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怎么消毒

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是关于鱼塘消毒的方法。很多人都养过鱼,但是有时候不小心会带来病菌,对鱼的健康造成威胁。所以鱼塘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鱼塘消毒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阿莫西林消毒法

这种方法是比较传统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阿莫西林片,一个大碗和一些水。然后,将阿莫西林片放入碗中,加入水,搅拌均匀。接下来,将此溶液倒入鱼塘中,然后等待约30分钟。最后,倒出溶液,用清水冲洗鱼塘即可。这种方法比较便宜,但是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2. 高锰酸钾消毒法

这种方法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消毒方法。我们需要准备一些高锰酸钾,一个大桶和一些水。首先,将高锰酸钾放入桶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然后,将此溶液倒入鱼塘中,待溶液变为粉红色后,将溶液倒掉,用清水冲洗鱼塘即可。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环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锰酸钾的使用量要适量,否则会影响水质。

3. 紫外线消毒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消毒方法,它使用紫外线来杀死细菌和病毒。我们需要购买一个紫外线消毒器,将其放在鱼塘中,然后打开电源即可。紫外线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病毒,对鱼儿的健康没有任何损害。不过,这种方法比较昂贵。

4. 氯消毒法

这种方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毒方法。我们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很多种不同的消毒剂,如漂白粉、84消毒液等等。我们需要将消毒剂加入适量的水中,将其倒入鱼塘中,然后等待一段时间。最后,用清水冲洗鱼塘即可。不过,这种方法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需要注意用量和用后清洗。

5. 新型消毒法

除了上述几种消毒方法,近年来还涌现了许多新型消毒方法,如光解法、臭氧消毒法等等。这些方法相对来说比较新颖,但是也需要充分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总体来说,鱼塘消毒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各种消毒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最合适的消毒方法,保证鱼的健康。希望本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塘有鱼水怎么消毒

鱼塘有鱼,可以用一些对鱼没有危害的消毒方法。1.漂白粉挂篓法。养鱼的池塘,食场一般用竹竿搭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食台架,挂篓按食场的大小而定。一般每个食场挂3-6只,每只竹篓中装漂白粉3-5克(可用塑胶袋装漂白粉,用针尖刺破几个小孔让水进出),挂在食台架周围,竹篓稍露出水面。竹篓挂好后,将饲料放在食台架里,每次连挂3-5天,每天换药一次。

2.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法。在鱼池食场架上挂袋3-6只,每只袋装硫酸铜5克,硫酸亚铁2克,每次挂药3天,每天换药一次。布袋要求细密,使药液不会很快消失,至少延续8个小时溶解完,才符合标准。

3.中草药浸挂法。常用的中草药有青松毛,枫杨树枝叶,苦楝树枝叶等。在鱼病流行季节,每月在食场浸泡1-2次。浸挂方法是在每个食场用新鲜的青松毛,枫杨树枝叶,苦楝树枝叶等各25公斤,分成5-6捆,浸挂在食场周围,7-10天后取出放在塘基晒干,烧成草木灰可作基肥用。

四、鱼塘全面消毒

1.按每亩水深1米的水面,用含氯量30%的漂白粉1公斤全塘均匀泼洒,可预防细菌性鱼病,每月二次。

2.每亩水深1米的水面,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可预防烂鳃病,每20天一次。

3.每亩水深1米的水面,用90%晶体敌百虫0.2公斤化水溶解全池泼洒,可杀灭中华鱼蚤,锚头虱的幼虫。

4.每月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可杀灭寄生虫和因水体过盛产生的蓝绿藻类。

鱼池泼药消毒要视天气、水温、鱼群活动情况安排。天气正常,水温正常,鱼群无异常可在下午3-4时泼洒药水;如果下暴雨,气压低,水温过低,缺氧浮头和鱼群有异常则不能用药,否则会恶化水体环境和加重鱼类病情,造成经济损失。

鱼塘怎么消毒

鱼塘有鱼使用二氧化氯泡腾片进行消毒,操作方法是直接把泡腾片抛洒到鱼塘即可。使用二氧化氯泡腾片进行消毒的好处是安全性高、成本低。泡腾片无副产物,对养殖鱼虾没有影响,不会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一亩养殖水面用量在200克左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部分鱼病,如烂鳃、烂尾、烂鳍、细菌性鱼病等。

鱼塘怎么消毒

鱼塘怎样消毒

鱼塘如何消毒?

鱼苗下塘前7-15天,要选择晴天进行消毒,以杀死鱼塘中的病菌和敌害。常用消毒药物有生石灰、茶枯、巴豆、漂白粉等。

①生石灰消毒:生石灰遇水后会产生强碱故有很强的灭菌及杀死敌害能力。在苗种放养前半月左右,选择晴天采用生石灰消毒。消毒时,鱼塘需留水7-10厘米,以便撒入的生石灰能均匀分布。生石灰用量,一般每亩60-75公斤,淤泥少的鱼塘则用50-60公斤。

用法:先在池边周围挖若干小潭,然后将生石灰放入潭内吸水深化,不待冷却即用木锹向周围泼洒,务必使灰浆均匀泼遍全地。如果鱼塘两岸较狭能直接洒到的,可将生石灰在木桶中化浆后直接泼洒地中。待经数小时后,用长柄泥耙将塘底淤泥和石灰浆调和一下,使塘泥与石灰均匀混合,增加消毒除害的效果。排水不便的鱼塘,进行带水消毒,每亩鱼塘水深1米时,约用生石灰125-150公斤。

②漂白粉消毒:漂白粉一般含氯量在30%左右,经潮湿分解放出次氯酸和碱性氯化钙。次氯酸释放出的新生态氧,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用法: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0克,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立即遍洒全池。漂白粉在空气中极易挥发和分解,须密封贮藏,隔绝空气。应贮藏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以免失效。盛置漂白粉的器皿最好用陶磁缸和木制器皿,不宜用金属器皿。使用时应戴上口罩,在上风处泼洒药剂。

进行药物消毒时,以生石灰的消毒效果最好,漂白粉效力相似于生石灰,但在肥水中药效会减低,而且消失也快,对急于使用的池塘较为适宜。生石灰作用强烈并彻底,不仅可杀灭池中的野杂小鱼、蛙卵、蝌蚪、螃蟹、蚂蟥、毒苔等水生生物,而且可消灭鱼类的致病细菌、寄生虫;同时还可改良池底土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水中的矿物元素,起到直接施肥的作用。茶枯次于生石灰,一般可杀死鱼、虾、昆虫,但不能杀灭水生植物如青苔、水绵,对有害的细菌和藻类反而能促进其生长。巴豆只能杀死野杂鱼,对寄生虫、细菌、水生植物均没有杀灭作用。鱼池经过消毒后,即注入新水。为了防止野杂鱼和小虾等进入鱼池,在进水口应装上较密的过滤设备。

一、鱼塘的消毒

1.生石灰浆消毒。每667平方米(1亩)鱼塘用生石灰5~7.5公斤,溶于10~15公斤水中,并反复搅拌成石灰浆后,均匀洒施在鱼塘中,即可达到消毒目的。如鱼塘中储有水,则生石灰的数量要提高到每667平方米12.5~15公斤。生石灰浆洒后70天方可投放鱼种进行饲养。

2.漂白粉消毒:每667平方米鱼塘(水深1米)用漂白粉1.4~1.5公斤,均匀撒在水面上,即能达到消毒目的。撒漂白粉后50天才可放鱼种。

3.生石灰、漂白粉混合消毒。每667平方米鱼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6.5~8公斤、漂白粉0.65公斤,将两者混合或分别均匀撒施在鱼塘的水面上,即可达到良好的消毒目的。撒施70天后方可投放鱼种进行饲养。

二、鱼种的消毒

1.硫酸铜溶液消毒。每100公斤水放硫酸铜0.8克,充分搅拌溶解,制成硫酸铜消毒液,然后将鱼种放入溶液中。在温度为10~15℃时浸洗20~30分钟,当温度为15~20℃时则浸洗15~20分钟,可有效防治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隐鞭虫、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毛管虫等多种鱼病。

2.漂白粉溶液消毒。每100公斤水加入1克漂白粉,充分搅拌均匀,制成漂白粉消毒溶液后,将鱼种放入消毒液中。温度为10~15℃时浸洗20~30分钟,温度为15~20℃时浸洗15~20分钟,可有效防治隐鞭虫、口丝虫、毛管虫、斜管虫、车轮虫等鱼病。

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100公斤水加入高锰酸钾2克,充分搅拌溶解制成高锰酸钾消毒液后,把鱼种放入消毒液中。温度为10~20℃时浸洗20~30分钟,温度为20~25℃时浸洗15~20分钟,可有效防治三代虫、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等病;如浸洗时间延长至2~2.5小时,还能防治锚头鳋、烂鳃等病。

4.敌百虫溶液消毒。每20~25公斤水加入90%(晶体)敌百虫50克,反复搅拌均匀制成敌百虫消毒溶液后,将鱼种放入消毒液中浸洗5~15分钟,可有效防治烂鳃病,赤皮病、胸炎和其他多种寄生虫病。

5.食盐水消毒。每100公斤水加入食盐3~4公斤,充分搅拌均匀,制成食盐水消毒液后,将鱼种缓缓放入消毒液中,浸洗5~6分钟,可有效防治水霉病、赤皮病、口丝虫、毛管虫等鱼病。