活动、吃食、生长情况。田间管理主要集中在水稻晒田、用药和防逃防害方面。稻谷晒田宜轻烤,不能完全将田水排干。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发现小龙虾有异常应时,则要立即注水。小龙虾对许多农药都很敏感,稻田养虾的原则是能不用药时坚决不用,需要用药时则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及生物制剂。施农药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确保虾的安全,应并要求喷药于水稻叶面,尽量不喷入水中,而且最好分区用药。防治水稻螟虫,亩用200毫升18%杀虫双水剂加水75千克喷雾;防治稻飞虱,亩用50克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加水25千克喷雾;防治稻条斑病、稻瘟病,亩用50%消菌灵40克加水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亩用增效井岗霉素250毫升加水喷雾。水稻施用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含鞠酯类的杀虫剂,以免对克氏原螯虾造成危害。喷雾水剂宜在下午进行,因稻叶下午干燥,大部分药液吸附在水稻上。同时,施药前田间加水至20厘米,喷药后及时换水。 四、饲养管理 稻田养殖小龙虾基肥要足,应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层内,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追肥一般每月一次,尿素5公斤/亩,复合肥10公斤/亩,或施有机肥。禁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施追肥时最好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环沟、田间沟之中,然后施肥,使化肥迅速沉积于底层田泥中,并为田泥和水稻吸收,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稻田养虾一般不要求投喂,在小龙虾的生长旺季可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锤碎的螺、蚌及屠宰厂的下脚料等。8~9月份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10~12月多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按虾体重的6%~8%安排。冬季每3~5天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在田虾体重的2%~3%。从翌年4月份开始,逐步增加投喂量。水质管理8~9月份高温季节,每10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日常管理每天巡田检查一次。做好防汛防逃工作。维持虾沟内有较多的水生植物,数量不足要及时补放。大批虾蜕壳时不要冲水,不要干扰,蜕壳后增喂优质动物性饲料。 五、商品虾捕捞 捕捞。稻田饲养小龙虾,只要一次放足虾种,经过2个月的饲养,就有一部分小龙虾能够达到商品规格。长期捕捞、捕大留小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龙虾捕捞上市出售,未达到规格的继续留在稻田内养殖

北方能养殖小龙虾吗怎么过冬

虾蟹越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域条件。池塘越冬:要选择规则、避风向阳,水深1.5米以上,水草较多的池塘,为螃蟹越冬提供良好的保温条件。

2、放养密度。亲虾越冬:挑选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体型标准的大虾,雌虾规格为期140—500尾/公斤,雄虾规格为140—240尾/公斤,雌雄按2:1配比,每平方米可放规格为2000—3000尾/公斤的幼虾30—60克。幼蟹越冬:每平米放规格为100—300只/公斤的幼蟹40—70只。

3、日常管理。越冬期间,虾蟹为了维持生命和体力消耗需要,仍要摄食少量食物,因此要适量投饵。在晴暖天气,一般每2—3天投喂一次,饵料少而精,常用的小杂鱼、蚕蛹粉、碎螺虫狮 、麸皮等,每次投喂量要控制在越冬虾蟹体重的1%以内。同时,越冬期间要坚持巡塘,定期注水,保持水位,尤其是要防止水老鼠、水鸟等敌害侵袭。此外,严冬季节还要防止池水结冰,若结冰过厚时,要及时敲碎或打洞,避免因缺氧气而导致虾、蟹窒息死亡。

小龙虾饲养温度

一般来说,北方的气候环境能养小龙虾。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

北方的冬季,北方的气温晚来一个多月,早去一个多月,露天养殖小龙虾不如南方,建议大棚或者温室养殖,布置加热盘管或者类似的加热装置。当然,这样养殖的成本相对于南方地区就高很多。

龙虾养殖怎么过冬

一般小龙虾池塘应为长方形,面积不限,便于管理即可。北方为沙地,所以只要能进水和排水即可。在池塘的四周可以用石棉瓦、塑料薄膜等围一圈,以水平面为界向下埋30厘米左右,以防止小龙虾打洞出逃。

扩展资料:

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深度达60厘米到1.2米,内有少量积水,以保持湿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减少水分散失。在夏季的夜晚或暴雨过后,它有攀爬上岸的习惯,可越过堤坝,进入其它水体。

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在饮食习性上,小龙虾在河底比较喜欢吃泥,并且喜欢吃已经死亡的小鱼或者其它水中生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

机体虾青素含量跟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是正相关,也就说机体虾青素含量越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小龙虾冬天怎么养养植

淡水小龙虾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其生活习性、品种来源、养殖坏境设置、饵料合理搭配。那么小龙虾饲养温度有哪些呢?下面我带你看看怎么饲养小龙虾。不过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

小龙虾饲养温度

1.水温:龙虾栖息于较低水温,冬季最低的水温约为5℃-6℃可以适合龙虾养殖,如果水温较低,成熟期会延长至5-7年。龙虾耐高温性却较差,在实验中将水温上升到25℃,持续2周没有出现特别异常现象。根据实验,适宜成长的温度为20℃-23℃,龙虾在水温20℃-22℃水中生长最快,所以在水温下降的冬季,利用温排水饲养是促进生长的方法之一。

2.盐度:龙虾的适盐范围为26.90‰-34.40‰,在低盐度23.50‰的海水中也能生活并变态。

3.底质:龙虾变态后的幼体为了逃避天敌的捕食,转入底栖生活,底质的沙砾作为潜伏和索饵的场所极为重要。变态3-4天后龙虾能在粒径为0.4-1.00毫米沙粒中掘穴潜伏。变态8天后,能在粒径为2.0-3.0毫米的沙粒中潜伏。

4.生长率:对1龄前的龙虾群体,只需用牡蛎壳铺池底,不必投放人工蔽体巢穴,投喂紫贻贝作为饵料进行喂养。从2龄开始,投放四氯乙烯管作为蔽体巢穴,其投放个数是龙虾饲养数量的2倍。在养殖满2年的群体中,出现最大体重为300克左右的个体,龙虾每次蜕壳大约增重50%,龙虾个体在一龄初蜕壳,性成熟时的体重可达到450克,在3龄群体内,有16%达到性成熟。

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从第一年秋天(9~10月份)达到性成熟的小龙虾开始交配、打洞、抱籽,虾苗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是附着在母体的腹部,到第二年春天(2~3月份)虾苗达到2~3cm以上时脱离母体,进行独立生活。

经过2~3个多月的生长即为抱卵成虾。因此,小龙虾苗、种的科学投放时间段为春、秋两个季节下塘,春投可以选择在3月底4月初虾苗入塘,秋放应在9月底10月初种虾入塘,在自行休整和适应后,让其在塘中自然繁殖,不但可以为自身塘口提供苗种,还可以出售一部分。因为小龙虾有挖洞、逃跑的习惯,故小龙虾的养殖池塘要用网片、木桩、厚塑料皮或其他片状物在池埂边建好防逃。小龙虾打洞一般在30~40cm,有的达1米左右,因此塘埂的宽度最好在3米以上,以防小龙虾打洞逃跑。

小龙虾的品种问题

我们目前所说的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20世纪初日本从美国引进后不久又经日本传入我国南京,现在分布范围已经超过20个省、市,变成了我国淡水小虾类中的重要资源之一。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殖的小龙虾均为一个品种,还有一种“杂交”的小龙虾品种,它是水产专业部门研究的对象,基本处在实验阶段,技术水平还有待成熟与提高。

人工驯化过的种苗与自然繁殖苗是有区别的,人工化繁育苗,由于成本太大加上目前沟、塘、河、湖野生种苗产量很大价格便宜从而难以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品种。当然,人工培育的苗种其成活率很高,可达85%左右,而野生苗一般只能达到70%左右,同时也有水体地理位置的局限性。

一、水质管理 1、施肥养虾池塘除投放小龙虾苗种前施用基肥培肥水质外,还应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追施一定的肥料,以保证水中浮游动物的供应。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特别是不能施碳酸氢铵。在施追肥时,要做到少施、勤施,每次施肥量不宜过多,以利于控制水质。一般每月施1次,每次每亩施肥量为100公斤左右,追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温度、水色等来调整。一般春、秋季因水温低,有机物分解慢,施肥量可适当加大一些;在夏季等高温季节,应减少施肥量。在天气晴朗时可多施,阴雨天少施;雷雨天到来前的闷热天气不施。施肥时还要看水色,一般池水呈草绿色、茶褐色且无浑浊的水为好水,其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下时,不施肥,在30厘米以上时及时施肥,若水色呈黑褐色或水面积聚黄绿色水华,则应换水后再施肥。2、调节水质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早春气温较低时可降低水位,保持水深30-60厘米,以使水温较快回升。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可逐步加高水位。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水深在1.5-2米。夏季气温高时如果水位过低,则会加快小龙虾性腺发育,引起虾的早熟,造成商品虾个体偏小。一般在小龙虾养殖期间,气温低时应每10-15天加注新水1次,夏季每7-10天加水1次,以保持水中溶解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安装增氧机,以便在夏季高温期、阴雨天和天气突变时能及时补充水中过低的溶解氧量。养虾池塘要选择空气压缩增氧机和喷淋式增氧机,其优点是不怕拍击和搅动水体,避免对虾的伤害。而叶轮式增氧机和水车式增氧机在同等功率下,要比喷淋式增氧机对水域旋流幅度大,容易损伤虾,使用此种增氧机水深一定要保持在1.5米以上。若白天天气晴朗时发现小龙虾大量爬出水面,则证明缺氧要及时加注新水。平时要经常观察水质的变化,使水质长期保持在肥、活、嫩、爽的状态。肥:指水色浓度适当,有利于虾类消化的浮游植物量较大。一般透明度在25-35厘米,水色呈茶褐色或草绿色。活:指水色和透明度随着阳光强弱不同而不断变化。这主要是池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交替出现,充满活力。渔民常说的“早清晚绿”、“早红晚绿”、“半池红半池绿”均是指这种变化。若池中出现**和绿色交错在一起一缕缕如云彩状的水花,则是水中不易消化的藻类过多,是水质转坏的表现,应及时换水。此外,池水的活不但要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有不同变化,还要每10-15天有周期性变化,这就意味着有益的藻类种群处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中。嫩:指水肥而不老。水老的征象主要有2种,一种是水色发黄或呈黄褐色,另一种是水色发白。这些征象的出现,是因为水体内鱼虾不易消化的蓝藻大量孳生或藻类细胞老化死亡导致水质恶化形成的。爽: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在25-35厘米。二、投喂小龙虾在天然水体中,由于密度小,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等饵料能满足其生长要求,所以长势较好。但在池塘等人工高密度精养的环境下,由于天然食物缺乏,就不得不人工投喂饵料来满足小龙虾生长发育的需要。1、饵料的种类小龙虾属杂食性,除仔虾和小型幼虾只摄食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外,其他个体还摄食植物性和动物性饵料,如水草(水花生、浮萍、马来眼子菜、苦草、菹草、轮叶黑藻、金鱼藻、凤眼莲等)、陆生青草(鲜嫩的麦苗、禾苗、苏丹草、黑麦草、苜蓿、青菜等)、果实类(麸皮、甘薯、大麦、玉米、稻谷、皮糠、豆渣、各种饼粕)、人工配合饲料、螺、蚌、小杂鱼、小虾、蚯蚓、蝇蛆以及各种动物的尸体、肉类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等。在小龙虾养殖生产中,应将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进行投喂,才能满足小龙虾生长的需要。同时,还可节约饲料,降低成本。在投喂的饵料中添加0.1%-0.15%的虾蜕壳素,可以缩短小龙虾的蜕壳周期、保证群体蜕壳的同步性以及提高小龙虾产量。2、投喂地点给小龙虾投喂饵料时,可在池塘岸边设立食台。一般可将苇席或塑料编织袋固定在水面下,将饵料投入其中让虾摄食。也可不设食台,而将饵料投放于岸边水草处或水面处,让虾爬上岸边摄食。要养成定点投喂的习惯,以方便小龙虾摄食。3、摄食方法人工投喂饵料的次数和数量,应根据季节、虾体大小、摄食习惯等确定、一般对于投放的1-3厘米规格的小龙虾,因其个体小,摄食时不选择时间,可每天投喂2-3次,投喂时沿边进行泼洒。同时,由于肥水可为其提供较多的饵料,人工投喂饵料的量不需大。如按放养模式投放幼虾,则早期每亩投放鱼糜、绞碎的螺蚌肉、豆浆等200-500克,或投喂专门的虾类开口料100-200克。在春、秋季投喂约60天、夏季饲喂40-50天后,小龙虾个体增大,可按大虾的方式进行喂养。对于规格在250只/千克以上的幼虾,每天可投喂饵料2次,高温生长旺季可投喂3次;在水温低于13℃时,停止投喂。一般每15天每亩投放水草100-150千克,同时投喂小龙虾喜食的动、植物性饵料,保持饵料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每天投喂量按池塘虾总量的2%-6%掌握,同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虾的生理状况以及小龙虾摄食情况进行增减。气温高时生长迅速,摄食旺盛,投喂量大;气温低时生长缓慢,摄食量减弱,投喂量小。6-9月水温适宜,是小龙虾的生长旺期,一般每天投喂2-3次,时间在上午9-10时和傍晚或夜间,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8%;其余季节每天投喂1次,于傍晚进行,或根据摄食情况于次日上午补喂1次,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3%。饵料投喂需注意天气晴好时多投,高温闷热、、连续阴雨天或水质过浓则少投;大批虾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投喂饵料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动、植物性饵料进行合理搭配。一般动物性饵料所占比例为35%-40%,植物性饵料占60%-65%。植物性饵料中,草类与果实类各占一半比例。投喂时,还可根据草类和谷物类的生长情况来决定植物性饵料的投喂重点。如夏季草类生长旺盛,产量高,可适当多投;春、秋季草类减少,则果实类饵料可多投。三、日常管理虾池的日常管理重点是巡塘。巡塘的重点是观察虾的活动情况、水质的变化情况和天气情况。小龙虾若在白天休息,晚上活动,摄食正常,说明虾体健康,池塘环境也好。若虾在白天出来活动,则要检查有无病害发生。如虾体无病,且摄食量突然减少,白天又大量浮出水面,表明水体缺氧,要及时换水或增氧。在看水时,除了掌握水色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水质外,还应及时修整破漏的堤岸,及时打捞未吃完的饵料。巡塘时,还要做好防盗、防敌害(蛙、鼠、蛇)等工作。此外,还要多对小龙虾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在成虾的池塘养殖中,7月以后要每15天检查1次生长情况,检查体长、体重、体表颜色等。检查可随机取样,为了避免在检查中使虾受损,除了发生大的病情外,不要抽干水检查,可以采取笼、箱诱捕的方法捕捉,也不要把许多虾放在一起称重,避免造成伤害。四、捕捞由于小龙虾生长速度较快,3-4个月就可以达到商品规格,在小龙虾个体体色变红、甲壳变坚硬、体重达20-30克以上时,即可捕捞上市。小龙虾的捕捞时间较长,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捞,3-11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捕捞。12月至来年2月由于天气较为寒冷,小龙虾进入洞穴越冬,可以人工掏洞捕捉。但冬天的小龙虾或是没有达到商品规格,或是要作为来年的亲虾,捕捞后浪费严重,因此通常不予捕捉。1、网片捕捞在傍晚,将网片平置于池底水中,再将小龙虾喜欢吃的饵料撒入网片中间,引诱小龙虾进入网片中后,拉起网片四角即可将虾捞出。2、拉网捕捞即利用渔网像拉鱼一样捕虾。3、地笼网捕捞有专门的渔网生产企业生产捕捞小龙虾的地笼。每只地笼长10-30米不等,宽、高各为30厘米左右,每隔40-50厘米有一用铁丝或竹片等制成的30厘米×30厘米的方框形支架支撑,两支架之间形成格子,每只格子两面带倒刺,笼子上方织有遮挡网,地笼的两头分别圈为圆形,地笼网以有结网的为好。每天上午或下午把地笼放到虾塘的边上,里面放进腥味较浓的鱼、鸡肠等物作为诱饵。傍晚时分,小龙虾出来觅食时,闻到腥味,寻味而至,因地笼上方有网遮挡,爬不上去,便四处找入口,钻进笼子。进笼的虾滑向笼子深处,成为笼中之虾。这种捕捞法适宜野生小龙虾的捕捞和池水较深的小龙虾捕捞。4、手抄网捕捞把虾网上方扎成四方形,下面留有带倒刺锥形的漏斗,沿虾塘边缘地带或水草丛生处,不断用杆子赶,虾进入四方形抄网中,提起网,虾也就捕到了,这种捕捞法适宜用在小龙虾密集的地方。5、干池捕捉抽干水塘的水,小龙虾便呈现在塘底,用人工手拣的方式,即可将虾捕出。此外,还有利用罾网、流水等捕捞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